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周星驰带着《功夫》去美国做宣传,在采访时却被一个记者刁难,记者问:“我想问你一个文化方面的问题,你说那个幸运饼干里的纸条印的是英语,你们中国人看的懂吗?” 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正在全球掀起一股中国功夫热潮。这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电影语言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更是吸引了大批海外观众的目光。为了进一步推广影片,一向低调的星爷不得不走出舒适区,远赴美国接受媒体采访。 然而,那天的采访气氛却从一开始就不太对劲。 "我想问你一个文化方面的问题,你说那个幸运饼干里的纸条印的是英语,你们中国人看得懂吗?"主持人略带嘲讽的语气和居高临下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戳中了周星驰的神经。 此前,这位外国主持人已经多次用轻视的口吻谈论中国功夫,甚至对中国文化进行恶搞。而这个关于幸运饼干的问题,则彻底点燃了星爷压抑已久的怒火。 "What the hell!"周星驰先是用英语表达了他的不满,随后便转为粤语直接开怼:"我受够了,你想问什么问题啊?整天问我这些无聊的问题,你当我是什么?你是不是玩我啊?是不是一定要我发火啊?" 主持人显然没料到这位以幽默见长的华人演员会如此直接地反击。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周星驰已经站起身来,怒斥道:"烂泥扶不上墙,这么贱啊你!收工啦!"说完便转身离去,节目被迫中断录制。 这场风波过后,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人都被星爷的强硬态度所震惊,因为在大众印象中,周星驰总是那个笑着化解一切的喜剧大师。但在文化尊严面前,他选择了毫不妥协的坚守。 事实上,《功夫》在国际上的成功绝非偶然。作为周星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电影成功跻身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前20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曾这样评价:"周星驰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喜剧电影作者之一,他代表了新一代的中国导演,时髦、有趣,充满了创造力。" 在功夫片《功夫》的拍摄中,周星驰倾注了他对中国武术的热爱与理解。自小习武的他,曾拜咏春拳叶问徒弟黄淳梁为师,按照武术辈分,李小龙还是他的师叔。正是这份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让他在面对文化冒犯时,无法保持沉默。 周星驰在2004年那场采访中的爆发,绝非孤立事件。实际上,这只是他多年来坚守中华文化底线的众多例证之一。在星爷的职业生涯中,面对西方文化的傲慢与偏见,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文化自觉与坚定的民族立场。 2012年,周星驰赴日本宣传《功夫》,遇到了另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在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首映礼上,一位被称为"格斗王"的日本武打明星小川直也突然上台,手指着星爷,态度咄咄逼人。尽管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但从逼近的姿态明显能感受到敌意。面对体格健硕的挑衅者,周星驰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直视对方,直到工作人员将两人拉开。 有趣的是,当小川直也再次上台,扬言如果电影不好看就要星爷收回"功夫"这个名字时,周星驰却用幽默化解了紧张氛围。后来揭晓,这其实是主办方精心安排的宣传噱头。电影放映后,小川直也向星爷鞠躬道歉,星爷也大度表示原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周星驰始终昂首挺胸,绝不在文化尊严问题上低头。 更能体现周星驰文化立场的,是他三次拒绝好莱坞的合作邀约。第一次是《食神》在全球走红后,威尼斯影展评委观摩该片,好莱坞制片公司闻讯而来,希望购买影片版权。然而,当对方提出要将电影中的中国食物替换成汉堡包和披萨时,周星驰断然拒绝。他坚持认为中国食物和中国功夫是影片的灵魂,不容篡改,最终导致合作失败。 第二次拒绝发生在《功夫》成为美国票房最高的外语片后。好莱坞邀请周星驰执导《龙珠》真人版,但由于制片方预算过低,周星驰深知这样下去影片质量必然堪忧,便毅然辞去导演一职。 2009年,好莱坞再次向周星驰伸出橄榄枝,邀请他执导《青蜂侠》。然而,在周星驰的剧本中,他将青蜂侠的助手改为一位精通中国功夫的中国人,而非原著中的日本人加藤。这一改动最终无法被好莱坞方面接受,合作再次告吹。 周星驰的这些选择,清晰地勾勒出一位艺术家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忠诚。他不仅在言语上捍卫中国文化的尊严,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将中国功夫、中国美食等传统元素融入作品,呈现给全世界观众。他的坚持,让无数海外观众透过银幕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星爷从小习武的背景,也为他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据悉,周星驰曾拜咏春拳叶问徒弟黄淳梁为师,按辈分算,李小龙还是周星驰的师叔。这份深厚的武术底蕴,成为他在创作中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他面对文化冲突时底气十足的原因所在。
2004年,周星驰带着《功夫》去美国做宣传,在采访时却被一个记者刁难,记者问:“
熹然说历史
2025-04-28 20:30:09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