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员王清珍:曾用嘴吸导尿管帮重伤战友排尿,为黄继光整理遗容

小西饭体育日记 2024-11-07 04:55:29

卫生员王清珍:曾用嘴吸导尿管帮重伤战友排尿,为黄继光整理遗容

1952年深秋的上甘岭战场,枪炮声不绝于耳。在一处简陋的战地医院坑道内,16岁的女卫生员王清珍正在为一位腹部中弹的排长查看伤情。排长因伤口疼痛,已经三天无法正常排尿。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王清珍作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几天后,这位年轻的卫生员又面临着另一项艰巨的任务:为刚刚牺牲的特级英雄黄继光整理遗容。在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下,黄继光的遗体已经完全冻硬,双手依然保持着生前冲锋的姿态。这个来自湖北武汉的女孩,为什么会在16岁时就来到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她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多少像她这样的年轻女性,在战场上书写着动人的故事?

一、参军之路(1936-1950)

1936年春天,王清珍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由于父亲工作的特殊性,王清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全国各地辗转。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艰苦,却让年幼的王清珍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深刻的认识。

1948年,12岁的王清珍随父亲来到四川成都。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成都街头经常能看到伤病员被抬进医院。有一次,王清珍亲眼目睹了一位护士为伤员换药的场景,这让她萌生了学习医护知识的想法。

1950年初,王清珍和父亲来到贵州威宁。这里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且仍有国民党残部和土匪在此活动。一天,王清珍去赶集时,遇到一伙土匪。土匪头子看中了王清珍的容貌,扬言要强行将其掳走。幸运的是,当地群众及时将消息报告给了解放军第15军45师。

在45师部队进驻威宁后,王清珍经常看到部队医院里的女卫生员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女卫生员大多数年龄与她相仿,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医疗技能。通过与她们的接触,王清珍了解到45师后勤部医院正在招募女卫生员。

为了说服父亲同意自己参军,王清珍特意带父亲参观了部队医院。她指着那些忙碌的女卫生员对父亲说:"您看,她们也都是女孩子,却能救死扶伤。我也想学习医护知识,为伤病员做些事情。"经过多次劝说,父亲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

然而,当王清珍来到征兵办报名时,却因年龄太小、身材瘦弱而被拒绝。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她的命运。一天清晨,45师后勤部医院突然接收了大批伤病员,人手严重不足。王清珍主动前去帮忙,表现出色。她不怕脏不怕累,总是将最困难的工作揽在自己身上。这种表现打动了医院的领导,最终破例接收了这个年仅14岁的姑娘。

进入部队后,王清珍刻苦学习医护知识。从最基础的包扎、消毒,到打针输液,她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技能。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还会偷偷练习打针,用自己的手臂和橘子作为练习对象。短短几个月时间,她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卫生员。

1950年秋天,王清珍随45师移防河北。在这里,她不仅继续深造医护技能,还学会了操作X光机等医疗设备。这段经历为她日后在朝鲜战场上的救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入战场(1950-1952)

1951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部队领导考虑到王清珍年纪尚小,原本打算让她留在后方。然而,当部队准备出发时,王清珍已经站在了整装待发的队伍中。

为了能够随军入朝,王清珍采取了一个特别的行动。她找来一把剪刀,将及腰的长发剪短,又穿上了男性军装。这一举动在当时的部队里引起不小的轰动。一位女战士主动剪去秀发的行为,让许多老兵都为之动容。

跨过鸭绿江的第一天,王清珍就接到了紧急医疗任务。一支侦察小分队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敌机轰炸,3名战士受伤。由于地形复杂,担架无法到达伤员位置。王清珍背着医疗包,沿着陡峭的山路爬行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找到了受伤战士。

在朝鲜战场上,王清珍很快就接触到了此前从未经历过的伤情。一次,一名战士被炮弹碎片击中胸部,大量失血。在没有输血设备的情况下,王清珍用自己的血给伤员做了紧急输血。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战地救护与后方医院的巨大差异。

1951年夏天,第15军参与了一场激烈战役。战斗中,王清珍所在的医疗队遭遇敌机轰炸,医疗设备损失严重。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她开始尝试使用当地能找到的草药为伤员消炎止痛。通过向朝鲜老乡学习,她掌握了多种草药的辨识和使用方法。

