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端午文博游就来呈贡逛一逛

都市时报 2024-06-10 10:00:26

为丰富广大市民端午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昆明市呈贡区各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单位(呈贡文庙、冰心默庐、大古城魁阁、张天虚故居)端午节期间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6月8日—10日9:00—12:00,13:00—17:00。

呈贡文庙

呈贡文庙位于呈贡区龙城街道办事处城内社区居委会东门街,坐北向南。现存建筑由南向北中轴线布局,有泮池、棂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占地8.34亩。

呈贡文庙原址在伽宗城(今古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弘治五年(1492年)迁建县城北门街,万历四十三年(1615)迁建于现址,屡经兵燹损毁,经清代历次重修和增建,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壮观,古柏参天,环境清幽,是明清时期呈贡县各级官员、老百姓祭祀崇奉孔子的殿宇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呈贡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

冰心默庐

“冰心默庐”原名“华氏墓庐”,为呈贡斗南村华氏民国时期守坟祭祀先辈使用的祠堂。抗战时期,为避敌机轰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一家随西南联大辗转南迁至昆明呈贡。1938年至1940年居住于此,冰心应邀义务任教呈贡中学,题写了“谨信弘毅”的校训,为《呈贡县立中学校歌》作词。冰心陶醉于默庐的自然美景之中,她取“墓”的谐音字“默”,创作《默庐试笔》赞美呈贡的风光景物,以对自然和对学子的爱来抚慰自己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这时,西南联大梅贻琦、罗常培、郑天翔、杨振声及居住呈贡的费孝通、陈达、戴世光、沈从文、孙福熙等文化名人都是“默庐”的常客。默庐成为“谈笑有鸿儒”的地方。

民进中央公布了第二批14家全国会史教育基地名单,“冰心默庐”成功入选,这是云南省唯一被民进中央认定的民进全国会史教育基地。

张天虚故居

张天虚故居位于呈贡区龙街中段,建于1890年,2008年修缮。坐东向西,占地193平方米。为四合院二层楼民居建筑,前三间临街为铺面。张天虚于1911年12月8日诞生于此。

张天虚(1911—1941),原名张鹤,呈贡龙街人,中国共产党员,著名“左联”作家,著有《铁轮》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曾在日本亲理挚友聂耳善后,主编《聂耳纪念集》,携其骨灰回国。抗战时期,赴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战地演出。1938年随六十军参加台儿庄等战役,1939年赴缅甸仰光,担任《中国新报》,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赞:“西南二士,聂耳天虚。”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古城魁阁

魁阁位于大古城(旧称伽宗城)中部,坐北朝南,为三重檐四角攒尖土木结构琉璃瓦屋面建筑,高13.4米,屋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头盔,整体造型在云南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古建艺术价值。

1938年到1946年,魁阁曾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主持云南大学社会系研究室工作的地方。他与陶云逵、张之毅等一批学者在此一道深入呈贡、禄丰、易门、玉溪、大理等社区进行调查,探索和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及设计战后中国的重建,取得了“魁阁小小,成绩多多”的丰硕研究成果达60余部(篇)。其中,以费老1943年赴美讲学翻译改写的《乡土中国》和《云南三村》尤为显著。

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观游玩,参观时请保管好私人物品,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管理等。

来源:“呈贡文博”微信公众号

编辑:姜蕾

审核:祝小涵

终审:彭德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