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石与“芯片”,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生猪产业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种源的安全与自给自足更是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期,关于“我国种猪依赖进口,地方猪种面临灭绝风险”的舆论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为探明真相,记者特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教授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深入解析我国生猪种源供给的现状与未来。
生猪产业: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坚实步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其生猪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50年的年出栏量6000万头,到如今突破7亿头的惊人数字,不仅见证了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充分满足了国民对猪肉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成就的背后,是生猪种源不断优化与选育的坚实支撑。
瘦肉型猪种: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化创新
当前,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三大瘦肉型品种以其高效、低耗、高瘦肉率的特点,成为了全球生猪养殖的主流选择。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引入这些品种,并成功实施了本土化选育战略。特别是自2009年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启动以来,通过系统选育与自主创新,我国已能够稳定供给接近90%生猪市场的种源,且这些品种在繁育过程中融入了我国地方猪种的优秀基因,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版”瘦肉型猪种。
种猪进口:战略补充而非依赖
针对种猪进口现象,黄路生院士强调,瘦肉型猪品种的选育是全球性的合作成果,引种仅是育种策略的一环,并不等同于知识产权的缺失。我国年均进口种猪数量有限,仅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的极小部分,主要用于扩充血缘和优化性能。我国生猪种源安全完全有保障,适度引进有助于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绝非必要依赖。
地方猪种:保护与传承的双重使命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共有89个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然而,随着市场需求向瘦肉型转变,地方猪种面临生存挑战。对此,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已加大保护力度,成效显著。地方猪种虽产肉效率相对较低,但其独特的肉质优势仍能满足部分高端市场需求,成为瘦肉型猪的重要补充。
育种创新:迈向国际一流的必由之路
面对国际瘦肉型猪育种领域的激烈竞争,赵书红教授指出,提升我国生猪育种效率的关键在于持续投入,全面创新育种理论、技术和模式。通过打造航母级龙头企业,整合顶尖育种资源,实现种猪规模、技术、人才及研发投入的全面超越,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华系”种猪,最终实现我国生猪种业的全面振兴。
综上所述,中国生猪种源供给安全无虞,且正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通过持续创新与战略布局,我们有信心在全球生猪育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