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给你发微信的人,千万别回”

亦开怀说心理 2024-06-19 00:19:53

微信聊天时,哪些行为最让人反感?

-01

没有边界感,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正在睡觉时,对方一个语音电话把你惊醒;

正在开会时,对方不断给你开语音邀请,你挂断之后,对方再次开。

开车,带孩子,你在安静的环境不希望被打扰……

当这些时刻有人毫无征兆就给你开了语音电话,你会不会很烦躁,很生气?

大多数人,都讨厌这种突如其来的语音消息。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文字聊天而不是语音电话。

在社交关系里,总有一类人只顾着自己的感受。

开语音通话自己是方便了,但却忽略你的感受。

正常的交往方式是怎样的?

当你需要跟对方语音通话时,请及时询问对方是否有时间;

等对方有时间,方便的时候,再跟对方语音通话。

不经过对方的同意,就自顾自打扰对方的舒适区,这是没有边界感的社交行为。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类人,一定要保持距离;

自私的,没有共情的人,相处起来真的很累。

-02

只会问“在吗”

在网上看到一组投票:

聊天时,你最反感哪些行为?

排在前列的一个投票是:

频繁问你“在吗”,说了“在吗”之后就消失了。

某人给你发消息:“在吗”?

看到消息的瞬间,你脑海里想到了许多。

你回复对方:“在,怎么了?”

最令人气愤的是:

对方给你发完消息就消失了,几个小时以后,再次问你一句“在吗”。

如此循环往复,吊着你的情绪和胃口,却不说有什么事。

其实还有另一种烦恼:

对方说了在吗,但不说有什么事,你不确定对方有什么目的。

如果对方找你借钱呢?

如果对方向你提出为难的要求呢?

只有等对方说了下文,你才有主动权;

对方还没说,你就回答在吗,接下来的聊天就比较尴尬。

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简单越好;

有事请直说,别总是问对方在不在。

“我在不在,取决于你要跟我谈什么事情”。

下一次关系不熟的朋友给你发“在吗”,千万别直接回复;

等等看,当对方暴露了目的,再决定是否回应。

-03

无法共情,不尊重你

跟自私的人相处,只会让你陷入内耗之中。

你的好友列表里,有没有这种人?

遇到烦心事了,会想到你,给你发很长的消息,想从你这里寻求安慰;

你给他提供了情绪价值,抚慰了他的负面情绪,而他负能量传递给你。

等下一次你遇到了烦心事,遇到困惑的事情,你给他发消息想要寻求帮助;

你发现,他对你的态度特别敷衍冷淡。

这种落差感,你难过吗?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情感忽视。

不仅存在于恋人之间,同样存在于社交关系中。

当你被对方忽视久了,你会感到痛苦焦虑,不甘心。

凭什么你有事就来找我发泄,却不愿意听我抱怨?

凭什么你索取我的情绪价值,却不给我回馈?

无回应之地,就是绝境。

只不过自私的人眼里只有自己,很少能跟别人共情;

他们就像“情绪黑洞”,吞噬周围每个人的能量。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类人,一定要保持距离;

跟他打交道越多,带给你的内耗就越多。

-04

不尊重你:指责或公开你的秘密

有两种行为很让人反感。

第一种:指责型聊天

对方跟你聊天时,总喜欢打击你,贬低你,否定你的一切;

你分享快乐,对方扫兴泼冷水;

你分享成绩,对方贬低你,质疑你。

多数时候对方都会站在高处俯视你,不把你当成同等位置的人交往。

这说明什么?

说明TA骨子里看不起你,不愿意尊重你。

第二种:散播你的秘密

另一种让人反感的行为:

你们刚刚聊完天,对方就把聊天对话截图发到了朋友圈里,或者发给别人看。

在饭局上,对方也习惯戳你痛处,将你的秘密暴露在大家面前。

这种人不安好心,人品很坏;

如果你遇到这种人,一定要远离。

互相尊重,守住边界,互相共情,才能让关系稳定;

遇到不尊重你的人,最好保持距离,才能给你避免更多的损失。

话题:微信聊天时,你比较反感哪种行为?

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

2 阅读:1626

亦开怀说心理

简介:两性情感心理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