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垌镇坡头村:“四支笔”绘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无双辰星 2024-04-21 20:40:36

走进中垌镇坡头村,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的乡间村道与路旁的花草、树木、菜园子相得益彰,恰逢盛花期的三角梅开得正茂,一团团、一簇簇,点缀着树梢枝头,令人赏心悦目。

中垌镇坡头村是化州市11个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之一。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和宜居宜业美和乡村建设,坡头村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高质量推进环境整治、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用好“四支笔”把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付诸实践,把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解绘进了乡村振兴的壮丽图卷中。

用好清洁之笔,环境整治添新颜

生态宜居,文明共建。坡头村紧跟中垌镇“美丽圩镇”建设步伐,通过落实党建网格第一责任人制度,全面排查问题,集中整治环境。如今,坡头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焕然一新,“垃圾不见了,污水没有了,危房得到了改造,旱厕变成了卫生厕所,屋前屋后也变得整洁有序。”坡头村的村民如是说。

通过与专业清洁公司签订垃圾收集协议,坡头村建立22个垃圾收集点,做到定点收集、集中清运,日产日清。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实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让大家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此外,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活动,评比结果会在村、组公示栏公布,在自然村微信群上通报,红榜的表扬,黑榜的批评并限期整改。据统计,目前累计已经开展38期评比,整治了320个黑点。

用好平安之笔,基层治理筑和谐

乡村微治理,构建大平安。坡头村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通过成立镇领导包村、村“两委”干部包自然村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压实责任,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其中,重点抓好“反诈”等八项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织密党建网格,坚持落实“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夜访机制,及时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为民办实事,不断完善为民代办、上门办理、帮农助农信息等服务,着实将村党支部打造成群众综合性服务中心,让村民们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用好产业之笔,富业人旺促发展

抓产业发展,促村民增收。坡头村坚持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目前,坡头村共注册家庭农场5间,品种样式多,群众收益高,其中红橙70亩,指天椒600亩,甘蔗480亩,香水柠檬130亩,无胶菠萝25亩,台湾青枣20亩,……有力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加快“坡头红橙”品牌建设,坡头村以中垌镇举办的“红橙助力乡村振兴——中垌红橙展销会”为契机,进一步强宣传、提价值,通过全面宣传推介红橙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更多“粤字号”“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同时开设电商直播间展销,让农产品“线上+线下”齐飘香。

用好文化之笔,农耕文化唤乡愁

传承农耕文化,传递乡风文明。在坡头村委会扫杆坡村的一间农耕博物馆陈列了1000多件蕴含着农耕文化的老物件,让村民们重温记忆中的美丽乡愁。

这个农耕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240平方米,馆内运用了实物、文字场景和雕塑、书画等表现手段,将犁、耙、水车、风柜、煤油灯等老物件结合人像雕塑进行陈列,重现了农村春耕秋收、五谷丰登、男耕女织和万家灯火等生活场景。一件件物品,一处处场景,全方位勾画出我国农耕文化的全景,既承载着历史,更浓缩着记忆。

村支部书记张传新说:“农耕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在高峰期间一天游客量达300多人。”借助农耕博物馆集聚人流的优势,坡头村将博物馆对面的小超市,打造为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定点超市,不断完善积分制指标体系和村规民约,引导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看到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乡村变得越来越美,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张传新感慨地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用好‘四支笔’,绘就更加幸福美好的乡村画卷!让村民群众共同见证、共同享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壮丽成果!”

0 阅读:2

无双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