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我本是高山》正在全国进行点映。可万万没想到,试图通过点映揽获一波口碑的《我本是高山》,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有崩盘的危险。
对于这部影片,网友们是寄予厚望的。不说别的,就提海清的扮相,和张桂梅校长的相似度就很高,再加上坚定执着的眼神、走路的姿势、佝偻的身影,可以看出剧组是花了心思的。但偏偏就是点映一出,玩脱了。
【一】剧情魔改引争议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改编自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电影名正是取自"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段誓词。
据张桂梅校长在直播中所说,这段内容是女高一位语文老师写的,她稍做了修改并推广为激励全校学生的誓词,虽然不是校训,但每天都要喊。
但因为影片中有关剧情魔改的质疑声越来越多,现在问题已经上升到了“抹黑信仰”、“削弱女性力量、污名化女性”,并且还在鼓动举报、封杀的严重地步。
那剧情与现实中的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做了哪些改编,会被网友们吐槽为是魔改呢?
其一,将酗酒的对象,从父亲改成了母亲。
为了证实这个料,阿良特意去查了一下张桂梅校长采访原视频内容。现实中,父亲酗酒,女儿还经常受挨打。后来母亲改嫁,读书期间生活费都是母亲给,父亲从来没有给过生活费。
而到了电影里,父亲去世,母亲酗酒,不做农事、打孩子,张校长骂醒这位母亲后,还给了一份学校食堂的工作,让母亲改过自新。
就这个改编点,一网友表示,《我本是高山》不仅是不了解农村女性,更不了解穷人。穷男人会酗酒、抽烟。穷女人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说她会买酒喝、养成酗酒习惯,是不可能的。把一个农村妇女塑造成酗酒无度的人,更像是在拍科幻片。
不能忽视现实生活中女性会酗酒的问题,女性也有自己的压力,她们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酗酒。但在这部电影中安排这一角色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男性酗酒的形象,在电影中确实经常出现,而女性酗酒的形象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女性酗酒似乎被视为不可能的事,这会让一些看片的网友产生不信任感。
其二,山区女学生厌学的原因,是贪玩、上网吧。
在阿良的印象中,在贫穷山区,女孩总是比男孩更珍惜学习的机会,她们的学习态度一般也较为良好。但现在影片中的改编点,山区女生不上学的原因是,逃课去网吧,还有逛街买衣服。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还逃课去上网、逛街购物的山村女孩?时间设定还是2008年?总觉得这个厌学的理由,有点脱离现实。
其三,亡夫是支持张桂梅创办女高的重要精神支柱。
影片中,胡歌饰演张桂梅丈夫一角。虽然早早下线,但在影片中时不时被提及,主打一个精神不灭的状态。每当张校长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闪回出现的都是胡歌饰演的丈夫。
这个改动,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隐隐有因过世的丈夫精神激励,才让张校长能够坚守初心的倾向。没有排斥张校长有丈夫这一点,更没有觉得她不能怀念丈夫,但《我本是高山》不该放大丈夫的作用,更不该忽略张校长真正的创校初心。
如果张校长内心一定要有精神支柱,拍成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责任感都行,为什么会是亡夫?这感觉就像,张校长是因为老公去世才这么热爱学生、投身教育的。
可事实上,张桂梅校长亲口说过,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是心中信仰,亦是感动于山乡情义、忠于党员职责而创建华坪女高并坚守至今的。
导演和编剧的想法,过于肤浅了。如此改编,是对张桂梅校长的信仰贬低,对创立女校的初心避重就轻。
此外,由胡歌饰演张桂梅校长的丈夫,部分网友表示剧方有点考虑不周。源于胡歌早前的一些言论,认为他不太尊重女性。
有记者问胡歌:“如何看待男人花心?”胡歌认为男人花心很正常,如果男人不花心,在事业上和学业上会缺少很多动力。
“人生的悲哀之处就在于,你找到一个心爱的人,然后你跟她成了家,有了孩子。就作为一个男人来说,你好像一辈子都是为了这个女人而在奔波。如果说我们可以把这一个女人,变成很多个女人的话,那你的动力会百倍千倍的增加。”
