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人志愿军被围困的灾难,毛主席一招“围魏救赵”轻易化解

盼烟谈历史 2023-02-17 00:02:11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打响了保家卫国的第一枪。

面对全副武装的联合国军队,志愿军既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有有效的后勤保障,但凭借志愿军的勇猛,很快扭转了战争局势,将胜利的优势紧紧抓在手中。

朝鲜战争虽艰苦卓绝,但意义重大,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在战争阶段,中国志愿军十万大军,曾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但最终却成功突围,实现了局势的逆转。

这个胜利,来自于毛主席的深谙兵法。

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中国明知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意图,其实是箭指中国,但在战争前期,中国始终未敢介入战争。这是因为,经过连年征战,中国的社会早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继续作战的能力,同样不容乐观。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都迫切希望过上和平安稳的生活,国家领导人当然知道休养生息的必要性。

无奈大敌当前,美军已经将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如果继续再“休养”下去,朝鲜半岛一旦“变色”,中国只剩北面没有面临敌人,毫无转圜的余地,所以中国只能是开打。

但要开打,又谈何容易,就算中国有着刚刚经历解放战争的经历,兵多将广,但要打一场大规模战役,可谓是毫无底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时,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打国内战争还行,要走出国门,打一场跨国战争,就是突破极限了。中国没有空军,甚至没有几辆汽车。打起仗来,战士要吃饭吧?要穿衣吧?要补充枪支弹药吧?这些都是大问题。

所以,严格来说,中国军队是没有专门的后勤保障部队的,冲锋在前线的战士,是战士,也是后勤保障兵,不仅要打仗,还要照顾自己的吃喝拉撒。

这是行军打仗的大忌,但中国军队已经没有其它办法,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在战场上与敌人决一雌雄。

中国对朝鲜战争的重视程度,由指挥官的任命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的意思,本来是让林副统帅出任入朝作战总司令的,但他拒绝了任命,毛主席只好任命彭德怀赴朝作战。

关于彭德怀的能力,毛主席早就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诗句赞誉过他。无论是林副统帅,还是彭德怀,都是中国的顶级大将,无数功勋已经证明了他们的作战能力。

被派往朝鲜作战的将领,还有人称“王疯子”的王近山,洪学智等人,豪华阵容的背后,是中央对于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心。

反观联合国军这边,不仅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更是集合了多国的精锐部队,他们丝毫没有后勤保障的担忧,海陆空三军联动,占据天时地利。

即便如此,中国志愿军从踏入战场的那一刻,就改写了战场的局势。志愿军如潮水一样涌进敌人阵地,以命相搏,打得敌人节节败退。

经过前四个阶段的战役,中国志愿军已经将战场推进至三八线附近。在这里,敌我双方反复争夺,反复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中国志愿军的十万大军,正是在这个时间遭到围困。

第五阶段战役

随着战争的相持,中国的后勤保障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中国本就存在运输上的短板,好不容易从国内拉过去的物资,还遭遇了美军的狂轰滥炸,粮食与衣服被付之一炬。

在这样的背景下,彭德怀显然有点焦急了。再这样打下去,中国的伤亡将更加巨大!怎么办呢?

只有加快战争节奏,快速打垮敌人,才能为中国军队迎来喘息之机。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22号这天,战争正式打响,中国志愿军兵分三路,齐头并进,向联合国军队发起了猛烈攻击。负责左翼进攻的是宋时轮,王疯子则负责中路,右翼由杨得志率领。

这三哥们儿,都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战,尤其是王疯子王近山,有他在战争,那就意味着只会推进,不可能后退。前期的战况也确实如此,三路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击溃了联合国军的前锋。

在面对联合国军中王牌部队英军的时候,志愿军说干就干,硬是包围了他们,一位叫做刘光子的志愿军战士,手执冲锋枪,胸前挂着几颗地雷,就冲了过去,没想到冲过了头,冲进了英国阵地的腹地。

刘光子一心求腹,哪管得了这些,对着一群有着63名英军士兵的队伍端起了冲锋枪。大叫着:“快点投降,否则老子杀光你们!”英国人哪见过如此亡命之徒,虽然一句话没听懂,还是傻了眼,忘记了抵抗,自然地举起了双手投降。

