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最后十年,为何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辛毗爱历史 2024-05-27 00:46:57

提起古代明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是最常被提起的四个人。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后世最记得的就是他的“从谏如流”,其与“一代名相”魏征之间的君臣佳话更是广为流传。

然而,史书从来只说前半段,却很少谈及后半场。不少人或许就从未注意到,魏征死后不过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就一改此前对这位贞观名臣的宽容与善待,命人狠狠砸掉了他的墓碑。帝王的心思可以说是“说变就变”。

此时的李世民正在经历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与早期相比,这一时期的他像是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砸碑

唐太宗李世民和名相魏征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视作古代贤君、直臣的典范。

魏征尚存于世时,李世民将其作为“镜子”,通过他知晓自己的“得失”。便是魏征说话太直白,得罪了他,他也不放在心上,只是就事论事,有错则改,因此得了一个“从谏如流”的美名,越来越多能人悍将愿意投奔他,为他效力,帮助他治理国家。

李世民从中“尝到好处”,自然更愿意经营自己的名声,愿意对魏征多有善待。

也因此,贞观十七年,也即公元643年魏征病重时,李世民甚至不顾君臣之别,亲自上门为其送药,后许下婚约,要将自己的爱女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可以说是给了魏家极大的荣宠。

魏征不久后病死,李世民还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后更是亲自为其刻书碑文,命人为其画作,置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四位列。

只是,也是在这一年,不过半年之后,李世民就下令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而他有这样一个行为,始于他对魏征的多疑。

魏征生前曾向李世民密谏,表示在他之后,有两个人最合适登上宰相之位,他们就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李世民从谏如流,一度对这两人多加重用。

杜正伦被李世民任命为太子右庶子,作为当时太子李承乾的班底,辅佐其习文、参政。然而,当时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君臣之间关系紧张,杜正伦虽是跟随李承乾左右,背地里却是直接听从李世民号令,更要对李世民汇报。

太子李承乾或许也猜到了这一点,平日里行为更是乖张,杜正伦多次劝谏不成,反而出言“警告”要向李世民禀告,话语间更是说出这是李世民的暗中嘱咐。

李世民知晓后很是恼怒。为对杜正伦泄露密情作出惩罚,很快他就将杜正伦贬官外放。只是,处置了杜正伦,李世民也无法修复其与李承乾之间越来背离的关系,李世民进而迁怒起了将杜正伦引荐给自己的魏征。

不过这个时候李世民尚存一些理智,到底没对已经逝去的魏征出手。

魏征大力引荐的第二个人,原吏部尚书侯君集也在不久后惹出了一个大麻烦,这次精准地踩到了李世民的雷区,完全触动了李世民心中“多疑”的那一条线,涉事的众人就再难以逃脱被从重从严处置的命运。

侯君集惹出的“大麻烦”就是涉嫌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任何时期,太子妄图弑父篡位都是一个惊天大雷,世人虽会谴责太子“不敬君父”、“违背人伦”,却也会对皇帝生出猜疑,认为是皇帝作为君父不仁不慈,才会逼得原本能正常继位的太子不得不走上这条不归路。

更何况,李世民早年登基称帝本就充满争议,“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没有一天不在忧心世人说他“得位不正”,没有一天不在担心有后来者效仿他的行径。

此时爆发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无异于李世民多年的梦魇成了真。李世民为全父子情谊,不会杀了太子李承乾,却不会饶过牵扯到这场谋反案中的每一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大臣。太子身边的侯君集就落得了一个尸首分离的糟糕下场。

魏征生前给李世民推荐的两个人都出了问题,且一个比一个更严重,李世民想要不迁怒魏征都很难。这个时候,史官褚遂良的上奏更是让李世民失去了对魏征的最后一丝善意。

褚遂良向李世民告密,言魏征生前曾将多次将其进谏的言论拿给他本人看,魏征有这样的行为,显然不是真的想要辅助皇帝治理国家,而是单纯想要谋取名望,借劝谏皇帝之名为自己营造“直臣”的形象,好千古留名。

李世民听闻后越琢磨越是生气。他先是下令取消了原本应承的将衡山公主嫁给魏叔玉的婚约,后还命人狠狠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迎来了朝中和民间的诸多热议。

李世民下令砸碑时,正是其生命的倒数第六年。事实上,作为被后世传颂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可以说是越发多变。砸碑只是这期间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李世民的多变

李世民喜爱吏部尚书唐俭,这在朝中并不是一个秘密。史书上更是记载有李世民“每食非俭至不餐”的字句,足见李世民对唐俭的看重和亲近。

只是,在李世民的最后十年,一次,李世民与唐俭下围棋发生了争执,本是君臣之间闲暇的一场游戏,李世民却大动肝火,坚信这是唐俭在驳斥自己的面子,盛怒之下作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撤销唐俭吏部尚书的职务,将其贬谪到了潭州,也即如今的湖南长沙当了一个地方官。

如此小事竟引发如此之严重的后果,一时之间,以往再是得李世民宽待的朝臣都不再敢与李世民亲近,生怕一时不察丢了前程甚至是性命。李世民的多变、善变也在此时显露无疑。

更让朝臣胆寒的是,将唐俭外放之后,李世民尤感到不满足。他甚至密令尉迟敬德暗中察访唐俭是否对自己的处置有怨言,准备借故再治唐俭的罪,力求将其处死。

好在尉迟敬德并非媚上的奸臣,他坚定地主持了公道,唐俭这才免于一死。

但就是这样,李世民也还不愿意将事情翻篇。此后,李世民从对唐俭的极度喜爱变为极度憎恨,每每与朝臣对话,还总是提及自己不愿再见唐俭,并坦言“见即欲杀”。

唐俭惹怒了大唐身份最高贵的人,此后无人再敢在明面上与其亲近,他及家人、族人的前程也就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多变背后的原因

李世民晚年的多变和昏庸,与其说是暴露了本性,不如说他是失去了平常心。

要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有手弑亲兄弟、威逼生父退位的“前科”。这样的他要比正常继位的皇帝更难得到世家大族、文人学子的尊重和推崇。后来他“从谏如流”、致力于经营贤良的声名,就是为了弥补自己之前名声上的缺陷,力图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年轻时,李世民自认眼光、能力和手段无人能比,相信自己付出之后就能够取得一个好结果,也因此在对待朝臣时更具平常心,更具宽容心。

但到了晚年,年迈体衰之后,李世民疑心自己年富力盛的儿子,也疑心朝中牵连甚广的老臣,担心他们相互勾结,复制一场新的“玄武门之变”,也就在多疑之下失去了理智,作出了一些早年绝不会做的昏庸之举。

0 阅读:0

辛毗爱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