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报德像碑,佛教摩崖书法。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刻。楷书,30行,每行41字。李清撰,燕州释仙书。字体楷中带隶,善用方笔。王旭《金石萃编》说:“(此碑)书法高深,为北朝杰作。”碑位于山西平定州西40里石门口长国寺前摩崖。有明末清初十四行拓本,李文田收藏。还有清乾、嘉时期吴行拓本。
释仙——北朝北齐高僧,文宣帝时人,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南北朝碑,书人名者,略可指数,今钩考者,凡得十六人,其中正书各成一体者,列为十家。释仙为其中之一。”并曰:“雅朴莫如释仙。”
释仙书法既有北魏北齐的时代特征,又有其僧侣生活的一面,作为一代高僧,佛学的造诣必然在书法中自然流露,他的字总体给人以静穆肃雅,但时而不乏灵感之笔,看似随意一笔,实则匠心独具。其书法有法而不为法拘,常常任性所为,字字意别,不按固定套路出牌,恰恰给人意外惊喜。他的结字能力已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完全没有既定的模式限制,常常是可长可短,可斜可正,释仙的书写状态是自由的、轻松的,已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通篇千余字一以贯之,浑然一体。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施蛰存在《北山谈艺录》里有这样一段话:“很奇怪,一到北齐,书法就出现变化。北齐字体与北魏有大不同,可以说是用魏隶的方笔来写楷书,但是还保存一些汉隶的方法。我以为北魏的书法是庄重古朴,北齐的书法则为妩媚秀逸。”北齐时期成熟的字体逐渐取代了魏碑书体,呈现一种端整秀雅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