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紧急情况部4月22日证实,位于弗拉基米尔州的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第51兵工厂军火库突发爆炸,据称有10万吨弹药被引爆。从现场视频和照片来看,几乎整个军火库都被火焰和浓烟笼罩,还出现了蘑菇云,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乌克兰人打进来了。
事发之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理应守备严密的军火库是怎么炸的。一开始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乌军用无人机或导弹袭击所致,但很快俄罗斯方面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爆炸原因可能是违反安全规定导致火灾,进而引爆了军火库。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俄罗斯人自己失误造成的后果,可比乌军费尽心机才能拿到的一点战果大多了,看来网络上有人嘲讽俄罗斯人不会打仗、管理松懈为“菜俄”,有时候还真不全是玩笑。 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俄政府宣布当地进入紧急状态,冲击波造成附近的民房和基础设施损坏,水电等民生保障供应也出现中断,组织撤离了2000名平民,据称车队排了十几公里。 至于具体损失情况,俄方宣称爆炸造成4人受伤,而在武器弹药损失上,据称这个军火库储存S-300V防空导弹、FAB滑翔制导炸弹、多管火箭炮炮弹、反坦克导弹、反装甲火箭弹、步战车机关炮炮弹以及各类榴弹等等多种弹药,总计27.4万吨。
如果真的有10万吨弹药仅仅因为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而损失,那么俄罗斯这次损失确实非常可观,因为当前俄乌冲突正在关键时刻,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协调结束战争却收效甚微,俄罗斯政府的复活节30小时临时停火,让特朗普看到了实现最终停火协议的可能,甚至不惜把法律上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作为条件。 也不难预料的是,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表现得极为光火,明确反对将领土作为和谈的条件,声明绝对不会用土地换和平,也就绝不会签署这样一份和平协议。
泽连斯基政府敢于直接与美俄叫板,主要原因是欧盟给了明确的支持,让乌克兰政府认为自己还有牌可以打,但在美国和俄罗斯看来就不一样了。对特朗普而言,这已经是一再退让的结果了,甚至连矿产协议眼下都搁置了,可是泽连斯基还是不听话,这样僵持下去,除了会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损害,更糟的是特朗普上任逾百日,却连一件事都没做成,无疑是对他个人及整个内阁在执政能力上的巨大污点。 对俄罗斯而言就简单多了,在美国削减了大批援助,欧盟的支援跟不上,乌克兰军队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却又不肯停火的条件下,现在是俄军大踏步向西推进,占领更多土地、获取更多谈判筹码的最好机会。 更妙的是,现在停战其实也不符合俄罗斯战略利益最大化,所以俄罗斯政府和军方应该也不愿停战,可是莫斯科却通过30小时停火,向全世界表明现在是谁想打谁想谈,在舆论战中抢了一块很重要的高地。
结果呢,就在俄军应该发起大规模攻势的当口,距离莫斯科不过两百多公里的重要弹药库,因为莫名其妙的违规操作而炸了。更严重的是,即使只有一半弹药被毁,也不意味着剩下的一半还能正常使用,处于安全考虑,恐怕“幸存”的那部分也会被销毁,或者至少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再使用,自然也就会对俄军下一步的行动造成负面影响,减缓推进速度甚至被乌军反推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也有人认为51号兵工厂军火库爆炸,应该不是装卸或转运弹药没有按规程执行造成的事故,有当地人声称听到了无人机的声音,暗指是乌克兰的袭击造成军火库爆炸。还有媒体猜测可能是乌克兰情报部门买通了在该军火库服役的士兵或编外人员,制造了这次很可能会影响战争进程的意外。
虽然截至目前还没有有力的证据支持,但从俄乌冲突的变化来看,并非不可能,因为几乎在51号兵工厂军火库爆炸的同时,俄罗斯西南边境各州连续发现来袭的乌克兰无人机,俄军防空部队进行了拦截作战。 谈判越是到关键时刻,战争就会越发惨烈,弱势一方更加不择手段也不少见,对乌克兰政府和军方而言,如果能在此时对俄罗斯前线后方都造成有效打击,不但能缓解正面战场压力,也能消耗俄罗斯的谈判筹码,还能以造成更大损失激怒俄罗斯舆论为契机,迫使莫斯科停止或暂缓与华盛顿单独媾和,同时向欧洲证明乌克兰的战场价值,催促他们加快重新武装和给予支援的速度。 总之,这次军火库爆炸,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扑朔迷离,不过以“脸面”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政府最好希望真的是乌克兰人下手,否则若是真因为士兵乱扔烟头导致失火之类的原因报销10万吨弹药,不但听上去过于黑色幽默,也真真切切坐实了“菜俄”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