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在现代社会居然有“想工作,先自割子宫”的工作。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有一群从事甘蔗生产的女工,他们不仅面临沉重的劳动负担,同时由于当地特殊的“月经歧视”,不得不选择摘除子宫。如此令人脊背发凉的工作,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
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地区,当地水热条件优越,为甘蔗种植创造良好的条件,制糖业相当发达。随着全球化的深化,不少大型跨国企业,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看中当地富饶的糖类资源,纷纷建厂办公,给当地制糖产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有生产需求,势必会产生劳动力需求。日益增长的制糖业,带来了庞大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批以此谋生的甘蔗女工们。和男性劳动者相同的是,这批甘蔗女工们,同样需要承担繁重的劳动,在烈日下暴晒工作十几个小时都是常态。但她们的收入少的可怜,而且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毁了她们的身体健康,不少女性还面临因年龄上升、体力下降等,最终被抛弃的命运。
而最令人胆寒的是,这个有着千年历史并繁育出灿烂文明的国度,对女性的歧视长期存在。生理期,在当地人看来是“不洁”的,禁止他们在这个期间下到甘蔗地干活。这意味着,她们不仅失去了一周的薪水,同时因为产出效能低,她们可能被雇主无情辞退。而她们本身就来自低种姓家族,且没有其他谋生手段,离开这份工作的她们将面临一定的生存考验。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这些“甘蔗女”们被迫走上了摘除子宫的道路。子宫作为女性重要的器官之一,不仅是具有排毒和调节激素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承担了免疫功能维护的作用。失去子宫,对于女性的身心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浩劫。而更为可怕的是,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术后不仅无法得到有效护理和休息,产生后遗症和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但是,面对生存的巨大压力,无数的“甘蔗女”走向了她们母亲甚至是祖母的老路。尽管近些年,印度凭借一骑绝尘的经济增长速度,跃升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广大女性权益,特别是低种姓群体的女性权益始终得不到提升。
在印度不少邦,“月经歧视”比比皆是,强奸、家暴等恶性事件屡禁不止,更别说女性外出工作,而劳动权益保障更是一纸空文。换句话来说,“甘蔗女”现象在印度绝非个例。那么,印度政府是否关注到这部分女性权益保障问题呢?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广大国际组织的进入,“甘蔗女”问题引起印度中央政府的重视。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改善这些女工的工作环境和境况。但从各方的跟踪报道结果来看,收效甚微。
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潮下,甘蔗女工的待遇想要通过几条法律法规,几次严肃执法,实现质的飞跃或改变,根本不可能。对印度女性来说,想要彻底改变如此命运,教育、社会和法律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而这并不是一阵风的事情,需要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组织长时间、强有力的执行推广,促进当地女性意识觉醒,提升女性地位,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和解决如“甘蔗女”一样,广大印度女性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