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强城市格局再生变,广州超重庆,杭州反超武汉,宁波逼近南京

元芳说投资 2024-02-11 20:32:55

01/10强城市中多个城市迈入新的万亿台阶

2023年各大城市GDP成绩单在陆续披露中,10强城市成绩单也全部披露,但10强城市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作为GDP总量最高的城市,“十强城市”往往都是省域经济的领头羊,代表各自区域的天花板。

2023年,中国大陆GDP十强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从“十强城市”排名可以看到,南京,仍是扮演着守门员的角色。从2023年的增速来看,晋级至2万亿的俱乐部,仍需要4-5年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10强城市中,除去南京作为“守门员”外,其他9座城市,均跨入2万亿俱乐部。其中,4万亿城市2座,上海和北京;3万亿俱乐部3座,深圳、广州、重庆,广州和重庆是新晋成员;2万亿俱乐部,苏州、成都、杭州、武汉,杭州与武汉是新晋成员。

而随着烟台、常州迈入万亿门槛,中国大陆万亿城市已经多大26个,未来5年仍有6-7座城市扩容,万亿GDP早已不再像过去那么稀缺,无论是经济的含金量还是影响力都大打折扣。

作为领跑者,经济第一梯队的城市门槛正在不断升级。

2023年,10强城市格局中,多个城市晋级新的万亿台阶。

上海2023年GDP达4.72万亿,逼近5万亿关口,增量超2500亿元,以2023年的增速,预计2024年有望达5万亿。

广州、重庆联袂晋级3万亿俱乐部、杭州、武汉也同时突破2万亿。

其中,广州反超重庆,重回GDP第四城;杭州反超武汉,重回GDP第八城;而成都与苏州的差距明显收窄。

 

从10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

从南北分布来看,在TOP10城市中,北方城市仍旧只有北京一个城市,其他9个城市均位于南方,而作为北方第二城的天津,在2020年被南京赶超后,短期回到前十的可能性不大。

从东西分布来看,在TOP10城市中,中部只有武汉一城,西部则有成都、重庆两城,其他都位于东部,且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最强增长极可谓名副其实。

02/10强城市格局

自从2020年南京反超天津晋级10强城市后,4年来10强城市的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暂时没有挑战者突围,但内部却竞争激烈,形成你追我赶之势,主要集中在京沪、广重和杭武之间。

先看,京沪之间, 上海2023年GDP超4.7万亿年有突破5万亿的概率,坐稳经济第一大市的宝座。并且两者之间有拉大之势。

2022年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影响,北京一季度GDP一度超过上海,这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上海能否守住经济一大市也备受关注。

事实证明,即使在疫情年份,随着疫情好转,2022年2季度开始上海经济就开始绝度反击,最终在年底反超,守住了经济第一城。进入2023年后疫情时代,上海的领先优势进一步的扩大。不过,2013年北京GDP占上海GDP的比重首次超越90%后,两者一直保持在90%上下的,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超越的可能性也不大。

 

毕竟,两城之间的定位不同,经济并非北京中心,北京定位于国际政治、文化、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本身定位中,经济中心处于第一。是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全球科创中心的定位。

再看广州和重庆,2023年广州反超重庆,经济总量重返前四。

2020年以来广州与重庆的第四城之争进入了白热化,2020-2023年的4年时间真是你追我赶,双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也就说短期内两城在第四城的争夺战中将会保持较长的时间。但广州明显面临着“前后标兵,后有追兵”的压力。

 

因此,2022年的政府报告中,广州首次明确提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口号。从产业集群看,广州在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创、时尚产业、文化创意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现代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绿色石化和新材料、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能源等13个千亿级产业链群,以及一大批百亿级产业链群,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链群梯队。

重庆要形成对广州的绝地领先优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三,杭州反超武汉,重返经济第八城,尽管杭州重返经济第八城,但与武汉的差距微弱,未来竞争仍然处于焦灼态势中,并且对成都的赶超短期难以实现。

从杭州与武汉两城的发展路径来看,1996-2011年的16年中杭州一直领先于武汉,2012年至2019年则是武汉领先于杭州。

2020年疫情的到来,导致武汉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冲击,被杭州连续2年反超。直到2022年,武汉才以微弱优势反超杭州,而2023年,杭州又以微弱优势反超武汉,两城GDP差距在百亿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领先武汉的时间中,两者的差距从未超过千亿,但武汉领先杭州的时间里,2018年领先杭州一度达1338亿元,这是两城差距最大的时刻。

杭州与武汉经济实力相近,但在产业结构中存在截然不同。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一线城市。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对GDP的贡献达28.3%,整体实力仅次于北京、深圳和上海。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是杭州迈入“2万亿方阵”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达1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9.0%,成为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其中,以信息软件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比上年加快7.7个百分点。

武汉则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市。2023年武汉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突破6800亿。

目前武汉形成了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

此外,武汉还首次进入科研城市全球前十、全国前五,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城市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在科教方面,这是杭州的短板。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背景之下,两城谁将走的更快,大家都很期待。

03/南京,能守住第10城?

南京,自2020年赶超天津,晋级全国十强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但未来能否站稳“守门员”之位,一直都备受关注。

第10城最大的挑战不是天津,而是来自于华东两个城市,浙江的宁波和山东的青岛。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和青岛的行政级别与南京是一样的,均是副省级城市。青岛和宁波是计划单列市,而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尽管是副省级,但南京的财政是三级财政,青岛、宁波则是二级财政,除了向中央上缴外,其他都是留给自己,南京不仅要上缴中央还要上缴江苏省。换句话说,在财力上,南京可能就略逊于宁波、青岛。

 

目前,宁波、青岛的经济总量不仅无限逼近天津,而且与南京的差距双双收窄,未来调整第十城的概率是很大的。

根据宁波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宁波2023年GDP达为16452.8亿,与天津的差距不到300亿,与南京的差距也从2022年的1200亿收缩到千亿以内。

根据青岛统计局的数据,青岛2023年GDP达到15760.34亿,与天津的差距从1400以收窄到千亿以内,与南京的差距从2000亿进一步收缩到1600亿左右。

短期来看,青岛对南京的挑战并不大,真正大的是宁波。宁波2023年的增量近750亿元,而南京只有500亿元出头,也就说南京只要稍微打个盹可能就被宁波赶超。

而宁波也发出了豪言壮语底表明,经济第10城势在必得。

2021年8月,宁波发布了《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在官方发布的相关解读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奋力实现2025年GDP总量破2万亿、进入全国前10名的目标”。

相较于天津、南京,宁波最大的优势千亿级制造业众多、拥有港口优势、民营经济发达。

目前,宁波已经形成了一个246产业集群。即2个万亿产业集群(绿色石化、汽车),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

无论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还是专精特新小巨人,都位居全国前列。

宁波-舟山港则是全球货运第一大港,2023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4亿吨,较上年增长4.9%,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宁波还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23年,宁波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2万亿,民营经济贡献了该市66%的GDP、79%的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

这是宁波的经济活力,也是力争跻身2万亿俱乐部底气。

但以2023年的增速来看,2025年突破2万亿有一度的困难,但未来赶超南京可能是大概率。

1 阅读:455

元芳说投资

简介:逻辑选股、技术择时、价成共舞、波段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