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后,菲律宾对华作出承诺,不到48小时,马科斯说了2句话

王鹏说各国关系 2024-06-25 04:45:55

中方反击后,菲律宾对华作出承诺,不到48小时,马科斯说了2句话。那么,在仁爱礁交锋失利后,菲方对华作出了哪些表态?对此,马科斯又说了什么?

自6月17日,中菲在仁爱礁爆发摩擦事件,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在中方进行强力反击,表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决心后,菲律宾方面的态度终于出现转变。6月21日,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有“小总统”之称的贝萨民就此事作出表态。

贝萨民强调,菲方并不认为仁爱礁事件,是中菲之间的冲突或武装袭击。对于八名菲律宾军人受伤、有人断指的情况,他认为这“可能是误会或意外”,因为中方当时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砍刀和斧头,并没有使用其他“过分”的武器。

对于菲方这一说法,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指出,造成当前南海局势动荡的根源,在于菲方违背承诺,拒不拖走在仁爱礁非法“坐滩”的军舰,且执意运送建筑材料妄图加固。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菲律宾违反了之前的承诺和协议。至于两国在仁爱礁的交锋,菲方将其定性为“冲突”“袭击”还是“误会”,实际上并没有没那么重要。

毫无疑问,菲方将其表述为“一场误会”,显然是为了给局势降温,同时也暗示此次事件,并非严重到需要“追究”责任的程度,这也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毕竟,如果事情持续发酵,菲方作出强硬回应,最终却又叫不来美军,那尴尬的还是菲律宾自己。正因如此,菲律宾高层才会找补,主动作出“不会援引《美菲共同防卫条约》”的承诺。

要知道,虽然美国多次声称《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的武装袭击,但是从现实层面来看,美国除了对菲方进行口头上的支持,并没有为了菲律宾的利益展开实际行动。尤其是在中菲仁爱礁交锋的关键节点,美军的两艘航母“里根”号和“罗斯福”号先后退出南海,这更是让马尼拉方面感到失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科斯政府开始对华放低姿态,回到此前拒不承认的“君子协议”上。这一点从马科斯政府主动公布补给计划,事先向中方通报消息就能看出。不过,中方此前多次强调,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才允许菲方运送生活物资,但绝对不允许菲方运送加固材料进行非法建设活动。如今,中菲在仁爱礁的交锋充分表明,菲方就是明知故犯,现在再想要回归“最初的版本”,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有分析指出,菲律宾方面最近不断“示弱”,相关妥协的言论频繁出现,将自己装扮成“受害者”形象,目的有二:一方面,是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将南海问题扩大化;另一方面,给当前紧张的南海局势降温,意图给人一种责任都在于中方的印象,方便菲方日后“卷土重来”。之所以这么说,从菲总统马科斯最新的表态中就可见一斑。

6月23日,马科斯对军方公开发表讲话。他宣称,菲律宾不会挑起战争,在南海局势持续升级的情况下,菲方将始终致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同时马科斯还强调,“菲律宾永远不会被任何人吓倒或压迫。”

从这两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菲方虽然同意在进行运补任务前,先向中国通报,但马科斯政府依旧没有放弃侵占我国南海岛礁的野心。但是菲律宾必须明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等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绝对不会后退半步,菲方如果继续一意孤行,那必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0 阅读:163

王鹏说各国关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