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从扫地这些小家务看成年人的时间为何比孩子要快?

历史快递客 2023-12-04 11:59:07

可能很多中年以上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就流淌完了10年、20年,而自己小时候明明能够感觉到时间流逝的印迹,每天都能烙下快乐或者痛苦的回忆,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能够感觉到的。

对此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高大一点的是说可能和相对论有关系,因为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需要有参照物才能量化,而成年人的参照物比孩子的快,所以成年人的时间从物理层面上来说真的是比孩子们快。

也有老百姓通俗易懂的民间说法:现在日子好过了,每天一睁眼就是享受生活,完全不用考虑衣食问题,所以日子过的飞快,而我们小时候,天天忍饥挨饿,需要盘算着手指头过日子,当然慢了。

这东西当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具体怎么回事,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谁也给不出精准的答案。不过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活跃,而且每天都在接触、接收新鲜事物,大脑的思考肯定要比成年人多,所以时间的印迹肯定会更明显一点。

不过,我却从最近的一次扫地中悟出了另一个可能的因素。那天吃过午饭,我看到厨房的垃圾桶边上有点脏,就去拿扫帚扫,由于沾了点油,怎么也扫不掉,于是就用拖把拖;拖完地后,再用扫把清理残迹;然后又把拖把洗刷干净,再拖一遍,最后再清洗拖把。我原以为,扫个垃圾1分钟足够了,可实际上前后花了10多分钟。

而孩子呢,碗一丢掉就去打游戏去了,估计已经干了一局了。这也体现出了孩子时间利用上的高效性:他要干什么,就直接去干就是了,没有事情牵扯,有1分钟就干1分钟,有10分钟就干10分钟,有1个小时就干1个小时,时间被充分利用,自然会体会到时间的长度。

而成年人呢?时间就这样消费在散碎的事情中,收碗2分钟、扫地10分钟、擦桌子2分钟……在各种各样地无休止的日常琐事中,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的小碎片,在一件件、一桩桩毫无新鲜的重复事件中被消耗掉了,大脑也麻木了,几乎没有应答反应,所以时间自然就短了。

每次读史时,总感叹于那些英雄人物能够在短短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内创造出如此之多的丰功伟绩,其实也有这种原因在内。他们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都由庞大的服务人群负责,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全部聚集于干大事上,有效时间比我们多太多了!

据说,居里夫人小的时候不会做任何家务,长大了也不会做,因为她的父亲立志要将她培养成大人物,“家务不是她应该来做的!”不过,普通人家谁能有这样的底气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越过越快的感觉呢?

0 阅读:71

历史快递客

简介:专注军事、历史类写作,历史需要思辨,分享是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