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既吃动物又要保护动物?

大科技奇妙杂志 2024-09-15 04:12:48

人类的餐桌上有鸡鸭鱼肉,有些人还对野味情有独钟,但是人类也提倡保护动物。既吃动物又保护动物,这不是矛盾吗?

肉为人类提供营养

现在全球每年消耗的肉食大约为3.5亿吨,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要消耗大约4.55亿吨。可见,人类的肉类食用量非常大。

肉类富含热量与蛋白质,科学家认为,或许正是在人类祖先开始食用肉类之后,大脑体积明显增大,使人类祖先变得更聪明。肉类还使人类祖先的身体更加强壮,体力更加充沛,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直到现在,这种对肉食的青睐依然存在于我们身上。

对于孩子们而言,摄取足够的肉类也是身体健康成长所必须的。

用智慧获取肉类

现在人类获取肉类的方法就是饲养动物,而在远古时代,人类也像其他动物一样在自然界中捕猎。与许多动物比起来,人类不够强壮,也不够迅猛,赤手空拳单挑,人类肯定不是虎、豹、狮、狼等中、大型肉食动物的对手。2016年的一天,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园中,一名女士下车时,被老虎当场咬死并拖走。就算当时下车的是一名强壮的男士,他也可能成为老虎的口中之食。

但是人类有聪明的大脑,有一起生活的同伴。在远古时代,人类聚居生活,合作捕猎,战胜大型猎物的机会就大大增加。随着捕猎工具的逐步升级,人类猎杀动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现在一人一枪就足以撂倒一头狮子。

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

在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食物链。比如在草原上,草将阳光转化成自身能量,斑马吃草,狮子吃斑马,狮子死后,大部分肉被其他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吃掉,残渣则被细菌等食腐生物分解,直至剩下一堆白骨。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物们弱肉强食,狮子则是顶级掠食者。海洋中的鲨鱼、河流中的鳄鱼等也都是其所处环境中的顶级掠食者,而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就是人类。

占据着顶级掠食者地位的猛兽们会以其他动物为食。既然如此,人类吃动物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每一种驯化动物都有作用

人类不仅会用智慧来捕猎,还摸索出了驯化动物的本领。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宠物、家禽、家畜的祖先原本都是野生动物,它们也曾是人类捕猎的对象。在食物丰富的时候,人类会将一部分捕获的猎物圈养起来,当圈养的动物越来越多之后,他们会在饲养过程中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特征,使动物好吃、好玩或好用,例如,使鸡长得肥硕,使猫狗长得温顺可爱。它们成为人类的食物、伙伴,或工具,科学家还会用动物做实验,以探索生命奥秘或测试药物。

金鱼的痛苦

站在水族箱前,摇曳多姿的金鱼在游动,它们五颜六色,样貌奇特,有的拥有巨大的眼泡,有的长着夸张的头瘤,有的拖着飘逸的鱼尾……

许多人把金鱼当宠物与观赏动物养在家中。然而,夸张的造型对金鱼而言往往是种痛苦,而这是人为了“美感”而造就的。

金鱼原来是鲫鱼

在自然界中似乎很难找到与金鱼相似的鱼,其实它们的祖先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鲫鱼。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大约在距今1600年的晋朝,人们发现鲫鱼群中偶尔有金色、红色的个体,称之为“金鱼”。这种奇怪的颜色让人们不敢吃,不敢养,只能放生。其实,它们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基因发生了变异。

到了宋朝,达官贵族们开始将金鱼养在鱼池中观赏,在家养的状态下,金鱼又生出了银白色、花斑等花色。

改造金鱼

被人类圈养后,金鱼的外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野生鲫鱼身材呈流线型,但是在家养环境下,金鱼不需要躲避天敌,也不需要寻找食物,因此它们的游动变缓,体型渐渐变成了圆短状。

