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你还记得《东方时空》吗?这是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节目,它以新颖的形式、生动的内容、深刻的分析,为无数观众带来了新闻的快乐和智慧。它也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先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视人和观众。
本文就是要带你一起回顾《东方时空》节目的创办历史,探究它的发展变化,分析它的终止原因,评价它的价值和意义,以期对中国电视新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东方红,太阳出《东方时空》节目的创办,要追溯到1992年之前。
当时,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刚刚从外国访问回来,到了台里,他就提出了把中央电视台建成“世界一流大台”和“新闻立台”的口号。
他认为,过去的电视台主要被视为娱乐工具,主要播放电影、转播舞台剧和话剧。新闻内容也局限于简短的新闻简报,缺乏时效性和深度报道。他怀抱着一个远大的愿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电视新闻节目。
他的梦想是创造出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节目,一个能够真实反映社会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节目,一个能够引导并激发公众思考和讨论的节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委派了两位副台长孙玉胜和李东生牵头,组建了一个由7个年轻人组成的新闻改革策划班子,其中包括董嘉耀和崔永元等后来成为知名主持人的人才。播出时间定在1993年3月1日,准备时间三个月。
时间紧迫,台里对他们的要求是“包装旧节目”。总编室有很多现成的资料,拿来稍微一弄,变成早间节目,操作简单,节省成本,还能保证日播。
但是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却不想浪费这样好的机会,他们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筹备,拿出了一个新的新闻节目的策划方案。
新节目实行采取承包制,栏目运作的经费全部来自栏目内5分钟的广告收入。播放的内容也不再是和之前随便包装包装旧节目了,而是将一档节目的60分钟,分为两大块,这个节目的时长为60分钟,前20分钟是新闻,后40分钟分为四个子栏目,分别是《太阳之子》、《太阳家庭热线》、《新太阳金曲榜》、《太阳扫描》。
这些子栏目广泛涵盖了人物特写、生活点滴、音乐韵律、社会议题等多个方面,旨在展现时代的多彩风貌和人们的真实故事,同时聚焦热点事件,提供深入的关注和评论。
节目的策划人分别是时间、梁晓涛、王坚平、童宁,他们都是中央电视台的新秀,凭借着敏锐的触角和创新的思维,为《东方时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随着形式的创新,节目采用了演播室和外景相结合的方式,摒弃了单调的播报形式,主持人不再只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拥有话语权的评论者,能够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展现现场真实感的采访,以及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这种全新的节目形式能让观众感受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享受。
大概的策划按确定下来了,还有就是节目的名称叫什么,孙与胜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段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就是大手一挥,就把节目的名称拟叫“新太阳60分钟”;还有20多个备选栏目名称,包括“太阳之子”,皆与太阳有关。
这个方案得到了杨伟光的认可和支持,他决定让这个节目在1993年5月1日早上7点开播,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早间节目。
但是节目的名称不能叫新太阳,太敏感了,难不成还有一个旧太阳,于是改了个名,叫做《东方时空》。他说:“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正好符合这个名称的‘东方’;‘时’就是时间,有一种历史感;‘空’则是无限的空间,有气势。”
就这样,《东方时空》节目正式诞生了。这个节目在开播的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它以精致的片头、新颖的结构、生动的内容、深刻的分析,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赞誉。它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让中国人早起洗漱时的伴奏从广播体操变成了《东方晨曲》。
《东方时空》的辉煌《东方时空》节目的内容,不仅涵盖了时事新闻,还包括了人文、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它展现了中国电视的创新和变化,也吸引了中国人早上收看电视的兴趣。
那时候,北京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吃泡面,打面的,看东方时空。
不少观众都说,看《东方时空》,就像从南方的早市上买回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一捆鲜嫩的蔬菜,就是一个舒畅。
而这个节目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也少不了幕后台前的人们。最初加入《东方时空》的年轻人,都是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不顾户口、职称、待遇等问题,毅然来到北京,开始了一种集体化的生活。
他们最开始连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都很艰苦。
记者们经常要通宵工作,有时候只能睡在走廊上。地下室的机房里,灯火通明,与早晨的阳光相映成辉。
这就是这群理想主义者在创业之初的生活和工作的写照。
1994年,一场大雨将《东方之子》的地下室宿舍淹没了。
“宿舍淹了没关系,机房不能淹,机房淹了就完了。”
在那个关键时刻,住在那里的白岩松、张朝夕迅速行动起来,拿起衣服、沙袋,把水堵在宿舍门口,捍卫了机房的安全。
《东方时空》的节目风格之大胆,使它成为了电视界的一面旗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怀有理想的青年。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投身到这场激情的火焰中,创造了《东方时空》的传奇故事。
这不仅是一个节目的成功,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勇于面对挑战,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这股澎湃的热情和奋斗精神,成为了《东方时空》的灵魂,也成就了它在电视界的卓越地位。
落幕《东方时空》节目的创办和发展,无疑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一个奇迹。它为中国电视新闻树立了一个高标准,为中国电视新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中国电视新闻提供了一种模式和方法。它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时代、关注社会、参与讨论的平台,为公共舆论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个曾经辉煌的节目,却在2009年的改版后渐渐我们分离了。这是为什么呢?它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它又面临了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呢?
新媒体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到来,新媒体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多样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相比之下,电视新闻显得更加单一、滞后、被动、刻板,难以吸引和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东方时空》节目的收视率也随之下降,从最高的17.5%跌至个位数,甚至不足1%。
内容的质量。《东方时空》节目的内容,一直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佼佼者。它以新颖的形式、生动的内容、深刻的分析,为无数观众带来了新闻的快乐和智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目的内容质量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一些观众反映,节目的内容过于平淡、乏味、重复,缺乏新意和亮点,难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节目的形式也过于刻板、僵化、单调,缺乏创新和变化,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耳朵。节目的分析也过于肤浅、敷衍、官方,缺乏深度和角度,难以展现观众的视野和观点。
竞争的压力。《东方时空》节目的创办,打破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单一模式,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多元化发展。在《东方时空》节目的影响和启发下,各地的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电视新闻市场。这些电视新闻节目,有的以地域优势,贴近观众的生活和需求;有的以资源优势,汇集各方的信息和声音;有的以创新优势,突破传统的框架和规范。这些电视新闻节目,不仅与《东方时空》节目形成了竞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东方时空》节目,抢占了观众的市场和心理。
创新的不足。《东方时空》节目的创办,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一个创新。它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敢于领先,为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和一种新的可能。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节目的创新也遇到了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节目的创新受到了制度的制约和约束,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难以适应观众的变化和期待,难以应对竞争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节目的创新缺乏了动力和源泉,难以保持节目的活力和影响力,难以提升节目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展现节目的特色和风格。
自从首播以来,《东方时空》凭借精致的片头、新颖的结构、生动的纪实采访、深刻的热门话题,以及主持人亲切的口吻和活泼的传播方式,迅速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当时,所有的新闻节目都遵循传统的新闻模式,而《东方时空》的推出使得我国首次拥有了一档杂志型新闻节目。它创设了“百姓故事”、“时空调查”、“东方之子”、“电影传奇”、“高端访问”等清晰的版块,其中“百姓故事”更是以生动的方式叙述百姓生活,给观众带来亲切可感的体验,仿佛身边的人走到了镜头前。
然而,遗憾的是,如今节目进行了改版,不再有清晰的版块划分,内容也更偏向时政和深度报道。许多观众都认为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风格和特点,不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