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人口保卫战

浩宇说趣事 2024-06-06 09:32:40

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终是拼人口。

2023年,宜宾的GDP3806亿,南充GDP2734亿,宜宾足足领先南充1072亿,显然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

但南充却是三线城市,宜宾只能屈居在四线城市之列。

南充赢在人口。

有人就有生产力、购买力、创造力,推动城市的繁荣和活力,有人就有一切。

所以,一二线城市一边发展经济,一边抢人。

这让三四线城市有很大的压力。

三四线城市反虹吸,首先就是要打好人口保卫战。

2023年,绵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65万,2022年是162.5万,一年净增2.5万。

2023年,绵阳城镇常住人口275.07万,2022年是265.91万,一年净增9.16万。

2023年,绵阳辖区常住人口491.10万,2022年是489.80万,一年净增1.30万。

绵阳是四川省唯一一个中心城区人口、城镇常住人口和辖区人口全面净增长的地级市,全面阻止强省会对周边地区的人口虹吸,非常不简单。

再追溯到16年前,绵阳更不简单。

2007年,绵阳打造三江会客厅,绵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是70万左右,锁定的目标是在2022年发展到118万。

截屏2007年绵阳三江会客厅规划

当时都认为绵阳市委市政府是在吹壳子,到现在来看,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经翻了近2.5倍。

那时,绵阳辖区人口常住人口是450万左右,16年后净增41万!

那个时候,绵阳人都到哪里去了?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除了广东,还有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到新疆摘棉花、西藏搞建筑的民工潮中,都不乏有绵阳人。

绵阳,决不能充当留守城市,绵阳的农村,决不能成为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大本营。

绵阳的人口保卫战,悄然打响。

1靠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人

在绵阳人口保卫战上,教育无疑抢了头功。

从2000年起,绵阳高考就开启了领先全省之路,到目前已经持续了24年。

高考的成功,得益于小学、初中输送的优质生源。绵阳是四川最早构建起K12一体化全面优质教育体系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到绵阳来买房就业。

2靠越来越强大的产业留住人

产兴城旺,没有产业,人口就会流失,就会是一座空城。

从1985年建市以来,绵阳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缓慢,跟产业命系长虹有关。

十三·五以来,绵阳先后引进京东方、惠科两大百亿巨头,对绵阳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虎眼曾用“居功至伟”来形容。

京东方和惠科,不仅改变了绵阳工业长期命系长虹的尴尬,同时对产业的凝聚,产业链的建立建全起到了支撑作用,而且一举改变了绵阳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的被动局面。

家门口能挣钱,谁愿意背井离乡嘛!人口的回流开始加速,刺激绵阳三产的向好向美发展。

所有的产业,二产灵魂、是引擎,是全局的关键。所以,绵阳每招引一个制造业项目,全城都为之振奋不已。

3靠人才兴市招引人

产业做强了,不仅能让在外地的绵阳人回流,同时也会招引大量的人才到绵阳来共襄盛举。

目前,绵阳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9万,人才资源总量超80万。

4靠一流的营商环境黏上人

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对企业“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让群众办事“只需跑一趟”,同时从市级到各区县园区的政务服务中心,老百姓感到“如沐春风”。

近两年来,绵阳确实做到了。

平心而论,绵阳整体的营商环境,绝对是全省领先,西部一流,在涪城区,其实已经丝毫不逊沿海发达地区。

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让企业愿意来,来了就能发展好;老百姓愿意到哪里工作、生活和培育子女,营商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5靠优美的宜居环境争夺人

曾经“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是绵阳的宜居名片,“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是绵阳奋斗的方向。

如今,绵阳对宜居环境的革新升级有两大显著特点——

一是城市更新,梯次改造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二是高歌猛进地掀起公园大会战,将荒山建公园、臭水滩变公园、干河滩改造生态长廊、街道转角成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公园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公园。

据不完全统计,绵阳已建成和在建、拟建的规上公园面积约36平方公里,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住在城里,还是住在公园里。

一座坐在家里都可以深呼吸,可以感受到鲜氧在款款流动之城,每天早上被梦想和窗前啾啾的小鸟唤醒之城,一座人均寿命居全国前列之城,何人不向往?

同时,人口保卫战还做大做美了绵阳中心城区。2007年,绵阳中心城区建设的奋斗目标是116平方公里,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96平方公里,正努力向2035年建成“双300”国家I型大城市奋进。

6靠持续掀起交通大会战方便人

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无法改变,但区位优势可以通过不懈努力得到改变。

从十三·五到现在,绵阳持续掀起交通大会战、交通攻坚大会战。

横贯东西的绵遂内铁路即将全面动工建设,与宝成铁路、西成客专、川青铁路形成“十”字型铁路骨架。

已建成绵阳绕城南环线、成绵、绵广、绵遂、成绵复线、成巴、绵西、德遂、广平、G5成绵扩容绵阳段、绵苍、九绵高速将在今年实现全线通车。

从铁路到高速建设,双城经济圈三大大核心城市成渝绵“金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即将全面形成。

绵阳,作为四川航空次枢纽城市,南郊机场已开通航线55条、通航城市41个,年旅客吞吐量居四川省前列;四川省民族地区首个A1类通用机场—北川永昌机场建成投用。

在内部交通上,东西第二干道、科技城大道、创业大道南延西延线等城市大动脉的修建,不仅让绵阳内畅外通的交通格局持续形成,同时也打通了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和拓展版图。

在新一轮区域交通争夺战中,如果绵阳进一步前瞻谋划和取天府大道北延线直通绵阳,成都到德阳的地铁延伸到绵阳,新建或改造西成客专时速达300公里以上,及早开工千万级新机场建设……

那么绵阳,对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吸引,还会空前提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也会如愿建成。

0 阅读:0

浩宇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