即使后面有经纪公司出面解释,这是胡歌对剧中人物的解读,言论属于断章取义,并发出律师函警告,但胡歌的这番话,还是惹了不小的争议。
在接受另一次专访,胡歌被问到最艰难的选择是什么,他尴尬一笑:“脚踏两只船的时候特别难,有十年了吧,太累了,对三方来说,都太痛苦了”。
胡歌还被指多次开黄腔。在社交平台,公开和马天宇开玩笑,表示“有嫂借嫂,有车借车”;给刘诗诗取外号叫“水仙姐姐”,听起来还挺文雅、仙气十足,但胡歌解释说,因为她是“湿湿”;胡歌过生日时,蔡卓妍祝他“天天快乐”,他引导她应该说“日日快乐”才对。
基于以上言论,已经有看过点映的网友表示,虽然胡歌每次出场的时间都不长,但他每次出现都有些莫名其妙,感觉衔接不上剧情。而且他和海清演技也不是一个层面,因此认为这个角色的存在很多余,还不如不加,删掉也没有任何影响。
其四,男女教师的人物形象反差过大,疑似歌颂男性、贬低女性。
有网友表示,在影片中,除了张桂梅校长,其他女老师好像都是作为“反面教材”,与优秀高尚的男老师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对情侣来到女高支教,最终是女友撒大小姐脾气,吃不了苦想离开,还质问同来支教的男友,选学生还是选她,情节没有现实支撑。
另一个是,从女高走出去又重新回来任教的女老师,则因为怀孕生子,想要陪伴孩子的原因,选择了离开。这过程中,还与张校长发生争吵,甚至因为教学任务紧,不让这位女老师请假去照顾生病的孩子,存在极重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二】舆论发酵、口碑尽失
见到争议与质疑声太大,《我本是高山》编剧袁媛@梦幻泡影 @袁小圆 率先沉不住气,表示并不是男性都是高光角色,片中有家暴妻子的丈夫,也有逼女儿、妹妹嫁人的父兄,她还质问网友们:男人都死光了,你们就开心了?
之后更是怒斥网友,称"指责分裂分化女性的人",才是真正污蔑污名张桂梅校长的坏人。怒气一上头,直接出口成脏,“我绝不把世界让给我鄙视的人!平庸的沟壑,卑微的懦夫,听好了!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
讲真,自己的作品被批判,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作为影片的编剧,的确要好好控下自己的情商。毕竟现在《我本是高山》还没有正式上映,现在和网友们闹翻,这无疑是很没脑的行为。
要知道现在一部影片的票房如何,是与口碑息息相关的。而口碑又是和路人缘直接挂钩,因此该编剧这样刚网友,很明显是不理智的。言语毫无风度不说,还被质疑精神状态。一张嘴就是“你奶奶我”,可谓是斯文扫地。无法想象说出这种粗鄙话语的创作者,如何能认真写出张桂梅校长的奉献精神?
网友们原本不理解《我本是高山》为何会魔改至此,看了编剧的谈吐和状态,瞬间悟了。
这位编剧似乎对“负面”评论气愤填膺,他对差评者一顿说教,仿佛筑起了一座无形的高墙,将那些不利的言论隔绝在外,他成为了在高山上的人上人。
《我本是高山》中的“高山”,是用来指代张桂梅校长和女校学生的,但从编剧的回应看,难道片名是他们用来自喻的?
或许是意识自己的回应大不适,她很快又删除了回复的动态,还将自己的主页做了隐藏,不敢再应对,但网友们还是记住了她说的话,对《我本是高山》的失望再多几分。
在这样的形势下,编剧还用这样的语气与措辞,更是错上加错。眼看风波愈演愈烈,六公主直接下场力挺《我本是高山》。
第一句就是批评编剧,“电影《我本是高山》编剧的回应是失态的,这无疑给影片本就复杂诡谲的舆论氛围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而后,六公主希望网友们不要恶意评论,应冷静观影。称现在的舆论是在给该片泼脏水,让该片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故事被淹没、被玷污。直言某些人在故意带节奏,怒斥他们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这些行为,是不能接受的。
有网友认为,六公主的这番回应,很明显就是避重就轻。所以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掀起了更大的争议。如果这是一部虚构的作品,那也就没什么了,但这是由现实人物改编的。虽然剧情或许要经过文学加工才能更精彩,但改编点还是要尊重现实为好。
在网友们看来,是大家的喜欢和追捧,让其成为了六公主,如今这波纯属盲目支持,就对六公主不再客气,有的网友还开启了举报模式,六公主不得不再次发声,坚称“面对恶意,我们不惧”。
而舆论的发酵,最终直接影响的就是电影本身,因此也有演员站出来支持电影及六公主的发声,她就是刚凭借《县委大院》拿下白玉兰视后的吴越,发声的初衷,是不希望《我本是高山》这类她认为的好电影被抹黑,称“坐等网络实名制”。
但演技和路人缘极佳的吴越,这次并没有得到网友们的认可,显然更懵了,不明白怎么一部电影就和网络实名制扯上关系了,合着正常的舆论环境就是只能夸、不能批评了?
