1947年,林徽因病入膏肓,坚持要见张幼仪。张幼仪一口拒绝:将死之人有啥好见?但

鉴史忆往呀 2025-04-28 14:34:50

1947年,林徽因病入膏肓,坚持要见张幼仪。张幼仪一口拒绝:将死之人有啥好见?但经不住林徽因再三请求,她还是去了。不料,她刚走到病房门口,一名年轻男子突然冲过来,一把抓住她的手!   年轻男子异常激动,红着双眼问张幼仪:“你真的要去见那个抢走你丈夫的女人吗?”   张幼仪一听,迈向病房的脚步迟疑了。   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张幼仪始终对林徽因耿耿于怀。她永远也忘不了,发生在徐志摩生前的那2件事……   1920年,张幼仪远赴重洋,到欧洲和丈夫徐志摩团聚。可迎接她的,只有对方的冷漠和厌弃。   原来,徐志摩正在追求一个叫林徽因的16岁少女。张幼仪的到来,显然碍了他的好事。   起初张幼仪并不很在意,因为徐志摩每天夜里回家,还是会贪恋她的身体。   能留住他的人,还怕留不住他的心?   可张幼仪错了。徐志摩为了给林徽因一个“交代”,竟逼迫有孕在身的她打胎离婚!   张幼仪不肯,想先把孩子生下来。徐志摩急得大吼:“来不及了,徽因马上就要回国去了!”   张幼仪仍然拒绝。徐志摩气得摔门而去,没了音讯。   在举目无情的他乡,张幼仪不懂英语,一时间茫然无措。好在娘家哥哥给力,将她接到德国养胎。   等到次子出生,徐志摩才终于出现,同时带来了一份离婚协议。   在徐志摩急切的眼神中,张幼仪看懂了他对林徽因的深情,不忍再阻碍,于是爽快地签了字,放他自由。

爱到末路,只剩成全。   他们的离婚,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文明离婚案。   张幼仪并不恨徐志摩,相反,她非常希望徐志摩能得到真正想要的幸福。   因此,在林徽因拒绝了徐志摩,转而跟梁思成双宿双飞时,张幼仪对林徽因有了些许怨意。   这份怨意,不在于林徽因抢了她的丈夫,而是在徐志摩离婚后,林徽因没有嫁给他。张幼仪是在替徐志摩打抱不平。   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张幼仪对林徽因的怨恨达到极点。   那是1931年,林徽因要在北平举行一场建筑艺术演讲会,向徐志摩发出邀请。   尽管徐志摩早已另娶了陆小曼,但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从未消减半分。接到林徽因的邀请,他是一定要去的,风雨无阻。   可惜,天不遂人愿。

徐志摩在搭乘飞机前往北平途中,不幸飞机失事,34岁的年轻性命从此留在了长空。   噩耗传来时,张幼仪悲痛欲绝。   虽然她和徐志摩已经离婚近10年,但两人一直是朋友,张幼仪还主动替他照顾双亲,有时也在钱财上接济他。   只要能和徐志摩保持往来,张幼仪就心满意足了。可如此卑微的愿望,如今也再不能实现。   张幼仪将徐志摩的离去归咎于林徽因。   如果林徽因不发出邀请,徐志摩就不会冒险前去,也就不会英年早逝!   从此,张幼仪一提起林徽因,都只有诉不尽的怨言。   到了1947年,林徽因刚刚经历一场肺结核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本不适合见客。可当她听说张幼仪也在北平时,便拜托朋友转达,请她来见一面。   张幼仪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这辈子最不想见的人,大概就是林徽因了吧。   不久,林徽因又托朋友来请。这一次,朋友告诉张幼仪,林徽因可能不久于人世。   张幼仪想了想,最终决定去一趟。   然而,走到病房门口时,张幼仪突然被一个年轻男子拦下。   那是张幼仪和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他从小跟着母亲长大,耳濡目染下,也对林徽因没有好感。   张幼仪犹豫片刻,想到林徽因命不久矣,便对徐积锴说:“还是进去看一眼吧。”   进了病房,只见林徽因躺在床上,脸上没有半点血色,虚弱得抬起头都费劲。张幼仪后来在《小脚与西服》中这样描述:   “她虚弱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望着我们,头转到这边,又转到那边。她也仔细地瞧了瞧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也许是我人长得丑又不会笑。”   这次无言的会面之后,两人再也没见过。   1955,林徽因病逝,年仅51岁。   林徽因的离开,并没能让张幼仪放下心中的芥蒂。   多年后,面对侄女张邦梅的采访,张幼仪还喃喃说道:“她(林徽因)爱志摩的话,为什么不嫁给他,任由他晃来晃去?那是爱吗?”   虽然徐志摩后来娶了陆小曼,但在张幼仪看来,徐志摩最爱的女人还是林徽因。   因为林徽因,徐志摩逼她离婚;又因为林徽因,徐志摩意外离世。   种种的“命中注定”,让张幼仪终其一生都无法释怀。   殊不知,林徽因这样一位志向高远的女子,不会像张幼仪一样,卑微地去爱一个男人胜过所有。   山茶花读不懂白玫瑰。就像,张幼仪永远读不懂林徽因。

0 阅读:45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