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薰风徐徐,夏意又涨。
在草木的摇曳声中,人间时节已至芒种。
芒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所以,“芒种”相当于是农事耕种的一个分界线。
芒种,孕育着丰收的喜悦,也彰显着农忙画面的欢愉和热闹。
顺应时节,怀揣美好,且来读诗。
本期诗巷为大家带来的,是明朝诗人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境美妙又生动,描摹出了芒种时节的胜景,也渲染出了芒种时节的氛围,读来可谓是一种享受。
石桥
明·汤珍
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
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
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
汤珍,字子重、仁卿,号双梧,我国明代诗人,著有《迪功集》。
汤珍的诗比较清朗,得到了诗家的高度评价。
我们本期所分享的这首诗名为《石桥》,仅看题目,会让人以为作者所写的内容皆关乎“石桥”;但当我们大概浏览一下全诗后就会发现,作者所写的其实是他于石桥上的所见与所闻。
诗的首联一出场就给人以清新美妙之感:时雨如膏沐,能添竹树鲜;芒种时节的雨,就像那富有营养的膏汁一样,把那些竹树都滋养得格外新鲜茂盛。
作者在选择“时雨”来体现清凉之意、增添画面动感的同时,还妥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样一来,物象“时雨”不仅更加逼真地展现出了形象,而且还尤为充分地展现出了它的作用。
诗人韩愈曾留有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作者将春雨比作酥油,把春雨的细腻、珍贵以及盈润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描写春雨的经典之笔,也为后来的诸多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而汤珍此句则是将夏雨比作“膏”,也同样有力地体现出了芒种时节的夏雨的珍贵与盈润,在语言张力方面与韩愈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能添竹树新”紧追而来,把如膏夏“雨”的珍贵之处一笔点出,通过实际的景物勾勒,印证了前一句的描写。
当然,我们刚开始所说清新之意与画面感也无不于此处得以有效的体现。
颔联点出题目中的“石桥”,并且进一步为读者呈现美景:石桥分野望,云日澹川烟;“我”站在石桥上面,将四周的景色一览无余,这时候的天气时晴时雨,远处流动的烟霭深深浅浅,与天边的云日相接在一起。
虽然此句的具体定格地点为“石桥”,但作者笔下的空间却又得以最大程度的延伸,所以整个画面就显得无比空旷和悠远。
“野望”一词在拉开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与物象“石桥”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让石桥显得愈发突出;那么此时的石桥则又将“野望”烘托得愈发辽阔宽广,愈发无边无际。
“云日澹川烟”,这一句的画面朦胧且富有梦幻般的色彩,它让我们看到了云影、日光与山川中的烟霭相连相映的奇妙情景。
而在这里,一个“澹”字不但巧妙地体现出了山川起伏的轮廓美,还很自然地体现出了烟霭轻轻流动的柔和美;这若有若无的动感,让诗中的画面变得异常养眼,相信大家在品读的过程中,也不由于脑海中涌现出无限的想象力。
后面的颈联让人感觉仿佛步入了桃花源一样的世界:僧笠归花外,渔舟系柳边;僧人带着斗笠的影子消失在繁花之外,几叶渔舟静静地系在杨柳边。
和前两联相比,这一联突然有有了颇多的淡泊与空灵之意,究其原因就在这于,作者在这里所选的物象发生了变化。
这里不但有人物的添入,而且还有美好而无关俗事的生活气息的融入。
作者写“僧”却偏偏外加一个“笠”,这就在为诗增添古朴之感的同时,把僧人的形象以及他戴着斗笠在花丛中若隐若现行走的瞬间描摹得更加清晰立体。这一景象无“笠”则少韵味,无“笠”则减意境。
前一句意在突出动态画面,“渔舟系柳边”再添以静态描写,将读者的视线牵引过来,落在近处的物象上,而诗中的古朴之味,也于此时得以再补。
一句主动,一句主静;一句色彩明艳,一句色彩清新。这样的画面,美得让人心驰神往,这样的诗句,美得让人百读不厌。
“村村逐芒种,播谷满菑田。”每个村子的人们都在趁着芒种时节劳作着,他们将谷苗插满了田野,到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作者于诗的尾联处点明时节,借农人们劳作的情景,突出“芒种”时节的特有氛围。这一处热闹且欢愉的裁剪,不但展现了当下田园的美好生活,更是孕育着未来无限美好的丰收愿望。
那么在尾联的内容中,我们除了看到作者笔下所勾勒的画面以外,还能够品读出作者对勤劳的农人们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在热情洋溢的笔调中结束,却让读者久久留在这热情洋溢的笔调中;这样的诗句,又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芒种人间晴又雨,村前村尾树交田;各位看官读完此诗后,不知你是否也同样深受感染?有请在评论区畅谈感想。
诗词相伴,提升自我,丰盈人生,且将读写进行到底;欢迎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一期精彩依旧与您相约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