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0岁上大学,13岁硕士,16岁博士,29岁为何躺平在家“啃老”?

历史睿眼观 2024-05-10 05:18:43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是现实版的“伤仲永”,智商140+,13岁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硕士生,16岁继续读博深造,却在29岁那年选择了躺平,生活靠父母接济。

有人评论说,张炘炀的人生四次被拖后腿,如果不是这些因素,他也不至于落魄至此。

那么,天才神童一步步走到这般结局,到底是被拖后腿还是另有隐情?

跌落神坛的神童

“我父母过两三个月就会给我打一万块钱,我现在没有固定工资,接一个项目才能赚一点钱。”

2023年,曾经的天才少年张炘炀出现在镜头前,失去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啃老族”的坦然。

这个16岁攻读博士的天才儿童,花了整整7年才读完博士。25岁博士毕业后,张炘炀并没有按照预期,走向人生的巅峰,反而走起了人生的下坡路。

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张炘炀曾经按部就班工作,在宁夏师范学院当外聘教授。在宁夏师范,张炘炀每个月有5000元的工资,还有5000元的额外补贴。

吃住都在学校里,张炘炀的工资可以说不用当做其他开销,在世俗的眼光中,这已经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了。

但就是这份好工作,张炘炀也没有干多久。2021年,张炘炀又从宁夏师范辞职,打算寻找新的出路。

不过,张炘炀辞职后并没有急着投简历,而是先租了个房子安顿下来。后来听说朋友做项目赚了钱,张炘炀又立马加入其中,和朋友合伙做起了项目。

但项目没做多久,又以失败收场,好在做老师的时候攒下了几万块钱,支撑了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只是这些钱也有用完的一天,最后张炘炀只能伸手跟父母要钱,踏踏实实当起了“啃老族”。

对于自己的人生,他似乎没有继续再往下规划,反而表示:“无业一身轻,我一辈子都可以不工作,我可以靠我的父母和我的祖辈积累下的财产,虽然现在剩下的不多了,但至少我们家是辉煌过。”

至于要不要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张炘炀没有这个想法,却也丝毫不觉自己啃老有什么不妥,毕竟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父母欠他的。

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张炘炀会认为“父母欠了他”呢?

三次被扑灭的青烟

有人曾这么评价张炘炀的人生:祖坟冒了四次青烟,都被家长给扑灭了。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纵观张炘炀的人生,父母的影响确实很大。当他小学刚刚展露天赋时,父亲就敏锐发觉了儿子的特别之处。

张家祖坟冒出的第一次“青烟”,是在张炘炀高考的时候。那时张炘炀只有10岁,就以505分的成绩,超过了当年的二本线50分。

要知道,很多人按部就班学了18年,都不一定能考到500分,而张炘炀的分数无疑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而且,他的年龄还小,如果再复读个一年两年,考上清华或北大这些高等院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炘炀的父母也很开心,但他们并没有继续让张炘炀复读,而是直接给他填了志愿,被录取到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一念之差,学历起点就不同了。

不过,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了张炘炀后,也像是得了个宝贝,对张炘炀非常看重,并派出了资深的导师,专门辅导张炘炀的学习。

而张炘炀也不负众望,大学期间门门课目都以高分通过考试,不到3年时间,就满足了本科毕业的条件。

当张炘炀拿到北京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年龄才不过13岁,和他一样年纪的同龄人,很多人都还在读初中。

这是张家祖坟冒的第二次青烟,很快,第三次青烟冒了出来。

张炘炀的导师非常看重他的能力,于是为他争取了一个到德国留学的机会。众所周知,德国留学入学容易毕业难,但也是含金量相当高的。

能争取到在德国留学的机会,出去再回来就是数学届的学术大牛了,而且张炘炀并不需要考虑资金问题,因为张家出得起钱。

但当张炘炀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却被父母泼了一盆冷水,他们的回答是:“不能去。”

13岁的张炘炀很疑惑,为什么父母要阻挡自己的前程?张炘炀的导师也很纳闷,于是便到张家找张炘炀的父亲谈话。

但任由导师好说歹说,张炘炀的父亲都是一口一个“不同意“,至于原因,他不愿意多说,最后只搪塞了一句:"万一去了不回来了怎么办?我可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无奈之下,张炘炀只能留在国内读研,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学业的追求。他的表现依旧优秀,但与此同时,张炘炀的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宽阔。

就在读研期间,张炘炀发现了个新的机会,可以说,这是张家祖坟冒出的第四次青烟,也是最后一次青烟。

希望破灭自我沉沦

“爸,妈,你们不买北京的房,我就不写毕业论文了。”

张炘炀原本想和父母商量,在北京买一套房,当时的房价还不算高,200万完全能买到,而且他父母也有能力。

当时的北京发展得很快,张炘炀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买,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如果他买了房,毕业后又留在北京的单位,拿了北京的户口,从此他的人生就走上了新的阶段。

因此,张炘炀竭力跟父母说明,一定要买房的理由。但十几岁的张炘炀,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孩子说的话哪里算数,这不是摆明了拿200万去打水漂?

于是,张炘炀和父母爆发了一次争吵,争吵中张炘炀下了“最后通牒”:不买房他就不写毕业论文,也不会继续读博深造。

听到儿子说这种话,张父张母也无可奈何,很快就拿来了一本房产证,让儿子安心念书写论文。

就这样,张炘炀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可当他考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博士后,才得知父母竟然是骗他的!

为了让他好好学习,张家父母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先假装租一个房子,哄骗张炘炀好好学习。

得知真相的张炘炀,彻底陷入了绝望,人生中四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都被父母亲手掐断。从此以后,张炘炀不再专注于学业,而是进入了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

如今,张炘炀不再执着于房子,但同时,他也没有车子、票子,他说:"四海为家,哪里都挺好的。唯一遗憾的,是当初那篇论文没有好好完成。”

很多人说,张炘炀就是现实版的“伤仲永”,一手好牌却打了个稀巴烂,为他感到惋惜。不过人生还很长,无论未来是继续躺平还是重新起飞,张炘炀还有很多机会。

遗憾当然有,但这也告诉我们,作为家长,比起规划孩子的生活,教会孩子如何分析利弊、学会担当更重要,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

0 阅读:32

历史睿眼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