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好还是食素好?来自古希腊先贤的哲思

瞰创新 2024-09-25 22:05:01

食肉好还是食素好?来自古希腊先贤的哲思

Angelo Giavatto

法国南特大学古代哲学专业讲师

在古代哲学的探讨中,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及其他希腊哲学家通过思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对道德、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现代社会中引发了对肉食习惯和动物福祉的反思。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哲学家的智慧是否仍然能够为当代的伦理道德提供指导?在我们当前的生活方式下,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特别是肉类消费对道德和社会的影响?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几千年来一直备受哲人讨论,古希腊哲学家就对食用动物提出了道德质疑。

早在千年前,希腊的先贤们便将吃素视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提高道德水准的方式。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描述了一种以谷物植物为食的理想城邦,并称其公民为健康质朴。

为了调和认知偏差,更心安理得地食肉,人会不自觉地贬低动物的地位,将肉视为无生命的物体。

古代哲学家对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质疑。其中,由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所引领的哲学思潮极具代表性。在《形而上学》的开篇,亚里士多德指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这一观点为我们引出了两个重要的议题。首先,“什么是动物?”这一问题自我们的祖先时代便持续被探讨。其次是一个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迫切的问题:“我们该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存?”这两个问题紧密相连,因此,为了明确我们与动物共存的方式,我们首先需要清晰地界定“动物”这一概念。

01

牺牲享乐还是提升自我道德?

在现今社会,选择素食被视为动物福祉而做出的个人牺牲。素食者放弃的不仅是味觉的享受,还有食肉可能带来的健康益处(尽管我个人认为素食同样能保持健康)。但是古代的素食主义者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道德观念中融入了实用主义的元素,与如今牺牲个人享受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若选择素食,主要是为了彰显一种道德选择并保持个人的“纯洁性”。那个时代的人认为屠宰动物对灵魂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普鲁塔克(约公元46-125年)和波菲利(约公元233-305年)等哲学家对动物问题持有高度敏感的态度。他们认为,吃素既对个人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人类和其他物种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因此,素食主义是哲学家们倡导道德理念的方式。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早在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肉类食物是禁忌。而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475年)更是明确指出,动物祭祀或涉及血液的仪式会对人的灵魂产生负面影响(参见Diels-Kranz翻译的《前苏格拉底残篇》)。尽管这一观点与现代严格素食主义(即拒绝食用甚至使用任何动物产品)的理念存在差异,但显示出人类对动物和自身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后,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

02

人类是一种独特的动物物种吗?

在《理想国》(369b-376e,特别是 372b-d)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描述了几种级别的理想希腊城邦:必需城邦,居民仅满足基本需求,以谷物植物为食;奢侈城邦,居民开始对精美物品有需求,即使在战争时期也能保持奢华感。苏格拉底认为奢侈城邦的人易受情绪影响,而必需城邦更为质朴健康。这凸显了素食主义在希腊哲学家心目中具有积极的个人、社会乃至哲学意义。

柏拉图的著作《普罗泰戈拉》所描绘的普罗米修斯神话探讨了生物的起源问题。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负责给众生分配特性与能力,以确保其顺利生存与自我保护。他为某些动物赋予庞大的身躯,为另一些动物装备了利爪或厚实皮毛。然而,当轮到人类时,可供分配的特性已然不多。于是,普罗米修斯出手相助,从众神处盗取火种与技艺。我认为这一神话揭示了希腊哲学家对于动物与人的基本观点:其核心理念建立在同质性与他异性之间的深刻辩证关系上。所谓同质性,即认为人类与动物都需要凭借能力和某些特性才能存活;而他异性则体现在使用工具等特殊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

03

过时的基本需求

在古希腊的这场哲学辩论中有两个关键人物:普鲁塔克和波菲利。他们就人与动物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反对屠杀动物和食用肉类。在我看来,他们的立场极具现代性,尤其是普鲁塔克的作品。波菲利认为,食肉是人类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需求。后人错误地将暂时的需求变成了一种习惯,并认为吃肉是人类的天性。普鲁塔克认为,食肉是人类习性对天性的违背。他将食肉的错误归结为两点:一是将动物单纯视为食物,二是将动物看作无生命的物体。换言之,人类在食用肉类时,往往将动物物化,即便肉来源于活生生的生命体,人们也倾向于忽视这一点。此外,普鲁塔克还强调,吃肉不仅是对动物的暴行,更是对人类自身的暴行。这是因为,当人类失去对其他生物的同情能力时,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质。

即便古代哲学家生活在更容易接触到牲畜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适用性。如今,我们的确无法亲眼看到牲畜的生活状态,更难以目睹它们被屠宰的过程。

因此,在探讨人与动物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汲取古代哲学家的智慧。在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在肉类消费较高的社会中,这些问题愈发凸显。不仅在实际操作层面——例如,如何有效监管那些不为人知的屠宰场——存在挑战,而且在心理层面也引人深思:我们往往忽视了肉类其实源自活生生的生物。古代哲学家们提出的透明度、自我意识和责任感等观念,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启示,使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

Jean Zeid

编辑

Meister Xia

0 阅读:3

瞰创新

简介: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只生产硬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