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能够自主研发歼-20这样的先进战斗机时,为何似乎难以复刻几十年前的阿帕奇直升机?其实,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 在航空器制造领域,今日的理念更加注重定制化与实用性。阿帕奇,这款专为摧毁坦克集群而生的直升机,其设计初衷与当下战场态势已大相径庭。昔日美军用它对付伊拉克的钢铁洪流,而今,大规模坦克冲锋的场景已鲜有见闻。再者,从成本效益考量,阿帕奇的低空慢速特性使其成为单兵导弹的易击目标,如去年俄军卡-52在乌克兰的损失惨重,相比之下,一枚毒刺导弹的廉价与高效显得尤为突出。 阿帕奇内部错综复杂的13公里电线网,以及其两台发动机承载的10吨弹药能力,确实令人瞩目。然而,我国直-10的最大起飞重量仅为7吨,载重能力上的差距显而易见。此外,美国通用电气的T700发动机早在40年前便实现了1500匹马力的强劲输出,而我国涡轴9发动机仍在追赶的路上,动力系统的差距不容忽视。 有人提议直接模仿阿帕奇的设计,但阿帕奇那长达17米的碳纤维机身,即便在坠毁后也能保持半小时不散架,这样的技术难度与成本投入,对于刚刚在歼-20复合材料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我们来说,意味着需要重新开辟生产线。更别提在珠海航展上,厂家透露的制造一架阿帕奇的成本足以购买三架歼-35,这样的价格让陆军望而却步。 再者,现代战争正逐步向无人机领域倾斜。深圳大疆改装的侦察机,携带两枚炸弹仅需几十万元,而在某些演习视频中,武装直升机尚未登场,巡飞弹便已完成了对假想敌的打击任务。俄乌战场上,无人机每天击毁的装甲车数量惊人,且效率与成本均优于直升机。 当然,我们并未停滞不前。内蒙古试飞场上曝光的新款重型武装直升机,其尾桨设计与直-20如出一辙,据专家透露,该机型能够携带8枚导弹及两吨炸弹,专为高原缺氧环境而生,预计2025年完成定型,届时将广泛应用于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阿帕奇在设计之初尚未预见智能手机的出现,若要为它加装北斗导航系统,则需重写整套飞控系统。反观我国的直-10,出厂即配备电子对抗吊舱,一旦发现导弹来袭,立即释放干扰弹,其灵活性与现代性远超老旧的阿帕奇。 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能否制造,而在于是否划算。在火箭军东风导弹的强大火力面前,直升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效果已黯然失色。陆军更倾向于能够吊运坦克的运输直升机,至于武装直升机的发展,还需我们再深思熟虑几年。
为何中国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因为说白了,压根就是歪打正着,本来是技术不够,结果
【14评论】【18点赞】
饿了就吃
确实不合算[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