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一空调师傅在业主外出时,故意折断空调铜管,业主发现后报警,经协商业主支付200元拆机费,但要求师傅赔偿两盘铜管。但师傅以为业主不懂行,给了两盘铝管,新请的师傅发现后告诉业主铝管没法用,无奈之下,业主再次报警。网友直呼:“这行套路真多!” 都说做生意要讲诚信,但现在有些维修师傅的“演技”可比演员都厉害,那一个个“行业潜规则”的小套路让人应接不暇。 修个家电,可能比鉴宝还考验眼力,得看师傅眼神有没有躲闪,零件有没有被调换,自己甚至还得有些专业知识,不然就只能吃哑巴亏。 山东烟台的张女士就在这件事上栽了个大跟头。 眼看着马上要入夏了,温度也是一天天的升高,空调又要成为“续命神器”了。张女士便想着把空调换个位置移到别的房间去,于是就在某服务平台上找了个维修师傅,谈好了两百元的拆机费。 可师傅上门之后却支开了她:“姐,你去看看外机位置,这儿灰大!”张女士不疑有他,便走了出去。 等张女士回来,师傅一脸“无奈”:“你这铜管老化了,一拆就断,得换新的,加五百块吧。” 张女士凑近一看,铜管还真的弯了,但那弯折处明显不像是老化,更像是人为硬掰的,整整齐齐的。 这让张女士心生疑窦,她想起来房间里是装了监控的,于是便打开监控查看,真相让她火冒三丈。 从监控画面里看来,师傅看张女士离开之后,竟然直接将铜管掰弯了,他一边操作一边还时刻关注张女士有没有回来。 如今真相大白,师傅演了一出“贼喊捉贼”,目的就是为了坐地起价。张女士当场报警。 最终,双方协商由张女士支付两百元拆机费,而师傅则赔偿两根新铜管。 本以为事情圆满解决了,但没想到真正的“套路”还在后头。 第二天,张女士请另一名师傅安装时,对方一眼识破:“这根本不是铜管,是铝管!装上用不了几个月就得漏氟!”张女士气得手抖,铝管成本不足铜管三分之一,镀了一层漆之后,外行根本分不清。 张女士只能再次报警,但涉事师傅早已失联,平台也推诿责任:“那是他的个人行为,我们只负责中介。”无奈之下,她只能自掏腰包重新购买铜管,前后多花了九百多元。 张女士的遭遇其实并非个例,在某投诉平台上,近一年“空调维修欺诈”相关投诉超2000条,问题集中在虚报故障、偷换配件、收费不透明三大乱象。 夏天旺季,有些维修师傅一天能“套”七八个客户。换下来的旧铜管转头一清洗,又是“嘎嘎新”,就算无法“二次利用”,卖废品也值不少钱。所以个别维修工会故意弄断旧管,逼客户换新,回头再把旧管卖了赚两份钱。 而像铝管喷铜漆、二手压缩机翻新、电容以次充好。这些“山寨配件”早已成公开秘密,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 那些黑心维修工多是“游击队”,不开发票、不签合同,收款码都是个人账户。一出事就拉黑客户,平台多半也都不作为。 而且像张女士这样的,虽然前后报了两次警,但是作用都不大。第一次属于“经济纠纷”,只能调解。而第二次,换铝管虽然涉嫌欺诈,可是找不到人,也就很难立案。 如果要走法律途径,诉讼费加鉴定费可能都要不少钱,为了那几百块,消费者也会觉得不值得,只能自认倒霉了。 更扎心的是,普通人根本玩不过“专业选手”。 如果不是像张女士这样正好装了监控的,要是凭空指责师傅是故意掰断的,对方也只会说是正常损耗。 即便是偷梁换柱,师傅如果一口咬定是铜管,普通消费者也察觉不出。就算是想检测,大部分情况下个人送检也不行,得走程序委托。 空调维修的坑,本质是“信任的坑”。当行业把聪明劲儿都用在骗人上,最终只会砸了饭碗。 信源:法制进行时
这居然是真事[惊恐]
【1评论】
A陌尚以为花开
投诉啄木鸟 就是这样的
归途 回复 04-29 14:30
不知道,我没用过这些平台,修东西基本是上门店叫师傅上门修。
肖白浪 回复 归途 04-29 18:59
一般来说,Marc Dorcel不会提供上门服务,至少明面上不会,毕竟那样子,会触犯法国的法律,而且也不是啄木鸟公司的经营范围![墨镜][墨镜][墨镜]
zh888
第1次报警,警察不是己经掌握了那师傅的信息吗。有心找,会找不到。现在这大数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