既然吴越“坐等实名制”,那也坐等演员公开片酬和纳税额,等着把每部戏的流水公布出来,不知道哪位演员敢为内娱先呢?
次日,吴越再发文回应,她六年前因为在《我的前半生》中出演了第三者,后来被各种追着辱骂,不仅是自己,连家人也深受其害。那场超越创作本身的审判,让她不得不关闭评论区,也成为了她希望实名制的初衷。
但网友们不仅不愿意买账,甚至还质疑她开始卖惨了,拿六年前的角色出来混淆视听、转移话题。
不仅出面发声的吴越被批。这次舆论也波及了该片的主演海清。她只是在宣传自己的作品,评论区却彻底沦陷,从网友们的指控来看,觉得海清作为资深演员,不该接演这样的剧本,也对不起张桂梅校长的应答。
【三】改编的逻辑是否合理
一个优秀的故事,最怕上映后如石沉大海,激不起一丝涟漪。但现下《我本是高山》还未正式上映,就遭遇口碑崩盘,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我本是高山》的海报上,清晰写着“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那么电影剧情的改编,是不是应该尊重原型呢?
影视作品不是纪录片,自然无需一比一还原事件,存在艺术化处理无可非议,但针对网友们讨论的那几个争议点,是否真的适合出现在这部人物传记电影中呢,这不是用一句“电影艺术创作”就能解释的。
进行所谓的艺术化处理,不应偏离事件的核心事实,丰富张桂梅校长的形象不需要一再强调其亡夫的精神陪伴。塑造其他人物形象,不必将原本属于女性的高光时刻,移交给男性。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剧情设置、细节呈现中可能潜藏的隐晦的性别歧视,都会触动网友们敏感的神经。
此外,海报的右下角还印有“逆天改命”4个字,但事实上,女性要做的从来不是逆天改命,而是一步步拿回曾经让渡的权力和失去的话语权。
假如这部电影,不是以张桂梅校长和女高为原型,单纯讲某个山区女校长帮助女学生的故事,那它所有的情节其实都说得过去,打女性主义的幌子也不会有网友管它,最多是吐槽剧情悬浮和脱离实际,甚至可能对它很宽容。
可问题就在于,它有张桂梅校长的原型事迹在,并且它从头到尾都在借张桂梅校长宣传。而两位女性编剧根本没有意识到,一部传记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原型。
张桂梅校长多次对外强调过,她的偶像是江姐,最爱唱《红梅赞》。她是因为看到了大山女孩的处境才创办女校,支撑她走下去的,是心中的红色信仰,包括张桂梅校长事迹出圈、获得更多帮助,也是因为一次代表会上女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报道。
但《我本是高山》并没有重点着墨描写张桂梅校长的初心,而是让胡歌饰演的丈夫成为了她精神支柱,多次在她迷茫时候出现,不是给她贴膏药,就是与她依偎。
以上种种剧情的改编,无疑是扭曲了张桂梅校长的信仰。“她”的成就,无需冠以“他”的头衔。
张桂梅校长不好拍,她的事迹看上去很好拍,但其实非常不好拍。因为她有很多表象的特征很好抓,给人一种她的故事很容易拍的错觉。
但其实,她的精神内核里,有一种近乎圣徒的信念感。这种信念感和这种气质,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电影里透出来的,那种坚定的纯粹的奉献主义,它是一种高于世俗社会的一种精神。
所以,要将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做影视化,其实非常不好拍。如果只是世俗化的把她理解成一个善良的女人,能吃苦、有奉献精神,她信的东西、自己不信,或者没有过任何信仰层面的探索,没到这个层面,根本就拍不出来她的那种精气神。
阿良有看相关女高的纪录片,一路都是延绵的大山,到处是悬崖深沟,那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真的难上加难,只有深处其中,才能明白张桂梅校长的伟大与不易。
早前有个女学生,名校毕业后,立马就结婚嫁人,嫁了个当地有钱人,还回女高要去捐款。张桂梅校长拒绝了,并且对此很失望。她觉得那个女学生辜负了她自己,那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要开始进入社会,却突然回去嫁人了。
在张桂梅校长眼里,如此优秀的学生,毕业后自然是希望她在社会上做一番贡献,发光发热,然而她选择了一条回头路。
一部好电影,应该引发各种讨论,讨论越多,说明越能引发思考。也确实如六公主所言,评价一部电影的前提,一定是要自己看过。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这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
所以从本心来说,阿良还是希望《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能够被更多的网友看到,让大家知道,真的有张桂梅校长这般无私的人。如今,像张桂梅校长这般执着信念的人太少了,少到这个社会风气都觉得不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