事后,刘光子被总部授予“孤胆英雄”的荣誉称号,他是志愿军中抓俘虏最多的单项记录保持者。

照这么打下去,快速结束战争的想法应该能实现,不过,对手毕竟是全球实力最强大的美军,更重要的是,将领是位叫做“范弗里特”。

范弗里特的计谋

范弗里特并非无名之辈,而是美军的新任中将,曾参加过二战。这位出身西点军校的指挥官,还在学校的时候,被人形容为“粗鲁、坦率,但也足智多谋”。

但他的官运似乎并不亨通,二战期间,还只是一名团长,在诺曼底登陆时,因为表现优秀,得到破格提拔,升任中将。

与他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等人比起来,不算出色,后者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人物了。朝鲜战争,这位刚刚获得大权的中将对于胜利的渴望可想而知,他当然知道这是他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

第五阶段战役爆发后,范弗里特改变联合国军队的战略,抓住志愿军后勤保障吃力的弱势,避免与志愿军夜间交战。

这样,志愿军部队的优势就不能有效发挥出来。打了几场战役之后,彭德怀也非常吃惊,觉得范弗里特是个厉害角色。但战争还在继续,志愿军依旧对敌人发动猛烈攻击,想要尽快结束战斗,弥补自身后勤上的问题。

还是栽在后勤保障上

战况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胜利,并没有让志愿军胆怯,作战更加勇敢。尤其是像王近山这种心急火燎的性格,更是急不可耐。这当然怪不了王近山,当时的志愿军普遍都是这种心态。

越打到最后,志愿军就越是吃力,口粮的供应更是直接出了问题,达到了军师长连稀饭都吃不上的地步。63军的军长傅崇碧,从路上拣了些大豆,硬是扛了一天。

粮食的短缺,当然会导致志愿军作战实力的减弱,没有办法,志愿军这边只好暂缓进攻,等待粮食的供应。

不幸的事情就发生在此时,美军借助这个间隙,不仅反败为胜,堵住了已经被志愿军的前锋打出来的缺口,还调动部队,包围了志愿军的队伍。

美军能包围志愿军的大部队,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吃掉志愿军部队,陷入包围的志愿军部队学着应战,硬是杀出重围,跳出了包围圈,唯有180师,再无消息。

相对于其它部队的英勇,180师算是一支年轻部队,1947年才由山西洪桐县大队组建,后期吸收了国民党的投降部队。被美军包围后,又因为作战经验不足,没有及时逃出来。

毛主席不打算救人

部队被围困的消息传回司令部,一向乐观爱开玩笑的彭德怀皱起了眉头,军队的高层领导在临时指挥部开会商量,也想不出好的办法解救被围困的军队。

彭德怀只好给毛主席发送电报,请求指示。毕竟,这么多人员被围困,彭德怀压力山大。

身在后方的毛主席收到彭德怀的电报,陷入了深思,对着作战地图研究了很久,过了许久,他终于丢掉手里的烟头,下了决心,指示警卫员给彭德怀发去电报,做出了两点指示:

第一个指示,就是要彭德怀放弃救援被围困的十万大军。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说放弃就放弃,彭德怀岂能答应,那可是十万个出生入死的兄弟。

但收到指示的彭德怀转忧为喜,立即行动了起来,因为,毛主席给的第二条指示,就是教他“围魏救赵”,解救这十万大军。

理解毛主席意图的彭德怀,立即放弃了救援,而是集中全部精力,对联合国军发起了猛烈攻击。这样一来,联合国军既要重兵围困被他们包围的十万军队,又要防着被志愿军这边的进攻,两头都是压力。

权衡利弊之下,只好放弃对志愿军的围困,专心面对志愿军的正面进攻。更不妙的是,正面还是打不过志愿军,李奇微无奈地承认失败,结束了第五阶段的战役。一场十万人被围困的灾难,被毛主席一招“围魏救赵”,轻易化解。

文/李清宇

0 阅读:9

盼烟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