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8日,中秋节,在美国加州的一所公寓里,房东发现已经好久没见到那位瘦削的中国老太太了,预感不妙的她立即报了警。
洛杉矶警察赶来,打开公寓的门,惊讶地发现了已经死去6~7天的女作家张爱玲,她身穿旗袍,身下垫着毯子,身上没盖任何东西,死于心血管动脉硬化,终年75岁。
显然独居的张爱玲死时,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亲人。所幸自知大限将至的她,留下了一份遗书,遗书中提到了生前好友林式同。
警察给林式同打去电话,林式同很快赶了过去,他是唯一到过张爱玲去世现场并亲眼见过张爱玲遗容的人,据他回忆:
“张爱玲躺在房里唯一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身下垫着一终灰蓝色的毯子......她的遗容安详,出奇的瘦,保暖日光灯依然亮着光......”
真是恍若隔世,50年前一代才女横空出世,50年后却飘零在异国他乡,孑然一身悄然离世,如此凄凉晚景,不免令人动容。
一起来看看张爱玲的传奇人生。
一:原生家庭,如此悲悯著名作家施叔青曾这样说:“中国近现代作家有三个人可获诺贝尔文学奖,沈从文、张爱玲、老舍,但三个人都死了。”
而作为特立独行的作家,张爱玲曾不无自信地说:“我生来是一个写小说的人。”而她并不知道,她传奇的人生经历也是小说范本。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之女李菊耦。母亲黄素琼接受过新式教育,父亲张廷重喜欢吟风弄月,可谓出身名门,文墨飘香。
张爱玲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时光:家境优渥、父母恩爱、仆人环绕、衣食无忧。她3岁会背名诗,7岁能写小说......
然而,好景不长。
后来父亲开始抽大烟、养小妾,让接受过新思潮的母亲无法忍受,便以伴读为名与张爱玲姑姑张茂渊到了国外,扔下了年幼的张爱玲与弟弟。
殊不知,母亲不管不顾的任性离去,给张爱玲的一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后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父亲再娶的继母孙用蕃对张爱玲姐弟很不好,张爱玲因顶撞继母而被父亲几乎毒打致死,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逃了出来,从此与父亲恩断义绝。
可见,张爱玲的童年时光是缺乏父爱的,这为她后来的择偶与感情奠定了悲凉的底色。
张爱玲从父亲那里逃出来后,跟母亲住到一起,希望获得一点久违的母爱,但却是徒劳的,刚开始母女俩相处还算融洽,但不久母女关系就冷淡下来了。
由于经济捉襟见肘,母亲给了她两条路,要么嫁人;要么读书,张爱玲选择了后者。
1939年张爱玲进入香港大学读书,因奖学金被母亲赌掉而果断与之断绝关系。多年后母亲去世,想见女儿最后一面也被拒绝了,可见张爱玲对母亲有多耿耿于怀。
张爱玲与母亲
可见,张爱玲的原生家庭给了她一生很大的羁绊。就像三毛在《滚滚红尘》中所说:张爱玲对父爱渴求、对母亲之悯爱,她想快快长大改变宿命。
张爱玲11岁进入贵族学校圣玛丽亚女中读书,从此开启漫漫文学旅程,10多岁读红楼梦,14岁完成小说《摩登红楼梦》,她深知文学才是摒弃家庭痛苦的避风港。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张爱玲恰好是那个不幸的人。
只有到了大学,大学生活才让张爱玲有了真正活泼而年轻的心境,此时的她格外发奋用功,成绩数一数二,才情也得到了极大发挥。
张爱玲小时候与弟弟关系好,但后来关系逐渐淡薄,弟弟费尽周折联系上她,她却十分冷漠,甚至死后巨额遗产也不留给弟弟分文。
也许,张爱玲对亲情太失望了。
张爱玲与弟弟
二:谋生也谋爱,低到尘埃张爱玲是聪明的,她深知在一个旋涡似的时代,哪怕是一个女人也要把握好自己命运,于是生存的推力将她推向一个成熟的高峰。
由此,写作成为了她赖以生存的工具。
1942年,张爱玲返回上海就读圣约翰大学,不到两月陷入困顿,生活的压力迫使她专职写作赚取搞酬谋生。幸运的是,她于1943年发表的10多篇小说轰动一时。