而在家养过程中,个别金鱼出现了更复杂的变异,原本平直的单尾型变成了长且阔的叉尾型,有的眼睛突出,头上还长出了头瘤,这些特征因少见而被视为名贵的标志,因此人们会特意保留这些个体。

在清朝之后,人们开始对金鱼进行人工杂交和定向选种,金鱼的种类不断丰富,如今,中国约有300个金鱼品种。

金鱼的忧伤

尽管许多人喜爱金鱼,但是人类“制造”出来的金鱼其实饱受煎熬。

短又圆的体型虽然看起来呆萌可爱,但是不利于金鱼游动。没有背鳍的蛋形金鱼游动稍快就会“翻车”。头上长着头瘤的金鱼,不仅游动变得困难,头瘤还可能会加重头部、腮盖的负担,对金鱼的呼吸造成影响。而水泡眼金鱼的眼眶下方是充满淋巴组织液的薄囊,不仅阻碍了它们的视线,一旦薄囊不慎被扎破,它们将无法游动,只能等死了。

体弱多病的纯种狗

在世界各地,纯种狗备受欢迎。但纯种狗往往通过近亲繁殖来保持稳定的特征。而近亲繁殖使它们患病几率更高,过度近亲繁殖更是导致它们患上各种先天性遗传疾病。

像拉布拉多犬、金毛犬等大型纯种犬患骨癌的几率高,容易呼吸困难,还很怕热。而腊肠狗、吉娃娃等小型纯种狗的膝盖和髋关节很容易脱位,还很难保持体温;哈巴狗、斗牛犬等鼻子很短的狗容易缺氧……

给动物开发新“技能”

人类也在开发驯化动物新的“技能”,让它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冈比亚鼠嗅觉灵敏,经过训练之后,它们能够帮助人类找到地雷。

扫雷的工作很危险,幸好它们体型小,体重轻,不易出发地雷。

比如,除了让狗看家护院、陪伴主人,人类还训练它们成为缉毒犬、搜救犬、导盲犬;借助山羊吃草的能耐,让它们成为特殊的消防员;

极限运动爱好者托马斯因病失明后,在导盲犬的帮助下仍坚持徒步运动。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科学家发现卷尾猴学习能力强,攻击性较弱,较少生病,在圈养条件下寿命可达45岁左右,便训练它们按照指令帮助人类拿东西、拨打电话、摁遥控器、挠痒痒等,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帮助;非洲的冈比亚鼠则被训练来清除地雷。

动物间的互惠互利

不仅人类利用动物,动物也会互相利用。

在非洲沙漠中,狐獴有哨兵,但是它们也常依赖卷尾鸟发出的警报,毕竟卷尾鸟飞得高,看得远。但是卷尾鸟有时却会模仿狐獴的叫声,发出假警报,把狐獴吓回巢穴,然后偷取它们的食物。

在海洋中,海葵和小丑鱼是一对共生的好伙伴。小丑鱼对海葵的刺细胞免疫,因此能住在海葵中。海葵保护小丑鱼免受天敌的攻击,小丑鱼则用自己富含营养的粪便为海葵施肥,并发出声音阻止蝴蝶鱼吃海葵。

此外,犀牛和为它们清理寄生虫的红嘴牛椋鸟、负责挖洞的鼓虾和为它们当保镖的虾虎鱼等都是自然界中互帮互助的拍档。

自私的动物

有些动物会牺牲其他生物的利益,最大化利己,它们就是寄生动物。据估计40%的动物物种是寄生动物。一些寄生动物以它们的宿主为食,而另一些寄生动物则生活在宿主的体内。

格陵兰鲨的眼角上寄生着一只桡足类动物。

常见的寄生动物包括跳蚤、虱子、寄生蜂等。海洋中也有寄生动物,比如寄生在鲨鱼皮肤或者眼睛上的桡足类动物,寄生在鱼口中的食舌虱等。

虽然寄生动物一般不会杀死宿主,但有些会传播病原体,间接地伤害宿主,如跳蚤能传播鼠疫、虱子能传播斑疹伤寒等。而且从宿主身上获取食物的同时,宿主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

保护的是物种多样性

既然自然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互相利用,人类为什么要提倡保护动物呢?

