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识人的最低标准是“信”

阳了了 2024-05-17 21:03:31

我们判断一个人聪不聪明,能不能干,首先要看他有没有知人之能。有知人之能,才不会被别人说成是“瞎子”。但是社会上就有很多这样的“瞎子”,交了些狐群狗友,交了些酒肉朋友,甚至交了些仇人朋友。他就不晓得今天腻在一起,哥们儿姐们儿,明天就会成仇人,要提刀相见,提头相见。为啥子呢?你眼睛是瞎的嘛。眼睛瞎,就不能见机,不能识人。

识人有个最基本的原则,我在讲《论语》、《大学》、《中庸》的时候都说过,就用“仁、义、礼、智、信”这五条来作为尺子,来衡量你身边的人。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尽善尽美,仁、义、礼、智、信都做得头头是道,那是圣人才有的本事,但至少要及格嘛。你不能说仁、义、礼、智、信样样都及格,我们就拿一个最低的标准:信。这个人守不守信?在信誉上到底是打60分还是打80分?或者不及格,甚至打零分。

所以“知人者智”,怎么知人?知人有术,不外乎就是仁、义、礼、智、信。把酒、色、财、气放在一个人面前,看他的反应,你会晓得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所以“知人者智”,一个有智慧的人,必定是善于知人的人。

“自知者明”,善于知人的人,却未必就能自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当不涉及自己利害冲突的时候,你喊他去断官司,很容易断清楚的。但他搅入是非之中的时候,这个官司就没法断了,清官难断家务事。你看别人的弱点、毛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对自己往往是文过饰非,老是原谅自己的弱点,看不见自己的弱点。以前有句话说:“马克思主义作电筒,只照人家不照自己”,这个是普遍现象。

“自知者明”,明是啥子?光明,就是智慧,真正的智慧。“知人者智”,那个智慧还是低层次的;“自知者明”,这个智慧才是高层次的,比知人者那个智还要高一个层次。我们的眼睛都是朝外瞧的,有几个人的眼睛朝里瞧呢?眼睛朝里瞧的,就是圣人,恐怕只有寺院里的菩萨,眼睛是朝里头看的。我们平常见到的人,有几个眼睛是内视的呢?如果看到有个人的眼睛是向内看的,你就一定要注意,这个人不一般。所以“自知者明”,你只有知道自己的弱点,知道自己的长处,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修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你才会真正的了不起。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人者有力”很简单,我的力量比你大,钱比你多,权比你大,当然我肯定胜得过你。但是“自胜者强”,这就不容易了。“灵魂深处闹革命”,要自己战胜自己,给自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自己拿起解剖刀,血淋淋地解剖自己,有几个人愿意?所以古代把这一套学问称之为“易筋经”。

我们不要以为少林寺的绝顶功夫就是《易筋经》,那个都是传说,武术里头的传说。好事者把它拿来当狗皮膏药宣传:“哦,我学了少林易筋经,绝世武功哟!”实际上,“易筋、洗髓”是在自己的精神上易筋洗髓,脱胎换骨,这个是“自胜者强”的注脚。我自己性格上有哪些毛病?智力上、智慧上有哪些盲区?我要把这个修正过来,料理过来,把自己摆顺,自己战胜自己。

林则徐禁鸦片的时候,晓得自己常犯急躁病,就在书房里写了两个字,“制怒”。为啥子呢?遇到事情的时候,一急,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会失误;所以要时时警策自己,不能这个发脾气。我在柏林寺时,佛学院的教务长请我去喝茶,我就随口问他:“这两天你心烦啥子呢?”他说:“你咋晓得我心烦呢?”我说:“证据在这儿。”他在墙壁上写了个“静”字。我说:“你心不静,你才写个静字来暗示自己,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嘛。”他说:“冯老师,还是你厉害,别人都看不出我的烦躁,你一下子就给我揭穿了。”一般有点修为的人,你看不出人家内心深处在想什么,但是在他的生活环境之中,一些细微之处,他的弱点会自己暴露出来。

我们怎样使自己成为强者?要敢于改过自新。我们回到《通书》第十七章的那句话:“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知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什么叫“知耻、闻过”?就是自胜嘛,自己战胜自己,所以才能强。王阳明就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上有强盗、有土匪、有恐怖分子,带点兵去剿灭他们很容易;但自己心里头的强盗土匪冒出来了,你要把它剿灭下去,就很难。

能够破心中贼,你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说佛教讲修行,儒家讲修养,能够在修行上达到一种火候,修养上更上一层楼,你当然是一个强者。有修养的人和没修养的人,处在同一社会环境之中,感受绝对不同。有修养的人自我营造的环境,绝对优于那些没修养的人。

本文选自《道德经讲座》

0 阅读:3

阳了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