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最新真无线降噪耳机——MotoBuds+和Buds体验分享

劳瑞诗 2024-07-19 11:06:03

产品名称:Moto Buds+\ Moto Buds

固件版本:0061\4065

搭配器材:OnePlus 12

解码形态:BT 5.3 + LHDC

市面上有许多摩托罗拉的真无线产品,不过都是代工贴牌出品,而如今摩托罗拉推出了正统续作Moto Buds+和Moto Buds两款新品,分别覆盖500和200价位。两款TWS都支持主动降噪和LHDC 5.0,高配的Buds+气质沉稳内敛,低配的Bud则多彩富有活力,眼见各有特色,索性都买来体验一番:

两台我都是首发购入的,Moto Buds+颜色齐全,我选择了主打色深墨绿。Moto Buds原本有4个配色,不过初期仅蓝和橘两种可选,只好选择鲜艳的珊瑚橘了。包装上,两者都是深蓝色外皮,正面印有耳机图案和小金标,Buds+多一个与BOSE联名的标志。规格档次上,Moto Buds+是天地盖硬盒双层封装厚一些,Moto Buds则是单层软纸盒略显单薄。

配件一览,Moto Buds+包含主机、替换耳套、充电短线、说明书和保修卡等常规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能说五百价位的包装就这?有点水啊。

售价更低的Moto Buds配件和Buds+几乎一样,区别仅在耳套和充电线的封装区别,所以花少钱和旗舰一样待遇,买Buds的用户内心要笑了。

盒体外观方面,两款真无线都是电饭煲式的翻盖设计,虽然都是塑料材质,但Moto Buds+表面CMF更粗犷一些且容易沾指纹,Moto Buds则是光滑亲肤触感,白色属浅色系摸上去指纹也不易察觉。从二者中间的圆形logo品相来看,Buds就是普通印上去而已,而Buds+用了两种材料镶嵌,以及还有“Sound by BOSE”这句slogan加持,所以美观度和气质属性更胜一筹。

打开耳机盖子, Moto Buds采用了撞色设计,是一整片鲜红淡雅的橘色,瞬间一股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如今这一众非黑即白的低端真无线竞品中,鲜艳多彩的Moto Buds是那么的鹤立鸡群,可见正牌的摩托罗拉即使在低端产品线也不含糊,尽全力去设计让所有用户感受Pantone潘通时尚色彩的魅力。

Moto Buds+没用撞色的设计,内外统一深绿色,略显单调乏味,可能主打就一个成熟商务气质,Buds+这Pantone潘通色彩的绿十分深暗,偏黑绿或者墨绿,也比较契合产品想冲高端的大方向和调性吧。

两款TWS充电口都在后背尾部,Moto Buds+用了金属材质的铰链,铰链表面做了镀黑处理,和盒子整体颜色搭配较统一。Moto Buds这个价位肯定塑料铰链了,然后它盖子之间有左右对称的两道缝,很明显是故意设计的(为开合不磕碰),不是啥做工瑕疵,但这种设计普通消费者估计都认为做工毛病,有待改进。

Moto Buds+作为旗舰定位的TWS产品,自然是带有Qi无线充电功能的,也是近期我评测过的四五百里面唯一支持无线充的一款。续航方面,两款耳机都存在虚标问题,LHDC+30%音量下,Buds+和Buds都达不到官方宣传的8h和7h,如果开降噪更是连4h都满足不了,所以ANC下总续航这哥俩都起码缩水四成以上,我严重怀疑官方参数是以SBC为标准试验下的数据。

耳机腔体方面,Moto Buds的耳柄是纯平的光滑面,光线折射下泛光还是很漂亮的。在耳柄头尾和腔体内侧有着3个麦克风,要知道同价位竞品基本双麦降噪,所以Moto Buds通话效果还不错。从耳柄到前端耳机腔,Buds的做工细节把控还算OK,就是合模线痕迹依然看得见。

Moto Buds+对比Moto Buds在CMF上更加考究,通体呈微磨砂质感,腔体到耳柄的过渡为大角度弯曲,设计感拉满很有辨识度。Buds+同样也支持三麦降噪,并且腔体和耳柄两种材质衔接的地方做了一圈亮银包边,很好的遮掩了合模线问题,这一抹亮边点缀不仅美观且实用性也很强,值得给设计师点赞。

Moto Buds单耳净重4.3g,支持佩戴检测和IPX4防水,佩戴体验我感觉中规中矩,或许和它采用12.4mm的大动圈单元有关吧,因为肉眼可见它的腔体较Buds+更宽厚肥大,感觉不太适合长时间佩戴。

