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也有一个愚公,用几十年的时间在悬崖上开凿一条水渠

黔之行 2023-12-23 08:37:18

1960年到1969年,河南安阳的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凿了一条长达70公里的灌溉水渠,这个工程削掉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被称为“新中国奇迹”。这个水渠就是红旗渠,现在已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在贵州省遵义市,也有一条和红旗渠类似的水渠,人们称之为“大发渠”。大发渠的长度只有7.2公里,但是这却几乎是完全靠一个人的一辈子的精力的来开凿的。开凿这个水渠的人叫做黄大发,他是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的村支书。

草王坝是一个十分偏远的村庄,也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村庄。在贵州,并不担心地方的偏远,因为贵州本来就是“靠山吃山”。但是,一个村庄要是没有水源,那就不太适合居住了。没有水源的村庄不仅水稻没有水源灌溉,连饮用水都成问题。而这个草王坝只有一口枯井,村民需要到此来排队挑水。水井的水很少,接满一桶水要等很久。

上世纪60年代初,黄大发就组织村民子在悬崖上开凿水渠,想把7公里外的马家河沟的水引过来。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不支持,资金不足,这个水渠未能成功动工。为了完成这个梦想,黄大发于1989年去区水利站工作了4年,学习了较为丰富的水利工程经验。

黄大发回村后,又召集村民,准备再次开凿水渠。不过,当地的村民对于开凿水渠的信心不足,于是黄大发自己带着测绘工具进行了勘察、测绘和定桩定点。终于到1992年,县里面拨下了38万斤玉米来作为工程款。随后,黄大发带领300多名群众开始了艰苦的奋斗。

要知道,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开凿水渠就需要炸掉大量坚硬的岩石。为了得到炸药,黄大发步行30公里去炸药厂购买和背炸药,脚板磨得破皮出血,炸药厂的老板见后十分震动,给了他20元,让他一定要买双鞋穿上。没有雷管,他就徒步在百公里外的县城买。经过艰苦的寻找,他最终扛着2000枚雷管走路回了家。

经过两年的奋斗,黄大发带领村民终于在悬崖上开凿出了一条水渠,这条水渠长7.2公里,另外还有2.2公里的支渠。这条水渠为草王坝百户村民提供了饮水源,还灌溉了1200亩的稻田。从此,草王坝不能种植水稻的历史结束了,村民吃上的大米饭。黄大发还组织村民修建梯田,增加了稻田的规模。

这条水渠不仅是灌溉水渠,还是一条小路。水渠完工后,许多人出去都走这条水渠,路程缩短了1.5公里。为了让水渠便于行走,黄大发还用石板铺设到水渠上,他带领几个石匠,铺设了一条石板路。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村民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逐渐改变了草王坝的落后局面。

黄大发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6年,他成为了贵州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此后,此后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此后,以黄大发为原型的电影、电视剧《天渠》《高山清渠》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贵州,像草王坝这样的村寨很多,不过每个村寨的命运都不一样。现在,许多村寨都通过异地搬迁的方式搬出了大山,还有的则发展旅游业。许多村寨虽然没有搬迁,但是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在城里买了房子,这些村寨逐渐走向了消失。草王坝这个村寨未来会消失吗?我想大趋势也是人口不断减少。但是,黄大发这样的愚公精神是应该推广的,不管村庄如何改造、如何搬迁,只要有这种愚公精神在,那么贵州的面貌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最近修建仁遵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跨越了团结村,并在这次开了一个匝道,以方便村民出行和游客来往。高速公路跨越此地,于是修建了一座大桥,被命名为了大发渠特大桥。大发渠大桥全长1427米、是世界上同类型桥梁宽度第一的特大桥。

现在,草王坝的旅游业开始发展起来了,这里打造了集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度假、康养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度假旅游综合体,打造了“大发渠”观光长廊、“大发天渠”党性教育陈列馆、乐耕甜农旅基地等。这里有民宿、农家乐等,游客到此可以体验山地旅游、“做一周农夫”、素质拓展、农耕研学、亲子活动等等。 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体验一份特别的野趣。

试想,没有黄大发当初的奋斗,会有草王坝的今天吗?

0 阅读:0

黔之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