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旧称潮州人,全球约有4500万潮汕人。
据不完全统计,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1500万人,约占海外华侨华人的1/3,是华人华侨中占比最大的,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①,其中潮汕籍香港同胞约150万人,台湾人口中潮汕籍约100多万。
由此可见,潮汕人足迹遍布全世界,这与潮汕地区的地理和历史息息相关。
地理概念上的潮汕地区主要包含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地处珠三角和台湾岛的中间连接点上,距离两地都是300多公里,是潮汕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东南面朝大海,相比翻山越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喜欢征服大海,相比去粤东北和粤西,潮汕先民更愿意通过大海与闽南人相交集。
东南方向的大海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未来,背后的大山则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这些大山孕育的河流世世代代滋养着潮汕土地。
潮汕地区主要河流有黄冈河、韩江(干流梅江)、榕江、龙江等,它们源头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注入大海。
这片土地经过河流长年累月的冲刷,在下游形成了一条条狭窄绵长的沿海冲积平原,比如黄冈河下游的黄冈河平原,榕江下游的榕江平原,韩江下游的三角洲。
这些块状的小平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潮汕人世代在此繁衍生息。
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得潮汕人的文化习俗与西面的广府粤语相差很大,更接近北面同是块状小平原的闽南地区。
喜欢征服大海的潮汕先民遍布世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历史原因。
早期国人移居海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朝代更迭,逃难国外;另一个是从事海上贸易,久居异地未回。
潮州人移居海外最早要追溯到南宋末年。
南宋末年,宋朝兵败撤退至潮汕,潮汕人纷纷拿起武器抗击元军,终究不敌,失败之后,许多遗民出洋,寓居海外。
到了明朝鼎盛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部分潮汕人通过海上贸易移居海外。明末清初,反清复明失败后,参与其中的潮汕人纷纷逃亡海外。
康熙时期,海禁渐开,大批潮汕人出海做生意。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中原大地战火不断、农村经济惨烈、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潮汕人几经移民,形成了几次移民高潮,流失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光从潮汕走出去的博士,在民国时期就达到了300多人。
这几次的移民潮奠定了现在海外潮汕人的基础。
肥沃的潮汕地区三面背山,东南临海,海洋和海外世界是潮汕人唯一开拓的方向,由此形成了他们向外开拓的精神,也形成了潮汕人低调务实、刻苦耐劳、冒险进取的潮商文化性格。
同时也在潮汕人的经商风格中养成了倚重地缘、血缘的习惯,打上了海洋经济和自由商业贸易的烙印,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潮商商人。
①的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政协办公厅官网《关于由汕头市承办第十六届省运会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