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方已经向一部分居住在印巴边境的农民下令,在48小时内收割田地并离开那里。这则“坚壁清野”命令的下达或许意味着,印度正在为与巴基斯坦的大规模交战做准备。 在下达这条命令的时候,印方的态度非常强硬,警告如果农民不立即清理土地,可能会导致边境被关闭。同时在这之后,他们进入边境附近农田的许可可能会被“无限期禁止”。 据悉,收到命令的地区位于印度西北方向、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旁遮普邦,涉及530公里长的国境线,以及接近两万公顷的农田。 毫无疑问,印度这次的动作不小。结合印巴已经连续4日交火的高度紧张局势,印度此举无疑能视作作战准备。 一方面,这或许是在尽量避免战火影响到边境地区的一般民众,因此印方才命令他们赶紧收割田地并离开,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减少当地居民的损失。 另一方面,此举可能代表印军正考虑在这些方向发起进攻,所以他们才强调立即清理土地的重要性。 而在印方下令地区的另一侧,巴基斯坦那边的生活都很正常。如果印度选择先下手为强,在这些方向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巴基斯坦,不排除在可能爆发的新一轮冲突中吃亏。 同时,以上也只是印度正在做战争准备的迹象之一。 近日,印度海军将他们的“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部署到阿拉伯海北部、靠近巴基斯坦的方向。相对应的,巴基斯坦海军也出动了军舰在该区域巡逻,随后印度的航母离开了该区域并返回了印度卡尔瓦尔港口。 印巴这一轮的海上交锋虽然没有演变成海上交火,但印度海军前出震慑,甚至是“找机会”的用意都相当明显。在两国局势高度紧张的背景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水资源的交锋,也出现了新的动向。 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在没有接到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一条河流上游突然开闸防水,致使下游承受了高到不正常的水量,引发中度洪水并损害了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 印方采取这一行动,一是直接警告巴基斯坦,处在上游的印度是真的敢用水资源作为对付巴基斯坦的手段,哪怕会影响到下游数亿人。无论印度是选择“断水”还是突然“放水”,对巴基斯坦都将造成不小的麻烦。 再往深一层的方向想,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真的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冲突,印方再用水资源做文章,势必会让巴方承受更大的压力。 对此,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的态度也很强硬,将水资源与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挂钩,并强调巴方不会在该问题上妥协。如果印度选择侵害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巴方将以“军事行动”进行“全力反击”。 对于如今的印巴局势,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印度似乎正在为袭击巴基斯坦寻找理由。他们做出这一推断的关键,与印巴这轮局势升级的导火索——印控克什米尔遭遇的恐怖袭击有关。 印度遭遇恐怖袭击,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全球对此的看法也相当一致,那就是强烈谴责恐怖主义。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印度以此为由,把矛头指向了巴基斯坦。 在《纽约时报》看来,印度迄今为止还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他们宣称“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的说法。同时巴基斯坦也否认了袭击。 因此现在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印度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搜集有关恐怖袭击的信息。二是在如今的局势下,印度并不在乎需要拿出一个令各方信服的证据,来给他们的行动找合法性。 简单来说,印度并非是真的因“报复”而想打击巴基斯坦,而是他们早就有了打击巴基斯坦的想法,这次的恐怖袭击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借口。 与此同时,如今混乱的国际局势、导致美俄这些大国的注意力被分散,也给了印度这个机会。 正因如此,中方近日才会强调,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话外之音是,坏人不能被放过,无辜的人也不能被冤枉,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只不过,看印方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外界的一些理性建议,他们恐怕是很难听进去的。在印巴连续4天发生边境交火后,两国关系已经恶化到了多年来的低谷。局面会不会朝着更大规模战事的方向发展?只能看印度和巴基斯坦自己了。
印度果然不是善茬!大批美军弹药运抵印度,美国心里面乐开花,巴基斯坦知道这个时候一
【80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