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因风寒湿邪导致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常被称为肾痹、大偻等。肾督亏虚、寒湿痹阻多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阶段。初起时多见游走性关节疼痛(以下肢关节常见),以后渐至腰骶、脊背疼痛,伴有腰背肢体酸楚重着,或晨起时腰背僵痛,活动不利,活动后痛减,阴雨天加剧。
肾痹 拼音shèn bì
解释
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所致。症见腰背偻曲不能伸,下肢拘挛,腰痛,遗精等。
《素问》
肾痹者,善胀,尻(kāo脊骨末端)以代踵(zhǒng脚后跟),脊以代头。
1、俞慎初治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标签:腰酸软 腰痛 舌红 脊背痛 背重
某,男,39岁。
初诊1992年3月24日。
腰背疼痛已半年余。半年因劳动后沐浴,感到腰背疼痛、沉重、牵掣,随后从腰两侧逐渐沿脊椎均感到疼痛、强直,俯仰转侧艰难,后经福州某医院治疗腰背痛缓解,并经医院X线摄片及血液检查诊断为“风湿性脊椎炎即强直性脊柱炎”。半年多来腰背疼痛时缓时剧,痛处重着,转侧不利,每遇阴雨天疼痛加剧。腰脊有几处压痛点。肾区无叩击痛,脊椎尚无发现病理性弯曲。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风寒湿痹,湿邪偏胜。治宜祛风散寒除湿、宣痹通络。
处方:
忍冬藤15克,鸡血藤12克,海风藤12克,络石藤12克,威灵仙12克,豨莶草12克,羌独活各9克,薏苡仁15克,桑寄生15克,汉防己15克。水煎服,4剂。另以七叶莲根40克,土金针头30克,鸡屎藤30克,合瘦肉炖服。4剂。
二诊3月31日。
腰痛减轻。近日夜寐梦多,大便稍干,舌脉如前。仍按前方加减。
处方:
忍冬藤15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2克,威灵仙12克,豨莶草12克,羌活9克,独活9克,薏苡仁15克,桑寄生15克,汉防己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2克。水煎服,7剂。
三诊4月7日。入药后腰脊疼痛进一步减轻,夜寐转安。舌脉如前。仍按前法。
处方:
忍冬藤15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2克,威灵仙12克,豨莶草12克,薏苡仁15克,汉防己12克,丹参12克,白桃仁6克,羌独活各6克。
方服7剂后,腰脊痛已基本疫愈,仍按上方再服5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患者半年前因汗后沐浴,风湿之邪乘虚侵袭腰背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疼痛;湿性重着,故腰部重着强直,转侧俯仰不利;温邪留滞经络,故每遇阴雨天疼痛加剧。俞师以蠲痹四藤汤加羌活、独活、薏苡仁、汉防己等祛风除湿、宣痹通络而取效。另用福州地区民间验方七叶莲根、土金针头、鸡屎藤合瘦肉炖服,可增强主方的疗效。
2、肾痹汤
出处
《辨证录》
古代剂量
白术(一两)山茱萸(五钱)茯苓(五钱)薏仁(五钱)杜仲(三钱)肉桂(一钱) 附子(五分)防已(五分)石斛(二钱)地骨皮(五钱)
煎服法
水煎服。二剂而腰轻,四剂而痛止,十剂而两足有力,再十剂而全愈。
主治 :人有下元虚寒,复感寒湿,腰肾重痛,两足无力,人以为此肾痹也。
3、利气丹
出处
《辨证录》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白术30g,人参30g,山药30g,附子9g,山茱萸12g,薏仁15g,破故纸6g,防己0.9g。
煎服法:水煎服。
主治 :人有下元虚寒,复感寒湿,腰肾重痛,两足无力,人以为此肾痹也。而肾痹之成,非尽由于风寒湿也。
4、又八风十二痹散
出处
《千金翼方》 卷第十六·中风上
诸散第二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远志(去心) 黄芪 黄芩 白蔹 附子(炮,去皮)龙胆薯蓣 厚朴(炙)蜀椒(各1.5g,去目,及闭口者,汗)牡荆子天雄(炮,去皮)细辛 菊花 狗脊 山茱萸 防风 芎䓖 桂心(各2.3g) 五味子 巴戟天(各3g) 茯苓 芍药 秦艽乌头(炮,去皮) 芜荑菖蒲 葳蕤(各3g)
煎服法:上二十七味,捣筛为散,食后饮服方寸匕,日三。宁从少起,稍渐增之。
主治 :主风痹呕逆,不能饮食者心痹也;咳满腹痛,气逆唾涕白者,脾痹也;津液唾血腥臭者,肝痹也;阴痿下湿者,痿痹也;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两膝寒不能行者,湿痹也;手不能举,肿痛而逆,骨痹也;烦满短气,涕唾青黑,肾痹出,并悉主之方
5、白龙丸
出处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处方】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地龙、南星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用法用量】每服40丸,或酒或荆芥汤送下,服至4两除根。外以石楠叶煎汤洗沃。
【功能主治】风湿,腰胯以上至肩背大痛,肘膊僵软,匙箸难举,脊背弯脊高。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