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淄博到《漫长的季节》,没落的老牌工业城市到底有什么魔力?

凤凰空间文化 2024-03-26 02:28:26

这个五一假期,你是怎么过的呢?

旅游大军涌向了淄博,宅家的一定刷了9.5分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

淄博,是一座工厂林立的老牌工业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氧化铝厂,第一家日用细瓷砖厂,第一家刚玉磨料专业化生产厂……都诞生在淄博。

《漫长的季节》中虚构的城市桦林,则是东北老牌工业城市的再现。

《漫长的季节》海报(图源:豆瓣)

当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时代成为过去,钢铁巨兽的工厂成了工业遗产,相关的记忆也如老厂房的外墙一样斑驳……但这些没落的老牌工业城市,依然吸引着人们前去探访,吸引着创作者们编织故事。

工业时代的精神与遗产,到底有怎样的魔力?又该如何将它们转化为今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呢?

《漫长的季节》海报(图源:豆瓣)

01

老工厂,几代人的精神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座座依托于工业的新城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并迅速进入高光时刻。

比如黑龙江省的大庆,从清华、同济、天大等国内最好大学毕业的建筑师们被分配到这里,为几十万产业工人设计建造住房。

(图源:《大庆画报》)

很多工业城市都像《漫长的季节》中的桦林一样,因大型国有工厂而生,工业建筑集群就像是一个规划合理的小城市,家属楼、厂办医院、厂办学校等应有尽有,甚至连工人的洗澡、理发和零食都提供免费服务,工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特别强烈。

有些工厂直接占据一整个行政区,工厂的宿舍楼高度甚至超过了省政府大楼。

老工厂,是几代人生活与精神的家园,也是理想城市的雏形。

(图源:pixabay)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剧烈阵痛之后,老工厂褪去了昔日的荣光。但保留下来的工业建筑,依然代表着一个大国的工业基础。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工业遗产在拆与保、遗弃与利用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比如英国伦敦的巴特西发电站,是100多年前维多利亚时代工业极速扩张的产物,这座建筑是伦敦泰晤士河中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巴特西发电站在30多年的时间里在开发商间几易其手,至今仍未完成开发,这个案例也从侧面反映了工业遗产在保护与改造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挑战。

(图源:Archdaily,摄影:Peter Landers)

02

工业遗产改造的典范之作,全新的时尚美学

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有着巨大的历史、技术、社会、文化以及建筑价值,如果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那么完全可以成为老工业城市复兴与更新的文化“富矿”。

工业建筑物往往富有艺术感染力和美学意涵,给人们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加上其承载的历史记忆,它们往往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

不少工业遗产被改造后,成了当代建筑的典范之作。

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被认为是工业遗产公益性开发的典范。这里原先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负责运送货物的铁路,后被废弃,一度面临拆迁危险。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高线铁路(图源:维基百科)

市长、议员、摄影师、建筑师、作家、设计师、演员等各种身份的人们为保留铁路奔走呼吁。最终高线终于存活了下来,并被改造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许多著名建筑师都在此一显身手,比如弗兰克·盖里、理查德·罗杰斯、伊丽莎白·迪勒等。

改造后的高线公园(图源:高线公园官网)

改造后的高线公园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他城市也纷纷开始效仿。

2015年,澳大利亚悉尼也推出了他们自己的高架桥公园,由ASPECT设计打造,将现在已经废弃的一条海运线变为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为悉尼的发展带来创新和可持续性推动力量。

悉尼高线公园(图源:ASPECT Studios)

由火力发电厂改造而来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自建成起便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地标之一。

泰特现代美术馆外表由褐色墙砖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泰特美术馆是之后许多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教科书般的范例。

(图源:unsplash)

从1995年的招标竞赛开始,瑞士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前后对老发电站一共改造了3次。2000年的老发电站改造,赫尔佐格与德梅隆采用了克制的空间策略,在原先的涡轮大厅基础上,为美术馆设计了纵向的长坡和宽敞的空间,这次改造曾被赫尔佐格称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佳作品”。

(图源:unsplash)

《纽约时报》曾发表过一份极具影响力的建筑榜单 ——二战后最重要的25座建筑,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庞培亚文化体育中心位列其中。

庞培亚文化体育中心的建筑是对现代主义消除传统的一种反思,在充分保留原有工业厂房的基础上,让新旧建筑形成戏剧性的对比。

(图源:Dezeen)

2022年北京冬奥会,谷爱凌和苏翊鸣的华丽跳跃引爆了互联网,他们背后的“大烟囱”也出尽了风头。

北京冬奥会的滑雪跳台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区,坐落在首钢旧址,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竞技场馆。

(图源:微博@奥林匹克运动会)

百年前诞生于北京永定河与石景山之间的首钢工业园,是中国工业化历程重要的起点之一,2010年底首钢北京钢铁主流程停产,留下的8.63平方千米的老产业园经过以“封存旧、拆除余、织补新”为策略的改造,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范本。

