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长访华前,中方望先解除禁令,允许新建大使馆,购地已花23亿

小白嘚吧嘚吧 2024-08-17 16:02:37

英国新任首相斯塔默上台后,为了重新与世界接轨,开始四处"交际"。这不,英国新外长拉米宣布计划9月访华,想要恢复与中国的高层接触。不过,中方也不是来者不拒,提出了一个条件:先解除之前的禁令,允许中国在英国建立新的大使馆。这是怎么回事?说来话长,还得从2018年说起。

当年,中国政府花了23亿人民币,在伦敦买下了英国皇家造币厂旧址,打算在这里建一个"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可谁成想,这一买就惹出了麻烦。

这块地可不简单。它就在伦敦塔对面,可以说是伦敦的地标位置了。占地面积也不小,有6.5万平方米。当时英国政府卖地的时候,可能就想着能为英国创造20个就业岗位,也没多想。结果这一卖,西方媒体就炸锅了。

有人说这地方有个叫"圣玛丽格莱斯宫"的居民区,担心中国大使馆搬过来会影响他们的隐私和安全。还有人说这地下埋着14世纪黑死病死者的尸体,是历史遗迹,不能随便挖。

最后,英国政府一通操作,把这块地和伦敦塔一起列为了一级保护区,地上的皇家造币厂也成了二级文物。这下可好,中国花钱买了地,却不能在上面盖房子了。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

但是,形势总是在变化的。今年,英国保守党下台,工党上台,斯塔默成为新任首相。他上台后就放话说:"如果重新连接的世界中没有中国,那就不算重新连接。"这话说得,那是相当有诚意啊。

不过,斯塔默上台后也是麻烦不断。先是发现保守党留下了200亿英镑的财政亏空,然后又遇到了移民问题引发的暴乱。利物浦、诺丁汉、利兹等城市都发生了严重的骚乱,街道上一片狼藉,还有人趁机"零元购"。这种情况下,斯塔默急需与世界各国建立联系,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国。

但是,中国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既然英国想要重新"连接",那就得先把之前那些不友好的做法纠正过来。比如说,允许中国在买下的地皮上建新大使馆。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非要在英国建新大使馆呢?原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一直使用的是位于伦敦波特兰大街49号的一栋建筑,这栋楼已经用了145年了。虽说欧洲的建筑确实牢固,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早就不够用了。

随着中国与英国交往的增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很多部门都不得不安排在其他地方办公。这样一来,人们要到大使馆办事就变得非常麻烦,经常要跑好几个地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给人们更好的体验,中国政府才决定重新购地建馆。

说起来,中英两国的关系可谓是跌宕起伏。回顾历史,从鸦片战争到香港回归,再到现在的大使馆风波,中英关系经历了不少风雨。而这次的大使馆风波,似乎又把两国关系推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当时中国以2.5亿英镑(约23亿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英国皇家造币厂旧址。这笔交易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要知道,这块地可是位于伦敦塔对面,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中国政府的野心也不小,打算在这里建造欧洲最大的中国大使馆。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中方预想的那样顺利。首先,西方媒体开始大肆炒作,声称这块地上有一片名为"圣玛丽格莱斯宫"的居民区,居民们担心中国大使馆的到来会影响他们的隐私和安全。虽然中方提出可以将这些居民安置到6公里以外的地方,但英国人似乎并不买账。

紧接着,又有保守党议员彼得·戈尔德跳出来"添乱"。他声称这片土地下埋葬着14世纪黑死病死者的尸体,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他呼吁英格兰历史遗产委员会对这块地进行全面调查和保护。这一举动无疑给中方的建馆计划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英国政府顺势将这片土地与伦敦塔一起列为重要古建筑类别,成为一级保护区,而地上的皇家造币厂也被列为二级。这一系列操作,直接导致中国政府花大价钱买的地无法使用。这种情况,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不就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吗?只不过这个"仁义",似乎有点太昂贵了。

然而,世事难料。今年,英国政坛发生了巨变。保守党下台,工党上台,斯塔默成为新任首相。与保守党不同,工党一直主张与中国积极接触。斯塔默上台后就放出豪言:"如果重新连接的世界中没有中国,那就不算重新连接。"这番表态,无疑给中英关系带来了新的希望。

不过,斯塔默政府的处境并不轻松。他们上台后发现,保守党留下了200亿英镑的财政亏空。斯塔默甚至用"破碎"这个词来形容保守党治下的英国财政。更糟糕的是,一起枪击案件引发了涉及移民和穆斯林的严重暴乱。利物浦、诺丁汉、利兹等多个城市陷入混乱,街道上满是被打砸的物品,清真寺前抗议者和穆斯林持棍对峙,还有人趁机"零元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斯塔默政府急需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关系,尤其是中国这个经济大国。于是,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宣布计划在9月访华,希望能在上任100天内完成这个愿望。

对此,中方表示欢迎,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解除此前的禁令,允许中国在购买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大使馆。这个要求可以说是既合情又合理。毕竟,23亿人民币买的地,总不能就这么闲置着吧?

其实,中方对于文物保护也是非常重视的。那些黑死病遗体如何移走、保存,完全可以进行详细商议。关键是要先解除禁令,给双方谈判创造条件。否则,这块地就真的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谁也不好处理。

现在,球又回到了英国政府这边。他们是否会因为急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松口?还是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要等到拉米9月访华时才能揭晓。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国际关系中的每一步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看似简单的购地建馆事件,竟然演变成了影响中英关系的重要议题。这不禁让人感叹,在复杂的国际舞台上,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深思熟虑。

同时,这个事件也体现了文化差异和历史认知的重要性。对英国人来说,一块埋葬着数百年前瘟疫死者的土地可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而对中国来说,建立一个新的、更加高效的大使馆则是提升外交工作效率的必要之举。如何在尊重彼此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是两国外交官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国际关系中的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英国政府的更迭为中英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新的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理性、耐心和开放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如何,我们期待着中英两国能够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毕竟,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个"23亿买地记"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

0 阅读:161

小白嘚吧嘚吧

简介:科普各方面知识,大众接触的到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