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白宫突然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从2025年5月2日起,所有从东方大国大陆和香港发往美国的包裹,价值800美元以下不再免税! 这事儿乍一看挺稀奇,其实背后藏着中美贸易博弈的老套路。 简单来说,美国这招就是想通过关税手段,把中国商品挤出美国市场,顺便给本土制造业“输血”。不过这招效果咋样,还得看各方怎么接招。 先说说这政策咋回事,美国之前对800美元以下的跨境小包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所谓的“T86清关模式”让这些包裹快速免税入境。 结果中国卖家把这政策玩明白了,大量低价商品通过小包直邮冲进美国市场,从义乌小商品到深圳电子产品,甚至连Shein的衣服、Temu的家居用品都靠这招打开市场。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享受这政策的包裹从1.4亿件涨到10亿件,中国卖家占了大头。 美国本土商家坐不住了,说这些“免税漏洞”抢了他们的生意,逼得特朗普政府直接下狠手,不仅取消免税,还加码征收30%关税,5月2日起每件至少25美元,6月1日涨到50美元。 为啥美国突然这么急?根子还是中美贸易逆差,2024年中国对美顺差还有3611亿美元,美国觉得自己吃大亏了。 特朗普政府一直把关税当“灵丹妙药”,觉得加税能让制造业回流,但这招其实是双刃剑,美国消费者已经开始叫苦了。 亚马逊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Temu和Shein也宣布4月25日起调价,更麻烦的是,海关查验率从5%飙升到40%,包裹清关时间延长,退货率也跟着涨。 有物流商算过,现在发一个小包到美国,成本可能增加好几倍,利润薄的小卖家直接就活不下去了。 中国这边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商务部已经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说这政策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国内企业也在想办法,有实力的像安克、巨星这些品牌,打算通过涨价转嫁成本;中小卖家则忙着布局海外仓,把货物提前运到美国仓库,绕过关税;还有些企业干脆转战东南亚、欧洲市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政府也在帮忙,比如提供租金减免、退税支持,甚至考虑限制稀土出口反制美国。 香港这次被“连带打击”也挺冤,本来香港作为自由港,关税政策和内地不一样,但美国这次把香港和大陆捆在一起,明显是想削弱香港的中转作用。 不过香港特区政府也没闲着,已经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美国想逼着企业把生产线搬回本土,但现实是,越南、墨西哥这些地方的产能根本接不住中国的缺口。 有企业试过把生产转到东南亚,结果发现美国对这些国家也加了40%多的关税,照样不划算。专家说,这政策可能会让全球产业链更碎片化,大家都在找新的平衡点。 最后说说普通消费者,美国老百姓短期内肯定得为涨价买单,但长远看,他们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的商品,比如从印度买纺织品、从墨西哥买电子产品。 不过中国商品的性价比摆在那儿,真要完全替代也不容易,就像Temu和Shein,就算涨价了,价格还是比美国本土品牌低很多,照样有人抢着买。 总的来说,这政策就是美国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之计,中国企业和消费者都得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而这场贸易博弈的结局,可能要等到2025年下半年才能见分晓。
快讯!快讯!白宫突然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宣布从2025年5月2日起,所有从东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29 12:41:22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