谷爱凌获得金牌的首钢大跳台由简盟建筑设计研究室设计,其大型钢结构占据了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运用了敦煌壁画中飞天元素的独特造型,被网友戏称为“高跟鞋”。“鞋跟”,也就是支撑结构的柱子里面设有电梯,“鞋面”有三个部分,最上面是一段很长的斜坡,然后是比较平坦的中央部分,起飞坡道就位于此,最后是一个较短的倾斜着陆区。

(图源:Dezeen)

首钢工业园中还有另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地标——首钢3号高炉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荣获了Archdaily2021年度建筑大奖第一名,工业历史、钢铁气息都被封存其中,合力铸就起城市身后的精神底牌。

(图源:筑境设计,摄影师:王栋)

03

工业时代的精神与遗产,城市的另一种重生

产业升级转型,是老牌工业城市的重中之重。

工业遗产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保护还是再利用,都离不开好的规划设计,以及文化创意元素的巧妙融入。老工业区的环境、传统、历史脉络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德国鲁尔区有着近200年的工业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其中煤矿和钢铁生产是德国的支柱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煤矿产量的下降导致钢铁产量随之下降,进而带来了人口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20世纪末鲁尔区成功向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型,这与“埃姆舍公园”规划项目密切相关。

(图源:pixabay)

设计师彼得·拉茨对北杜伊斯堡钢铁厂进行了改造,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产设备、场地的肌理特征和生产建筑等,保留了当时的工业历史风貌,增加了由各样的步行道构成的园内交通道路系统,将各个场所联系起来,运用空间顺序的叙事顺序编排整体的景观元素,希望曾经在工厂工作过的祖父可以和他的子孙们一起在这个公园里穿梭,讲述他过去的工作,以及这些机器的用途。

(图源:latzundpartner官网)

旧工业基地变身艺术区,已是流行数十年的风潮了。

因米兰设计周而大放异彩的托尔托纳区域,原本是废弃的钢铁厂,今天却成为全世界时尚人士的聚集地。

(图源:Archdaily)

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M50创意园等,都是老工业区改造的“老前辈”。

(图源:unsplash)

在上海西岸地区,从2014年建成运营的龙美术馆,到西岸艺术中心、艺仓美术馆、八万吨筒仓,这些由工业遗产改建而来的建筑,保留了城市的历史,由此产生的文化影响力也吸引了不少大企业的进驻,加速了整个西岸的建设与发展。

(图源:大舍建筑)

坐落于景德镇市东城的陶溪川文创街区,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这里原来是国营宇宙瓷厂,自1996年改革破产后,一度成为“瓷都”败落的工业废墟。在合理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重塑空间场景和创新运营模式,如今的陶溪川,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坊、书店、商铺、餐饮配套一应俱全,成为艺术家、旅行者、本地人休闲活动的新场所。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图源:朱锫建筑事务所)

陶溪川改造的核心思路是:老的就是老的,新的就是新的,但是新老之间一定要有交流和碰撞。设计师们不是用现代材料去建仿古的建筑,而是主要采用玻璃、钢这样的新材料去改造老厂房,并充分利用传统材料和旧材料复原老建筑,保证了工业遗产的“可识别性”。

陶溪川文创街区总体规划(图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摄影:田方方)

景德镇的规划,催生了一些设计者和规划者们事先根本想象不到的新业态,比如规划出的传统陶瓷卖场,今天却成了火热的直播基地。

老旧的工业遗产依托设计,转型为新的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场所,让老牌的工业城市们愈加具有吸引力。

结语

(图源:pixabay)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城市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人类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工厂原有的生态消失了,但产业工人的精神,工匠的精神依然还在。

艺术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世界历史沉思录》中写道:“从故乡的历史中找到令自己骄傲的东西,了解并保存这些珍贵的东西,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希望通过合理的改造与规划,让老牌工业城市能够重回“C位”,也让我们一直能听到中国工业最强脉搏的跳动。

参考资料:

《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作者:单霁翔)

讲座实录:国际视野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更新(主讲人: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会员彼得·戈德史密斯,来源:ArchiWorld世界之旅)

好书推荐

《功能三部曲:风格、形式、装饰的功能》

这套“功能三部曲”并没有采用作品的实景照片,而是基于电脑生成的图像,所有图纸也都重新绘制,从而保证了案例的选择不会受到地域、建造年代等方面的限制,充分地展示出了装饰、形式与风格在建筑中所体现的作用。海量的项目案例和理性的分析系统,让这套书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一种能简单切入与理解建筑的方式。

《漫画生态建筑》

书中介绍了生态系统整合,绿色基础设施,生物气候设计等设计理论,提出了生态设计的主张,解答了生态建筑应该怎么做,即通过设计让建筑环境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体系,要做到物理生物整合与系统生物整合——对水资源、生态、工程、社会进行统一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

《前期设计 实践建筑策划的11个条件》

建筑策划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展现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整合及方法,对于中国建筑学习和从业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值得参阅的好书。

0 阅读:0

凤凰空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