Moto Buds+有着同轴双单元的硬件配置,不过单边仅为4.2g,支持佩戴检测以及更强的IP54等级防水。Buds+腔体小且符合人体工程学,佩戴舒适性超级好,聆听大半天我都不觉得累。在这边,吐槽下Buds+佩戴检测算法有BUG,明明正戴着会经常提示耳机未佩戴。

Moto耳机在手机端的配套软件为“Moto Buds”,界面属于大色快的简约路线,各种功能比较容易找到。两款TWS主体功能基本一致,区别在于Moto Buds+有着空间音频和支持LE Audio(画饼阶段须后续OTA),而Moto Buds在降噪菜单里多一个自适应听力的的开关。

两款耳机配合自家手机都有动画弹窗,我这边没有对应机型就不演示了,他们的桌面小组件是一致的,和手机系统Moto MYUI一样的简约风格,界面清爽感觉蛮好用的,不过目前只有4X2的长条规格,希望能做一个2X2方形规格的。

音质上,Moto Buds+有着同轴双单元(11mm动圈单元+6mm微平面高音单元),再加上Sound by BOSE帮背书,我开始还蛮期待的,可到手一听真不是一回事啊。BOSE的糟粕你倒是全学会了,低频量是足够了但杂乱且气密度松散,人声缩成一团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好在有单独的高音单元不至于刺耳。Buds+自带4种EQ,默认是“平直”,可实际一点不平,我只好自定义均衡器来听了,但问题它的均衡器上下范围不够大,我把低频拉到显示最低了也还嫌多。

轮到Moto Buds,它也是我们熟悉的下三路的动次打次调音风格,但由于大动圈的缘故吧,中低频的延展开阔不少,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整体还是偏数码味对歌曲没有好的润色作用,另外它低音的回弹有时显得拖沓,一些尾音处理不够干净。

降噪体验上,Moto Buds+用的主控芯片为BES2600YUC,这枚SoC多数用在中端TWS身上,所以降噪效果可想而知。我使用两周下来并没有感受到官方宣称的-50dB宽频降噪水平,低频深度不是那么深,也就和国产一些两三百价位的竞品不相上下,这些产品多数在-45dB左右的实力,可能和Moto Buds+自动AI降噪算法有关吧,等它的佩戴检测BUG修复好了应该会对降噪所有增强。

说来奇怪,更低端的Moto Buds反而用的恒玄BES2700HC主控,不过它虽是最新2700系列但后缀看出非旗舰型号,商品详情页也是显示-50dB宽频降噪。实际开启ANC沉寂感不是那么浓烈,所以负耳压并不强烈,按理说Buds应该可以做到和Buds+一样的降噪效果,但毕竟有产品定位的制约,可能官方故意削弱以达到目的吧,反正Moto Buds的降噪很一般。

总结:

Moto Buds+和Moto Buds两款耳机可谓一脉相承,优缺点都不经相同。其中,Buds+在做工和佩戴方面优势明显,还支持无线充电;Buds则是外观时尚清新颜值更高。而两者的缺点则是在音质和续航方面都表现不佳,降噪也中规中矩,所以综合的产品力就很一般,和官方定价的599和299 不太相符,个人单方面不推荐入手。

低端一些的Moto Buds在Lo·Res TWS List劳瑞诗真无线耳机排行榜2024.06期的评分为73.1分,颜值出众是最大卖点,以及做工和软件方面表现不错,但其他就乏善可陈了,特别是续航容易尿崩,所以综上所述只归于T4梯队,性价比不高。

价格更贵的Moto Buds+在Lo·Res TWS List劳瑞诗真无线耳机排行榜2024.06期成绩稍好,取得76.1分晋级到T3梯队。Buds+佩戴十分舒适,除了音质差点续航崩点,总体来说不算有致命短板,不过官方售价显然是不值的,好在目前第三方降到四开头了。

话外题

这边我要强烈吐槽下Moto(也就是联想)的官方售后,首先在线客服叫我去官方网点售后,去到那一个小时路程居然说没查询到这个耳机,无法登记,WTF?说走小程序找客服报备一下,第二天接到官方来电现在能登记了,又叫我跑线下网点把耳机拿过去,但售后人员却要我邮寄到区省的联想服务中心,简直白跑一趟。买你们的产品7天内换新居然拖了2周才完成,官方客服和售后人员也毫无统筹可言,让客户瞎跑耍猴一般,整个售后过程就只能形容为折腾!

0 阅读:49

劳瑞诗

简介:写了上百款真无线耳机文章的独立评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