随着战事的推进,王清珍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战地救护方法。她在衣服内侧缝制了多个口袋,装满纱布和急救药品,以便随时进行救治。在转移伤员时,她会用绳子将伤员固定在背上,这样即使在陡峭的山路上也能保持平衡。

1952年初,部队进入阵地战阶段。王清珍被分配到前线医疗站工作。这里距离作战地区更近,经常能听到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一次夜间转移时,她在漆黑的战壕中摸索前进,突然踩空掉进了一个弹坑。所幸医疗包成了缓冲,使她免受重伤。

在前线医疗站期间,王清珍不仅要救治伤员,还要负责伤员的转运工作。她和其他卫生员一起,在战壕与医疗站之间开辟了多条"生命通道",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伤员转移。这些隐蔽的通道往往会绕过敌军的火力封锁区,虽然路程更远,但大大提高了伤员的生存率。

1952年夏末,王清珍参与了一次大规模战地救援。当时,一个连队在激战中伤亡惨重,急需医疗支援。她带领几名卫生员,顶着敌军的炮火前进,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才将所有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次行动中,她的衣服被弹片划破多处,但她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三、上甘岭战役中的特殊贡献(1952)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战斗进行到第三天,美军的炮火封锁使得战地医院不得不转移到地下坑道。在这个仅有两米多高的狭窄空间里,王清珍和其他医护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坑道内的医疗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手术台,伤员只能躺在用门板临时搭建的木板上。由于缺乏照明设备,医护人员只能借助煤油灯微弱的光线工作。更严重的是,随着战斗持续,医疗物资开始告急。

在这种情况下,王清珍开创了多项应急救治方法。当发现缺乏消毒水时,她让战士们收集松针,用开水煮制成临时消毒液。没有纱布时,她将干净的军装撕成条状代替。一次,一名战士腹部中弹,急需手术,但坑道里没有足够的照明。王清珍让多名战士排成一列,每人手持一支火柴,轮流点燃,这样保证了手术全程有足够的光线。

最具挑战性的是一次紧急救援。一名排长腹部受重伤,因为疼痛导致尿道肌肉痉挛,无法正常排尿。当时没有导尿管,王清珍用竹管削成简易导尿管。然而,由于缺乏抽吸设备,导尿管无法正常工作。在这危急时刻,王清珍用嘴直接吸取导尿管,成功帮助伤员排出积压三天的尿液,避免了肾功能衰竭的危险。

为了应对持续不断的伤员救治工作,王清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战地护理制度。她将伤员按照伤情轻重分成三个区域,重伤员集中在靠近医护人员的位置,由专人24小时值守。同时,她还培训了几名伤势较轻的战士做临时护工,协助照顾其他伤员。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王清珍发明了多个医疗救助新方法。当发现一些伤员因长期卧床出现褥疮时,她用松针制作了简易床垫,既能防潮,又能减轻压力。为了节省药棉,她将用过的纱布洗净、晒干后重复使用,并用开水反复消毒。

战役进行到后期,坑道内的卫生条件日益恶化。为了防止伤口感染,王清珍组织人员定期清理坑道,并用石灰粉消毒。她还想办法在坑道顶部开凿了几个通气孔,改善了地下环境。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感染率。

除了医疗救护,王清珍还承担起了伤员心理辅导的工作。在没有战斗任务时,她会给伤员讲述其他战士的英雄事迹,或者教大家唱歌。特别是在敌军炮击最激烈的时候,她总是出现在最需要她的地方,用实际行动给伤员以信心和力量。

经过这场战役,王清珍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战地救护经验。她将这些经验整理成笔记,在之后的战斗中传授给新来的卫生员。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来的军队医疗救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战后医疗工作(1953-1960)

1953年8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王清珍随部队返回国内。凭借在战场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她被任命为军区医院外科主任。这个新的岗位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培养新一代军医。

1954年春,军区医院接收了一批从农村征召的新医务人员。这些年轻人大多只接受过简单的医疗培训。王清珍根据战地医疗的实战经验,设计了一套实用的培训方案。她将战场上常见的伤情分类,制作了详细的救治流程图,让新手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技能。

