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坝蓄满水以后,到了雨季直接开坝,制造一个大洪水,直接淹了下游巴基斯坦主要粮食产区。就问巴基斯坦该怎么办? 要说印度真这么干了,把大坝水蓄到爆表,然后一到雨季趁机开闸,故意淹巴基斯坦的主粮区,这事儿,从逻辑上不是没可能。 首先,大坝的确不能无限期蓄水。尤其印度那地方,雨季一来,喜马拉雅山脉那边冰雪融化、加上季风暴雨,河水量飙到几何级增长。如果坝前水位一超警戒线,大坝自身都有安全风险,真憋着不放,出点乱子,把自己大坝搞崩,那可是玩脱了。所以,按正常操作,不管是巴格利哈尔还是其他大坝,雨季前后都必须有序泄洪。这是基本水文常识,不是说想憋就能憋的。 但是——正常操作归正常,如果有人心里带着点“别有用心”,那操作的空间就大了。你看,坝不是一下子开闸放光的,它可以提前不声不响地多蓄一点,等到暴雨来临,顺势开闸,说是“泄洪”,实际上加了好几倍的水量,硬生生在巴基斯坦下游制造一个特大洪灾。到时候印度一边装可怜:“哦呀,真不是故意的,是雨太大了,大坝标准操作,不怪我。”然后随便抓俩操作员背锅,罚点钱,挨几句骂,最多就外交部敷衍一份声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要是成了,巴基斯坦可是要被硬生生捅一刀——主粮区像旁遮普、信德省一片汪洋,庄稼毁了,老百姓饿肚子,国家经济直接出血,社会动荡,连军队都得跟着头大。巴基斯坦向来就水资源紧张,一场这样的灾难,等于生生给他们头上安了一个大炸弹。 那么问题来了:巴基斯坦能怎么办? 靠外交去告状?告也可以告,但你知道的,国际水法就那么回事,讲究证据讲究流程,拖个几年十几年,黄花菜都凉了。靠发声明谴责?印度又不是没挨过谴责,耳朵都起老茧了。靠内部救灾?救是救,但洪水这玩意儿,农田淹了就是淹了,不是撒点化肥就能救回来的。 真正能让印度忌惮的,只有一个字:打。 但巴基斯坦也不傻,不会直接上来跟印度搞全面战争,真要动手,也是走“水磨 突刺”路线——就是你说的“磨着你,让你麻木,然后一击致命”。 怎么磨?在印度洋上搞袭船战。不是那种大规模硬碰硬打航母那种死磕,而是打冷刀子——狙击印度的油轮、军舰、货轮。尤其是油轮。印度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得吓人,70%以上靠进口,主要走阿拉伯海、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这条线。一旦巴基斯坦用小型快艇、潜艇、无人机,搞点“见缝插针式”的打击,油轮出事,货轮炸一艘,全球保险公司马上给印度航运业涨价,国际投资者也开始掂量印度是不是个稳妥生意场。 这招狠在什么地方?狠在成本极低,效果极大。巴基斯坦出一艘小艇、打掉你一艘几万吨的油轮,不对称消耗;狠在心理打击,打得印度天天提心吊胆,军舰护航疲于奔命,海运保险疯涨,国际航线绕道,整个国家出口进口都要出问题。红海那点胡塞武装打袭船战,全球航运涨了三成费用,巴基斯坦真干起来,印度海运得直接裂开。 而且,这种袭船战不好抓源头。你想,印度抓个海盗还能抓住直接证据,真要是潜艇在远海打一发鱼雷,无人机来一波自杀冲撞,谁知道是哪来的?你要说是巴基斯坦干的,巴铁可以两手一摊:“我们强烈谴责海盗行为!”国际社会也拿不出实锤。印度呢?打巴基斯坦本土?那就升级成全面战争,核武器国家之间打大仗,谁也不敢轻易开这个头。 所以,从国家安全角度讲,巴基斯坦真要应对印度水攻,最合理的思路,不是靠嘴皮子,而是靠一套组合拳:陆上防洪(提高堤坝、提前分洪)、海上骚扰(袭船战削弱印度外贸命脉)、加上外交上不断放风(让国际社会给印度舆论施压)。就是表面低调,背地里暗搓搓削你筋骨,最后拖到印度自己受不了为止。 总之一句话,印度真要玩水攻,巴基斯坦就敢玩水磨加毒刺,这仗不会是正面交锋,而是一场拉锯式、隐秘又凶狠的海上对耗。未来印巴博弈,可能真不在克什米尔高原,而在波涛翻滚的印度洋里。
印度开闸泄洪水淹平民,巴方求助电话打到北京,中方回复十分干脆
【12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