比如最出名的就有我们喜欢的《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等,使张爱玲一夜之间成为上海文学界一颗新星。
她的文字老练而成熟,仿佛出自一位饱经风霜的大家之手。她的奇迹又延续到1944年1945年,小说集一版再版,一时洛阳纸贵。
然而,就在张爱玲名气如日中天时,一位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胡兰成闯入了她的生活,成为了她心头永远都抹不去的一道伤痕。
1944年5月,身为汪伪政F宣传部副部长的胡兰成写了一篇文章《评张爱玲》,夸张爱玲带给人间健康明朗的、不可摧毁的生命力。
这段文字是带有私人感情的,据说那时二人已陷入热恋。为何这样?一说胡因张的《封锁》产生情愫,一说胡为避难与张相识。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在当时掀起巨大舆论。那时张爱玲24岁,胡兰成38岁,还是一个有妇之夫。
胡兰成每次回上海,都去张爱玲赫德路的公寓,在那里度过美好的二人时光。
胡兰成很懂张爱玲,让张爱玲沉迷其中,不管年龄差距,不管对方顶着“汉J”骂名。
张爱玲还送给胡兰成一张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上经典的表白话语: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缺爱尤其缺乏父爱的女子,遇上喜欢的年长男子是真会低到尘埃里的。
但如果对方值得,那无可厚非;但若对方是渣男,那就悲剧了。不幸的是,胡兰成属后者。
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2任妻子离婚,张胡二人才有一纸婚书,但没有任何仪式,时代的变动、感情的背叛终是没逃过。
1944年11月,胡兰成动身去湖北,临行前委婉说了一句:“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即时为乐成了胡兰成习以为常之事,仿佛张爱玲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而张爱玲却心领神会、全盘接受。
果然,胡兰成在湖北又有了新人并结婚,对方是年仅17岁的护士周训德,年轻貌美,娇艳如宝石一般。胡兰成在1945年3月回上海时主动将此事告知了张爱玲。
张爱玲那坚贞不屈的爱情瞬间轰然坍塌了,她一度以为对方在开玩笑,然而更令她崩溃的还在后面。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胡兰成逃到浙江诸暨期家与期家庶母亲范秀美相恋,范将其送到温州途中,两人结为了夫妻。
晚年胡兰成
胡兰成毁三观啊,一路逃亡,一路结婚,全然不顾及与他结合的女子的感受,尤其心思敏感细腻的张爱玲。
张爱玲获悉胡兰成在温州,马不停蹄赶过去,却不料遇上尴尬一幕。
二女一男相见,场景一度尴尬,令张爱玲惊诧不已。而范秀美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将旅馆里的张爱玲变成了胡兰成的前妾,连妻子都算不上,最多逄是一个朋友而已。
不善言辞的张爱玲,在范秀美面前完败。而此时的胡兰成哑然不语,既不能离开避难之处,又不能对眼前的情人张爱玲说抱歉。
张爱玲离开那天,天下着雨,似在为她鸣不平,她幽幽地对胡兰成说: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不致寻短见、不再爱别人”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爱情的最后倔强与坚贞。
想必胡兰成背叛与张爱玲的爱情,大致原因还是为自己逃亡找避风港吧。这个自私的男人,不管何时何地,考虑的永远都是他自己。
但作为聪明、有思想的一代才女张爱玲,却势必要为这一场爱情画上圆满句号的。
1947年,张爱玲给逃亡中的胡兰成写了一封分手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张爱玲又附上30万元的分手费。这30万元无疑是才女对爱情的最后倔强:不是你不要我,而是我不屑与你在一起。
三:远走异国,半生之缘与胡兰成分手后,张爱玲一度情绪低落直至遇上桑弧后再次陷入热恋,但两人终究只是一段不了情,对方最终选择圈外女子结了婚。
此时连续两次被抛弃的张爱玲,已然少了创作热情,只得于1952年迁居香港疗伤,但在事业受挫后,又于1955年赴美国定居。
