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学官是唐代太学日常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太学学官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继承传统儒学文明并将其发扬光大,以造就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太学毕业生为己任。简而言之,包括太学学官在内的学官群体,是唐廷推行崇圣尊儒文教政策的中坚力量。
诚然,作为唐代官僚制度与教育制度的交汇点,学官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与重大研究价值。因此,本章拟从职望、选任、待遇和贡献四个视角有重点地考察唐代太学学官。
太学学官作为国家公务员,在唐代国家职官体系中享有相应的职望。所谓“职望”,其内涵可在两个层面具体化,即职责与名望。
太学博士是太学最重要的学官,即教学人员,其职责相当明确,“掌教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之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之业,每经各百人。”也就是负责分班教育太学生,传授《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等所谓“五经”。
太学助教的职责与国子助教类似,“掌佐博士,分经以教授焉”,也就是协助太学博士分班教授太学生五经课程。职此之故,我们可以说,在太学中,博士是教学的主导者,助教处于协助者与陪衬者地位。
如此看来,无论是从名称还是地位来看,太学助教与现代大学里的“助理教授”一职,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性。
除此之外,太学中还存在一批教学服务人员。严格来说,他们并不是学官,而是负责太学日常教务管理的吏职,即流外官。这些教学服务人员主要有典学和掌固两大类。典学只存在国子监下辖诸学馆中,而掌固广泛分布于中央政府各部门中。
在国子学中,典学的职责是“掌抄录课业”,也就是负责抄写和眷录国子学生的习作。依此类推,在太学中供职的典学,想必也是负责抄写和眷录太学生习作的教辅人员。不过,典学只有四人,却要负责抄录五百名太学生的习作,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显而易见,典学从事的是一份繁重而枯燥的工作。在尚书都省中,掌固负责“检校省门户仓库厅事陈设之事也”。依此类推,在太学中供职的掌固从事的也应是“仓库厅事陈设之事”,具体来说,也就是负责太学馆中的仓库管理与厅事铺设。
不过,有学者认为太学中并不存在独立的仓库,国子监下辖诸学馆共同拥有一个仓库,该仓库由国子监直辖的掌固负责,与太学及其他学馆中的掌固无涉。如此说来,太学掌固的具体职责只剩下太学的厅事铺设,即太学中与教学相关设施的日常管理。
南朝梁太学博士编制为八人,品秩为“二班”,相当于九品。南朝陈太学博士编制沿袭梁朝,将其品秩提高至八品。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以后,太学博士的编制情况因史料阙如,不得而知,其品秩则为“从第七品下”。
北齐的太学博士编制为十人,品秩为“从七品下”。后周亦置太学博士下大夫六人,品秩为正四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之前,太学博士编制为五人,品秩为从五品;大业三年之后,其编制降为二人,品秩亦降为从六品。唐朝建立后,将太学博士编制提高至三人,品秩亦提高至“正六品上”。
唐后期,太学博士编制进一步增长至六人,品秩保持不变。赵家骥等人认为太学博士编制变动的时间应当在玄宗天宝以后。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前朝,唐代太学博士的品秩提高了1-3品、4-12阶。
唐代太学博士品秩的提高,也相应提高了其在唐朝官僚体系中享有的名望。如所周知,唐代中央政府职官分为两大类:台省官与卿监官。太学博士隶属于具体负责国家高等教育的国子监,因此属于卿监官。
一般来说,卿监官的名望不如同品秩的台省官。因此,从制度上来讲,唐代太学博士的名望并非很高。但是从实际政治生活来看,又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在唐代职事官中还有另一套分类体系,即“清”“浊”官之分。
“清官”是士人阶层心目中比较高尚的官职,那些须用脑、用心,而不是用手的职务。“清官”是唐代士人阶层心目中的理想职位,更是其追捧的对象。唐代清官群体的构成主要有以下七大系统:东宫属官、十六卫府兵系统属官、三省属官、秘书省属官、太常寺属官、御史台属官和国子监属官。
显然,太学博士身处清官之列。不仅如此,太学博士还属于赖瑞和先生所谓“士人所任的清流士职”,其名望亦相应提高,获得了与尚书诸司员外郎、侍御史及两省史官等大致同一层次的政治身份与地位,成功跻身中层文官行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唐代太学博士的名望并非一直较高,前后期相差悬殊。如前所述,儒学在建立和稳定统治秩序方面的政治与思想效用,受到唐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朝野上下的大力倡导、通力合作下,崇圣尊儒的文教政策得以确立和施行,尊崇儒学的社会风气席卷全国。
政府的大力倡导,名儒的积极响应,帮助中央官学汇集了一批知名学者,提升了学官的学术威望与政治地位。
相应地,太学博士的名望也得到提高。纵观唐前期,太学博士一职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学生的敬重与社会的赞许。安史之乱后,随着国力的下降、国家政治课题的转移、中央财政的吃紧、进士科的崛起与社会风气的转变,官学教育大幅衰败,太学博士的名望亦远不如前。晚唐时期,太学博士甚至已沦为闲职,其名望跌至谷底。
太学助教自北魏迁洛以来,亦经历了与太学博士相类似的编制与品秩演变过程。囿于史料,北魏孝文帝迁洛以后太学助教编制的具体情况,我们今日很难探知,其品秩则为第八品中。北齐太学助教的编制为20人,远较南北朝后期诸政权为多,其品秩则更低,仅为从第九品下。
这种现象表明北齐在大幅扩张太学助教编制的同时,亦响应降低了其品秩,以实现编制与品秩的动态平衡。北周太学助教上士的编制为六人,品秩为正三命。南朝梁陈似无太学助教之职。
隋朝初年,太学助教的编制在北周基础上缩减了一人,品秩为正九品上,与北周基本保持一致,相比北齐则提高了两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以后,太学助教的编制进一步缩减至两人,品秩不见变动,应仍为正九品上。
唐朝建立后,太学助教的编制提升为三人,品秩提高至从七品上。“中唐以后,其编制进一步扩增为六人。相比前朝,唐代太学助教的品秩,提高了1-2品、2-9阶。
唐代太学助教品秩的提高,同样抬升了其名望。一如太学博士,太学助教也身处唐代清官之列。置身于“士人所任的清流士职”,太学助教获得了与两省谏官、殿中侍御史及太常博士等大致同一层次的政治身份与地位,成功跻身中层文官行列。
太学助教在有唐一代的名望也存在前期与后期的巨大落差,一如太学博士。由于二者在兴衰背景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详情可参看前文,此处不拟赘述。
除了博士与助教以外,太学还有典学四人、掌固五人等教学服务人员。如前所述,典学和掌固是吏职,属于流外官,无品秩。如此说来,典学和掌固基本上并不具备所谓“名望”。即使勉强具备,那也是相当低下的。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