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位把皇帝当“高危职业”的拼命君主】 说起古代的皇帝,大家可能会觉得他们整日享受荣华富贵,逍遥自在。但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却完全打破了这种想象。别人当皇帝是轻松惬意,他当皇帝却如同在进行一场“极限挑战”,堪称古代帝王中的“拼命三郎”。从开宝三年到七年,赵匡胤的生活比电视剧还精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卷翻”全场的吧。 (一)开宝三年:全能帝王,一出手就不凡 开宝三年正月初一,大雪纷飞,要是换作一般人,早就躲在被窝里睡懒觉了。可赵匡胤却开启了“劳模”模式。初十,他就前往加固黄河河堤,生怕水患影响百姓的生活,真是百姓的贴心守护者。到了十八日,他又推出了一项超厉害的人才选拔制度,每五千户推举一名品德高尚的人,有特殊才能的人还能走“特殊通道”,如此求贤若渴,哪个有才之人能不心动呢? 二月,赵匡胤化身为“大宋视察员”。他先到西茶库巡视,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偷偷检查茶叶的品质;接着又跑到建隆观,难道是去祈求治国的好运吗? 到了三月,赵匡胤摇身一变,成了“暖心学长”。他给参加了十五次以上科举考试的106名进士直接授予功名,这些老考生们想必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过,可别以为他只会给予福利,他对贪官污吏也是毫不留情。殿中丞张颙办事不公,立刻就被罢官,一点情面都不讲。 夏天的时候更神奇,出现日食后,他跑到寺庙道观求雨,没想到没几天真的求来了雨,这运气简直太好了。随后,他又废除河北盐禁、禁止京城百姓私藏兵器,一系列政策出台,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九月,重头戏来了!赵匡胤派遣潘美去征伐南汉。出发前,他还特意让人重新安葬被盗的27座帝王陵墓,这份对祖宗的敬重令人钦佩。潘美也很给力,一路攻城略地,富州、贺州等纷纷被收入囊中,南汉被打得节节败退。 (二)开宝四年:恩威并施,尽显帝王风范 新年一开始,为了战事,赵匡胤连朝会都取消了,全身心投入到“战斗指挥”中。前方军队奋勇作战,他在后方也没闲着,废除代理官员、斩杀贪污的大将军,手段果断强硬,颇有“霸道总裁”的风范。 潘美没有让他失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端掉了南汉的老巢广州,俘虏了南汉主刘鋹。此时,赵匡胤又展现出了他的大气,不仅大赦广南地区,免除两年赋税,还留用南汉旧官,这招以德服人,让人心悦诚服。 在内政方面,赵匡胤是个十足的“细节控”。今天赏赐大臣马匹,明天禁止岭南不合理的商税,还不忘给前代帝王陵墓增派守陵户。然而,朝堂哪能一直太平呢?有人状告宰相赵普,结果发现是诬陷,告状的人直接被打发到汝州;监察御史盗用官钱,当场就被斩首示众。赵匡胤的原则很明确:只要违法乱纪,绝不姑息。 到了年底,南唐、吴越纷纷前来献礼,南唐国主李煜甚至主动请求去掉国号。赵匡胤也很大方,赏赐、封官安排得妥妥当当。可这边刚一片祥和,蜀班内殿直因为求赏不成闹事,赵匡胤立刻变脸,40人被斩首,都指挥被杖打降职,帝王的威严一下子展现无遗。 (三)开宝五年:大宋“救火队长”,事无巨细都操心 这一年,赵匡胤仿佛成了“大宋救火队长”。正月初一,因为下雪没有上朝,他转头就下令禁止用铁铸造佛塔佛像。没过几天,75岁的许永来求官以便照顾99岁的老父亲,赵匡胤不仅召见并厚赐了他的父亲,还让许永当了鄢陵县令,这一波“孝老爱亲”的举动值得称赞。 随后,他精简小吏、取消襄州贡鱼、设置河堤判官,桩桩件件都是为百姓着想。但麻烦事也接踵而至,黄河决口、多地发大水、獠人叛乱、官员贪污,面对这些问题,赵匡胤见招拆招,忙得不可开交,却硬是把这些烂摊子都收拾得妥妥当当。 (四)开宝六年:朝堂风云变幻,皇帝应对自如 这一年,朝堂上风波不断,就像一部精彩的宫廷大戏。先是棣州兵马监押谋反被处死,接着周郑王去世,赵匡胤身穿素服哀悼,停朝十日,尽显帝王的风范。 科举考试也出了问题,翰林学士李昉选拔人才不当被贬;宰相赵普也被人告发,最终罢官离去。赵匡胤一边处理这些麻烦事,一边还不忘编修《五代史》、派使者出使江南、减免赋税,这“多线程操作”的能力,实在令人佩服。 (五)开宝七年:征伐江南,开启终极挑战 这一年,赵匡胤把目标瞄准了江南,开启了“终极挑战”。他任命曹彬、潘美等大将率领十万大军出征,出发前还特意叮嘱:“城破之后不要乱杀无辜,李煜一家要保护好!”瞧瞧,这格局,妥妥的“仁义之师”领袖。 战事打响后,曹彬等人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拔寨、搭建浮桥,打得江南军节节败退。赵匡胤在后方也没闲着,减免赋税、应对旱灾、处置贪污,前线和后方两手抓,把大宋治理得稳稳当当。 赵匡胤这几年,不是在治国,就是在打仗;不是在处理内政,就是在应对突发事件,堪称“古代最忙皇帝”。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将大宋带上了繁荣之路。想知道这位传奇皇帝之后还有哪些精彩故事吗?那就关注我,下次继续为您讲述! #皇帝# #宋朝#
柴荣就没有留下心腹吗?就这么简单让赵匡胤轻易篡位?答案是,柴荣当然留下心腹了,
【233评论】【176点赞】
叶尘
华夏分水岭,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