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就已突破4万公里,亚洲高铁建设发展好的国家,中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然而越南的4000亿的高铁订单,却放弃中国选择了日本。
不过在两国的分歧下这辆列车通车将要等到2045年。
为什么越南要选择日本?两国发生了什么通车要等到2045年?
越南高铁项目的宏伟蓝图
越南的高铁梦想由来已久。
早在2000年,这个狭长的国家就萌生了修建南北高铁的想法。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时的越南GDP仅有312亿美元,连修建一条普通铁路的能力都勉强,更别提高铁了。
十年后,越南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GDP达到了1159亿美元。
这时,他们终于下定决心要建设一条贯穿南北的高铁线。
这条线路规划全长约1560公里,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途经21个省市,设计时速高达300-350公里/小时。
乍一看,这个计划颇为宏伟。
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首先,预计总投资约580亿美元,这对越南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令人费解的是,越南缺乏贯穿全国的铁路线,这严重制约了国家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却野心勃勃地想要一步到位建设高铁。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为了降低风险,越南政府决定将这个庞大的工程分两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先建设河内-永福和胡志明市-宁顺段。
这个决定看似明智,但也暴露出越南在规划如此重大项目时的犹豫和不自信。
中日角逐
在高铁建设这场国际竞标中,越南的选择令许多人大跌眼镜。
他们绕过了高铁技术世界领先的中国,转而选择了日本。
这个决定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表面上看,越南似乎被日本的承诺所打动。
日本不仅答应提供技术转让,还在安全性和准时性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声誉。
对于一个渴望快速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offer。
然而,细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越南决策中的政治考量。
通过与日本合作,越南希望在地缘政治中寻求平衡,以此来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越南对中国的偏见和排斥,不仅影响了高铁项目的选择,还间接打击了自身的旅游业。
大量中国游客因此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这对越南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反观中国高铁,其优势可谓显而易见。
速度快、安全性高,2019年最高运营速度更是达到了350公里/小时,稳居全球首位。
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铁背后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制度优势,这使得中国能够快速建设高铁网络,并注重社会效益。
4000亿项目的艰难前路
首先,工程造价高达648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越南的承受能力。
要知道,这相当于越南2021年GDP的近17%。
即便是经济实力强大如中国,也不会轻易投入如此巨额资金在单一项目上。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胃口不能大过胃。
其次,越南与日本在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
日本想要输出其引以为傲的新干线技术,而越南则希望降低标准以节约成本。
这种分歧导致双方在谈判桌上反复拉锯,项目进度自然是一拖再拖。
原本计划2027年完工的项目,现在被推迟到2045年才能全线通车。
这意味着,从项目构想到最终完工,将跨越整整半个世纪!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谁又能保证到2045年高铁还是最优选择呢?
深究其中原因,越南国内对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争议从未停息。
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高铁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普通民众担心票价过高,无力承担。这种矛盾导致项目举步维艰。
此外,资金筹措困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便日本承诺提供优惠贷款,对于越南来说,这笔钱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更不要说还有征地拆迁等复杂问题等待解决。
中国高铁的成功经验
从那时起,中国就开始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漫长征程。
1999年,中国第一条试验性高铁线路动工,2005年第一条商业化高铁建成。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完成了从高铁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
到2021年,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达4万公里,覆盖94.7%的百万人口以上城市。
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政府的远见卓识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并未满足于国内市场。
随后,中国先后获得泰国、印尼、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高铁项目,甚至远赴非洲帮助当地国家修建铁路,搭建基础设施。这不仅实现了互利共赢,更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反观越南,他们错失了与中国合作的良机。
这不禁让人感叹: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结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各国更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已经表示愿意与世界分享高铁发展经验,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值得赞赏。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国家能够抓住机遇,共同推动全球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