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乃 “由隋入唐” 的书法家,是智永的 “关门弟子”,继承了正统的魏晋笔法。唐太宗痴迷 “王书”,重用虞世南,经常与他探讨书法,并拜其为师。虞世南被赞为 “五绝名臣”,其忠谠、友悌、博文、词藻、书翰皆为人称道,之后还被选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之一。他离世后,唐太宗伤心不已,直言 “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足见其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
虞世南的书法源自魏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他师承王羲之七世孙智永,虞世南充分掌握了“二王”笔意,将其融会贯通,并与唐代文化气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虞世南楷书的特点是笔画圆润,体势端正,内含刚柔,外显温润。这种风格不同于欧阳询的险峻刚劲,更多的是一种内敛含蓄的美感,展现出书法中的平和与稳重。
虞世南不仅继承了魏晋书法的雅致灵动,还为盛唐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的书法表现出内在的力量与意韵,是艺术风格与哲学思想的完美结合。
虞世南写的此作《演连珠》在气质上超越了“楷圣”欧阳询,字字严谨,线条圆润,笔画藏锋显劲,体现出他对书法细节的极致掌控。
这件楷书作品共384字,看似温润平和,但其中的每一笔画都蕴含了丰富的变化,尤其是他的藏锋技法展现出一种含而不露的力量感。比如“则”字的竖画,表面平直,实则笔法精妙,通过中锋运笔,线条内敛而有力,这种处理方式既显含蓄又不失力度,突显了虞世南的书法风格。
虞世南的书法讲究的是“外柔内刚”,表面温和,内在却蕴含了刚劲之力,这种风格与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道”相得益彰。
他的书法讲究“中和”,强调笔法的平衡与节制,反对过于张扬的风格,追求每一笔都能体现内在的力量与韵律。唐太宗李世民对虞世南的书法推崇备至,曾称其为“无与论书者”,不仅因为虞世南在书法上造诣极高,更因为他的书法中体现了儒家的风度与君子之风。
欧阳询的楷书以刚劲挺拔、险峻多变为特点,转折处笔笔见锋,富有视觉冲击力。欧阳询的楷书追求的是外在的张力,强调的是用笔的力量感,而虞世南则更多地追求笔画的含蓄与内在的力量。
欧阳询的书法虽独具风格,但其笔法较为刚猛,易于初学者理解与掌握;而虞世南的书法则需细细揣摩,其笔画中蕴含的韧性和力量更适合那些追求内在精神与韵味的书法爱好者。
正如《宣和书谱》所言:“虞则内含刚柔,君子藏器,以虞为优”,虞世南的书法不仅在技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在思想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虞世南在书法中注入了儒家的“中和”之美,追求笔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这种“中和”理念不仅体现在《演连珠》这样的楷书作品中,也贯穿于他书法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这种“中和”之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外圆内方”思想相呼应,展现了虞世南在书法之外的哲学修养。
确实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