谁知到美国第二年,生活便陷入困顿。
所幸36岁的她结识了大她29岁的剧作家赖雅,对方已65岁了,两人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赖雅还带给张爱玲作为女人的温情。
赖雅结过婚有女儿,却生性奔放自由,不愿受婚姻束缚,直到65岁遇上张爱玲。
也许张爱玲本身就有恋父情结,这次与赖雅结识两人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之后两人难舍难分。相识两个月后,赖雅就在日记中写道:“去小屋,一同过夜。”
这一段超越年龄与国界的爱情,来得实在太快。
没多久,张爱玲怀孕,二人在纽约结婚。两人从相识相恋到结婚,也才不到半年时间。但感情就这样,爱就爱了,旁人无可厚非。
赖雅是剧作家,对电影了解很深,张爱玲也将小说的失意转向电影剧本。为此在赖雅帮助下,张爱玲写的电影剧本相当卖座。
婚后的几年,张爱玲专心写剧本养家,赖雅包揽全部家务。
但后来两人生活越过越窘迫,张爱玲曾担心养不活孩子而打掉,赖雅年事已高,身患重病,张爱玲她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甚至跑回国筹钱,又夜以继日写稿赚钱为赖雅治病……
张爱玲甚至累得双腿肿胀、眼睛出血,但最终赖雅还是病逝了,这年张爱玲47岁。
这段老夫少妻的感情,终走向结束。
张爱玲写了一辈子爱情,没想到最终自己却败给了爱情。至此在她生命里,再没有让她牵挂的人了。赖雅死后,她变得越来越孤僻,至此开启长达28年的独居生活直至离世。
在上海时,她就是一位深居简出的女作家,不喜社交,不维系繁杂人脉关系,而宁愿在安安静静把自己关在屋里写字,也不愿混迹于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
在美国时,她将自己与世隔绝,谢绝一切来访与社交,独自一人生活在租住的小公寓里,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然而,独居生活的寂寞没能淹没她,反而让她生活得更加的自由自在,这或许就是“天才作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吧。
晚年的张爱玲生活习惯很奇葩。
她几乎从不自己煮食物,每天靠罐头、牛奶等方便食品来果腹充饥,许是作家的习惯吧,时间一久,身体越来越虚弱,身形一天比一天消瘦下去。
更离奇的是,她还自嘲自己生了“没文化的病”如牙痛、皮肤瘙痒等,她甚至把自己的皮肤瘙痒归因于虫子,为此四处搬家躲虫,3年中搬了180多次家,如此不辞劳苦搬家其实是心理因素。
这令人想到了她写的那句经典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这或许就是她一生的写照。
而就在张爱玲落魄至极时,张爱玲这三个字却总在上海爆红,她的作品被不断出版印发,身在美国的她挣的不少钱都是靠中国读者,因而晚年的她收入不菲。
此后,自知大限将至的她留下一份遗书,大致内容:1、死后马上火葬。2、不举行葬礼。3、骨灰撒向空旷无人处。4、遗产留给宋淇。
1995年9月,张爱玲被发现死在出租公寓内时已去世一周。而她之所以不想让人看到遗体,想必是她生前就知道寡居的自己定会死去许久才被人发现,为此无非给自己留下最后的尊严。
她给朋友宋淇夫妇留下270万遗产,却没给弟弟留下分文。终身未娶的弟弟在得姐姐死后数天才被人发现后,不论白天黑夜都敞开家门,问及缘由说是不想重蹈姐姐的覆辙。
9月30日,林式同将她的骨灰撒向浩瀚大海,这一刻,天才作家张爱玲传奇而凄悲的一生,也随之化为了尘烟。
作为作家,张爱玲是成功的。
但作为女性,她又是独特而悲凉的,她没有普通人的平淡与幸福,一生三段情史无比凄凉,死时身边没任何一个亲人,死后数天才被人发现,堪称成功而悲美。
而这样的人生,也不知是不是她想要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平凡如杂草,枯萎化作泥,不问不记不怜不惜,很好,这样的文章也是多余。
悲剧的人生!
也是个奇才
好像对大家都没卵用啊,死了就好
唉........!
这是个旷世才女!她的诸多作品被搬上银屏,连言情教主琼瑶都说爱玲是她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