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2月徐州会战之淮河防守战,新兵赵牟的枪脱了手,鬼子举着刺刀刺向他腹部,

摄影圣典 2025-04-29 18:29:45

1938年2月徐州会战之淮河防守战,新兵赵牟的枪脱了手,鬼子举着刺刀刺向他腹部,他抓住鬼子的三八步枪前端,感到大限将至。 1938年2月,那会是徐州会战里的淮河防守大战正酣。你瞧,日军那第十三师团,跟淮河边上撒欢儿似的往前冲,一门心思想要跨过中国军队的防线,直接跑到徐州去遛弯儿。 赵牟手指头卡在鬼子步枪的防尘盖里,冰凉的铁皮割得他虎口直冒血。眼瞅着刺刀尖快捅进肚脐眼,身后突然炸开声陕西腔的骂娘:"瓜娃子松手!"老兵油子王大个抡着铁锹拍过来,生生把鬼子脑袋拍成了摔烂的西瓜。血点子溅在赵牟新发的灰布军装上,活像撒了把红辣椒面。 淮河北岸的土冻得梆硬,挖的战壕浅得藏不住屁股。日军架在蚌埠的150毫米榴弹炮跟下雹子似的砸过来,炸得冻土块满天飞。赵牟他们113师的兄弟趴在弹坑里,耳朵早被震得嗡嗡响,全凭老兵脖子上挂的铜哨子辨命令。2月10号那天晌午,小蚌埠的城墙叫炮火犁了三遍,砖头缝里都冒着青烟。鬼子举着膏药旗往豁口冲,活像群抢骨头的野狗。 炊事班长老周最会看天象,说淮河今年冻得早,冰面能跑马。这话传到日军耳朵里,人家真就挑了个雾蒙蒙的凌晨摸过来。赵牟亲眼瞧见十几个鬼子踩着冰面,活像溜冰似的往北岸窜。守河滩的340旅弟兄们抄起老套筒就搂火,子弹打在冰面上溅起的水柱子有两丈高。有个戴眼镜的鬼子军医摔了个四脚朝天,药箱里的绷带全漂在冰窟窿里,红一条白一条的。 要说最绝的还得数张自忠的59军。2月13号那天,他们顶着鬼子飞机扫射强行军,硬是从临沂三天赶了四百多里路。刚到固镇就碰上日军第26旅团渡河,张大刀光着膀子带人反冲锋,大刀片子砍卷刃了,拎着鬼子钢盔当锤子使。赵牟他们趴在战壕里瞅着,南岸的鬼子尸体把淮河都截流了,漂到下游的尸首把渔民撒的网都撑破了。 这场仗打到2月17号,北岸的冻土早被血浸成了酱缸。113师的弟兄们棉袄里的棉花都打飞了,抓把芦苇絮往袖口里塞。炊事班熬的苞米糊糊送到战壕里,上头漂的全是火药渣子。可就这么着,硬是把日军第十三师团顶回了淮南。李宗仁给老蒋发电报说"淮河已成鬼门关",其实该说是中国兵的骨头比淮河冰还硬。 细琢磨这场血战,最要命的不是鬼子枪炮,是自家人的算盘珠子。南边刘士毅的31军撤得太快,把北岸侧翼晾给日军;北线韩复榘更绝,直接撒丫子跑路,气得蒋介石把他毙了。倒是张自忠这种"戴罪之身"的将领,带着被骂作汉奸的59军玩命打,愣是把淮河守成了绞肉机。历史有时候就这么吊诡——正经八百的嫡系跑得比兔子快,背着骂名的杂牌军反倒成了中流砥柱。

0 阅读:47
摄影圣典

摄影圣典

读懂摄影,老照片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