人类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其中就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生物都是互相依存的,例如没有腐生菌,倒伏的树木和动物的尸体将遍布陆地;如果没有肉食动物,植食动物就会疯狂增加,啃光植物……每个物种都依赖其他物种获取食物、住所,而物种越多,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也越强。当物种的丰富度或者某个物种的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在生态系统中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

人类也是地球生物的一员,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终保护的是人类自己。

野生蜜蜂灭绝导致粮食减产

以蜜蜂为例,在为全球大部分地区提供食物的100种作物中,有70种需要蜜蜂授粉。现在,人类的活动威胁到了蜜蜂的生存,一些种类的蜜蜂在野外已经灭绝。如果蜜蜂灭绝,许多作物会减产或消失,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包括人类可能会因为食物不足而饿肚子,有些甚至可能灭绝。

西北熊蜂是蜜蜂的一种,由于农药使用、

气候变化和栖息地被破坏,北美的西北熊蜂正在逐渐减少。

尽管现在人类也会驯养蜜蜂来为农作物授粉,但是这些蜜蜂缺少与其他蜂群的交流,基因多样性减弱,因此更容易生病,在传染病来袭时,传染速度更快,死亡率更高,有时会导致整群死亡。

动物的情感和知觉

动物虽然不如人类的智慧,但科学家认为一些动物和人类一样有自我意识,会感受到痛苦、悲伤、快乐,如猴子、黑猩猩、猪、大象、海豚等哺乳动物。

当鹦鹉受到虐待、被冷落时,它们会出现抑郁的情绪,拔掉自己的羽毛。

不仅哺乳动物,一些鸟类也具有感知力。比如乌鸦会给死去的同伴举办“追悼会”,它们还能记住曾经伤害过它们的人类,每天跟踪、伏击这个人。而一些新的研究显示,鱼类以及螃蟹等甲壳类动物也有疼痛感。

虽然人类饲养猪、牛、羊等动物,最终目的是要将它们宰杀,做成食物,但许多人呼吁,至少在饲养过程中照顾动物的感受,减少它们的痛苦。

人类应该尊重生命

人类既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文明不仅体现在科技、城市等事物上,更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我们可以食用和使用动物,但是作为文明的人类,我们是否应该尊重 生命,尤其是有感知的动物呢?

在马戏团的舞台上,动物们贡献了精彩的节目,

但是这些表演可能是它们为了不再挨打和挨饿才被迫学会的。

以虐待动物为乐,例如虐猫、虐狗的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马戏团中为了训练大型动物,常常采用暴力的方式,也越来越遭人指责。

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不能虐待野生动物,现在,虐待宠物情节严重的也会受到处罚。2023年6月,广东揭阳一名男子虐猫致其重伤,最终被行政拘留。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针对虐待动物的行为有更清晰的法律制裁办法。

保护动物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保护动物,我们应当不买卖野生动物,不虐待动物,让家养动物更多释放自己的天性;对于养殖场的管理者而言,则需要开发更多善待动物的方法;对于全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则是尽可能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猴子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被认为有自我意识。

人类扩张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用地,如耕种、畜牧等,还有排放废水、废气等,都会影响原有生态,使动物们的栖息地减少甚至消失,栖息地被破坏就意味着野生动物会减少甚至灭绝。

用暴力保护动物

在欧美国家,一些极端的动物保护组织认为所有动物与人类平等。他们不仅放走农场中的动物,向动物实验室、餐馆投掷燃烧弹和爆炸物,还对科研人员实施暴力袭击。一项数据显示,1994年至2021年,在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和阴谋活动中,有82起是极端动物保护组织实施的,未达到犯罪标准的活动就更多了。

你认为他们这种保护动物的方法可取吗?

0 阅读:15

大科技奇妙杂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