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恢复期足内翻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堇宾评趣事 2024-10-26 03:58:54

脑梗死后足内翻叫做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足内翻,为主要下肢功能障碍之一,以足向内侧偏移,足外侧着地,足底不能平放,踝关节跖屈为主要表现。

临床中分为胫前肌痉挛畸形型足内翻,胫后肌痉挛畸形型足内翻,胫前后肌痉挛畸形型足内翻。

一、发病机制

1、生理结构因素

足踝关节的运动形式多样,有跖屈、背屈、内外翻等,踝关节通过与跗骨间关节相互配合形成运动。

支配足部背伸、跖屈运动的肌肉包括内翻肌群(主要包括胫骨前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拇长伸肌、趾长屈肌)与外翻肌群(主要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长伸肌)。

距骨滑车和胫骨下端、腓骨下端所形成的结构称为踝关节。

距骨滑车分前部与后部,相比较而言,前部宽于后部,当足背屈时,滑车前部便会嵌入关节窝内,此时关节结构较为稳固;而当足跖屈时,滑车后部可以很轻易地进入关节窝内,且留有空隙,故关节稳固性不足,更易出现侧向偏移。

而且内踝高于外踝,内踝与距骨之间构成的关节面小于外踝,这就使得足内翻时关节活动度大于外翻,踝关节更倾向于向内翻。

足外翻的肌群肌力较足内翻小,对于控制足内翻的胫骨后肌和其他肌肉组织,由于它们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距离短,并且在行走时肌腱的角度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它们的收缩力相对更强。

由于足部屈肌相较伸肌肌力更大,内翻肌肌力也较外翻肌大。

因此,相较而言,踝关节内侧肌肉多且丰厚,更易发生痉挛,因生理结构,内翻关节活动度大,这就会导致,在正常情况下发生足内翻的倾向更多一些。

2、病理机制因素

卒中起初发病,是因为伤及了上运动神经元,而下运动神经元又受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所以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级引导调节及调控后,他本身的功能被抑制,无法产生牵张反射,所以肌张力会降低,肢体肌肉呈迟缓状,也就形成所谓的迟缓性瘫痪。

到后期,原始反射逐渐恢复呈现,而被抑制运动功能的上运动神经元却还未恢复,无法均衡反射功能,故肌张力由之前的迟缓低下转为拘急亢进,内翻肌群肌张力升高、外翻肌群肌张力相对降低,使患肢内外肌张力失衡,产生足内翻;小腿的三头肌痉挛会引发跟腱的挛缩,进而导致下肢肌肉发生痉挛,也就是所谓的足内翻类痉挛性偏瘫。

中风患者因长期卧床,下肢运动量少,肌群未达到适度运动收缩,长此以往便发生挛缩,更易发生足内翻,甚者会损害膝关节。

二、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包括:①苯二氮卓类:主要是通过与苯二氮卓类受体相结合,产生协同作用,影响到大脑的边缘系统,从而刺激兴奋γ-氨基丁酸(GABA),可以使中枢性肌肉变得松弛,缓解痉挛;

②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限制释放兴奋性氨基酸,使其能够将脑和脊髓之间突触反射的传导阻断,从而发挥抗拘挛的功效;

③α2受体激动剂:具备显著的多突触抑制能力,能够刺激甘氨酸的释放,同时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产生,从而改善强制性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

④外周性肌松弛剂:肌肉收缩离不开钙离子的作用,限制释放肌浆网中的钙离子,可导致肌肉收缩的能力降低,从而缓解肌肉痉挛;

⑤中枢性肌松弛剂:可使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放松,调控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

治疗的药物均以松弛肌肉为准则,经不同途径以达功效,对于临床应用应辨证选用。

2、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是通过注射药物于局部肌肉,直击病灶,见效快且作用明显,对于肌肉痉挛的状态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且因为局部注射的原因,具有对全身副反应少的显著优势。

其中神经肌肉阻滞发挥功效主要是通过诱导肌肉细胞出现蛋白变性,从而导致肌肉的收缩力有所减弱,部分肌细胞会产生纤维化,部分甚至会形成瘢痕,最终会抑制神经冲动,降低牵张反射,达到疏解拘挛肌肉的目的。

据现有资料,神经阻滞疗法的注射药物各有不同:如50%~99%的无水乙醇局部注射、巴氯芬鞘内注射、2%利多卡因和酚类以及最为常见的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等,A型肉毒素可控制乙酰胆碱释放,阻断传导神经冲动,从而降低肌张力,改善肌肉挛缩之症,是一种强肌松剂,但对肌肉未出现任何形式的损害,所以价格昂贵有迹可循。

3、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46]一般是在痉挛状况极其严重,且所有非手术疗法均未取得理想结果,无法有效缓解病症时采用。

通常会涉及到在不同部位阻断牵张反射路线,阻断传导途径,以降低所受到影响的肌肉的兴奋性、活跃度,这些操作是出于抑制痉挛状态,但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神经切断、高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肌腱切断或肌腱延长等。

手术的原理和针刀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松解挛缩的肌肉,但手术会再根据內翻程度确定切骨的范围,以此纠正足内翻。

对于长时间饱受痉挛影响的足内翻患者,手术疗法会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复发的几率较低。

但与此同时,手术会难以避免的,对人体组织造成破坏,可能损伤血管及神经,故需慎重选择。

4、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实施建立在“运动依赖性皮层功能的重组”和“脑可塑性”的理论基础上,临床中有些患者运动功能并未完全丧失,可通过锻炼培养仍存在的正常结构,使其除保持自身功能外,还能代偿损伤结构,实现功能的恢复,在内外环境因子互相作用影响下,也可改善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实现脑部功能重建,将正常的运动模式输入大脑,大脑继而支配主导下肢,向正常的运动模式发展,实现康复的目的。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是预防痉挛发生的根本措施。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等。

常见的运动疗法包含了诸如神经促通技术、Bobath技术等,这些都是应用广泛的康复训练方式。

作业治疗包括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等,如Bobath疗法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患侧足内翻的良肢位摆放,早期正确的坐立姿势训练,关节活动维持训练、下肢平衡训练等。

尤其良肢位摆放需向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积极科普指导。

在现代康复医学领域中,物理疗法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广泛应用的电、磁疗法有: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还包括温热疗法、音乐疗法、水疗、低频电刺激疗法、中频电刺激疗法、冲击波疗法等。

5、其他治疗

矫形装置:踝足矫形器也称小腿矫形器,该装置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形态,仿制模型应用于患侧下肢,从而控制踝关节运动,可矫正足内翻,使患者患侧足踝能够长期维持被动中立位状态,具有预防关节僵硬、肌肉挛缩的作用。

在经众多研究,矫形器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明确,但还是应该在医生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当时机,选择适配装置,并尽可能进行个性化治疗。

肌内效贴属于医用弹性胶布,利用其粘且有弹性的特性,粘贴于拘挛皮肤与肌肉处,关节连续活动后会使皮肤产生褶皱,拉大二者间隙,从而促进微循环,消肿止痛。

弹力绷带塑形固定缠绕后行走可见足内翻明显减轻,但使用时应有间隔时间且力度不应过紧,需保证患肢足踝部血运充分流通,但应长期坚持,因为给予长久持续的纠正力量可改善肌肉痉挛。

结语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在发病后24~48h或72h内进行康复,其FM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发病后72~96h或72h~7d内进行康复者。

故早期给予康复干预及康复指导对于足内翻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0 阅读:0

堇宾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