为了提高医疗队伍的实战能力,王清珍在医院开展了野外救护演练。她将战场上遇到的各种特殊情况编入演练科目,比如在没有手术器械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外伤,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制作临时医疗用品等。这些实战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1955年,一场突发的矿难考验了医院的应急能力。当时,一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多人重伤。王清珍带领医疗队连夜赶赴现场,设立了临时救护站。她把在朝鲜战场上总结的大规模伤员分类救治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1956年,王清珍开始着手整理战时医疗资料。她把在上甘岭战役中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关于战地创伤救治、简易医疗器械制作等内容,编写成教材。这些材料后来成为军医院培训新医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王清珍开始研究新的医疗技术。她注意到很多退伍军人因战伤落下后遗症,便专门研究康复治疗方法。她将中医推拿和西医康复训练相结合,创造出一套适合伤残军人的康复方案。

1958年,一场重大车祸让王清珍再次施展她的应急救护才能。一辆满载职工的大巴车翻下山坡,造成多人受伤。当时最近的医院在50公里外,她立即在现场设立救护站,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制作夹板和担架,成功救治了所有伤员。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王清珍经常深入农村进行医疗巡诊。她把战时积累的简易医疗方法教给乡村医生,特别是一些用本地草药替代药品的方法,对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9年,王清珍开始关注儿童医疗问题。她发现很多儿童因为缺乏基本医疗常识而延误治疗,于是开始在学校开展医疗知识讲座。她把复杂的医学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生动的实例讲解基本急救知识。

到1960年,在王清珍的努力下,军区医院已经形成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她培养的许多学生后来成为各地医院的骨干力量,她的战地医疗经验也在和平时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年来,她始终保持着战时形成的严谨作风,无论是处理急诊还是进行常规治疗,都一丝不苟。

五、晚年继续服务社会(1961-1986)

1961年,已届50岁的王清珍从军区医院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并未选择安享晚年。她主动请缨,前往偏远山区建立卫生站。在湘西一个交通不便的山区,她重操旧业,开始了新的医疗服务工作。

初到山区时,当地连最基本的医疗设备都很缺乏。王清珍借鉴战时的经验,用竹子制作简易担架,用木板搭建临时诊疗台。她把自己在朝鲜战场上总结的草药使用方法与当地傈僳族医生的传统医术相结合,创造出一套适合山区的治疗方案。

1963年,山区爆发了一场流行性感冒。由于交通不便,药品补给困难,王清珍带领村民采集当地的野生药材,制作成预防药剂。她还把战时使用过的消毒方法教给村民,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为了解决山区缺医少药的问题,王清珍开始培训当地年轻人成为赤脚医生。她把复杂的医学知识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教材,用方言讲解。每到农闲时节,她就组织这些年轻人进行集中培训,教授基本医疗技能和常见病治疗方法。

1968年,王清珍来到云南边境地区,在那里建立了流动医疗站。她发现很多边境居民因为路途遥远不敢就医,于是开始了定期巡诊。她带着简单的医疗器械,走村串户,为边民看病。有时候,甚至要翻山越岭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偏远村寨。

1970年代初,王清珍开始关注妇幼保健问题。她发现山区妇女产前检查率低,很多都是在家中生产。她便组织培训了一批接生员,教授她们卫生消毒知识和接生技巧。同时,她还定期举办妇女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山区妇女的健康意识。

1975年,王清珍在一次下乡途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药用植物。这种植物具有止血效果,可以用来治疗外伤。她立即组织人员采集样本,并进行试验研究。经过反复实践,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止血药,解决了山区外伤治疗的难题。

1978年,已经67岁的王清珍仍然坚持在基层工作。这一年,她开始整理多年来积累的医疗经验,特别是一些适合基层使用的简便治疗方法。她把这些经验编写成手册,发放给各地的乡村医生,扩大了她的医疗经验的影响范围。

1980年代初,王清珍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她根据多年经验,编写了一本适合老年人的保健手册,内容包括日常保健、常见病预防等实用知识。她经常到老年活动中心义务诊疗,为老年人讲解保健知识。

直到1986年,75岁的王清珍仍然保持着每周三天到社区卫生站坐诊的习惯。她始终坚持着一个原则:医者要像对待战友一样对待每一位病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仍然在为改善基层医疗条件而努力工作。她把毕生积累的医疗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0 阅读:0

小西饭体育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