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张仅仅
编辑|一盏笔记
演了一辈子大佐,到了晚年也要定居日本。
难道是“入戏太深”?
31岁入圈演戏,51岁家喻户晓,67岁客死他乡。
“大佐专业户”马卫军病逝的背后,究竟有怎么样的故事?
1提起“反派专业户”,那一定少不了老师艺术家“方化”的名号。
《平原游击队》中的凶神恶煞的狡诈模样,被方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在他逝去后,国产剧中此类角色就像“断层”了一般。
再没有演员能够将日本军官演得“入木三分”。
直到2007年,一位名叫“马卫军”的演员出现在大众视野。
或许大家对马文军这个名字不怎么熟悉。
但要是提起这些作品,一定会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日本大佐都是他饰演的啊!
他是《中国兄弟连》中的“矢内雄二”。
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松井联队队长”。
还是《雪豹》中带领莱阳地区伪军的“近卫文”。
只要看过抗战剧,马卫军的身影便会在其中。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扮演角色的时候总是原声出演。
比起其他影视剧中,日军毫不专业的糙着一口日式中文,让人看了好笑又尴尬。
真正的日语出演,才更加让观众身临其境。
而马文军的出现,显然弥补了这一大缺点。
但对于51岁才大火的他来说,演艺这条路,充满了艰难坎坷。
他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也并没有什么演戏上的天赋。
甚至在成为演员之前,他还是一家制药厂的工人。
人到中年,为了梦想奋斗前进,在当时看或许有些自私和任性。
但人生苦短,碌碌无为才是最大的折磨。
马卫军出生于1956年的甘肃酒泉。
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家庭条件也一般。
而在小的时候,跟着小伙伴们去庙会看戏,成了他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
看着台上唱戏的人,马卫军心中产生了一股奇异的感觉。
年龄再大一些后,马卫军接触到了话剧。
那种感觉和戏曲带来的全然不同,但他依旧不懂,这是好奇还是梦想。
当舞台上的表演结束后,台下的喝彩声和鼓掌声从耳朵直达心底。
一颗名为“梦想”的种子,也在蠢蠢欲动。
但他刚开始规划未来,梦想就被父母扼杀在了摇篮中。
面对儿子要当演员这类的话,父母只当是他在“开玩笑”。
可渐渐地,发现马卫军是真要往这方面发展。
在当时,当演员可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
更不要说没权没势,想要出人头地怎么是一件容易事?
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支持,世俗的眼光也让马卫军生畏。
他听从了父母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毕业后,马卫军在兰州找了一家制药厂工作。
流水线的工作日复一日,枯燥且无味。
他曾多次反问自己,难道要这样碌碌无为一辈子吗?
马卫军想过辞职,可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又不得不妥协。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自己研究表演,通过看电影、看话剧反复模仿演员们的神态和动作。
私下里,还经常在同事面前表演,久而久之,工厂里的人都知道了他的爱好。
而命运,也随之迎来了转折。
2在一次工厂组织的文艺活动中,马卫军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表演结束后不断有同事来夸奖他。
被问及这么有天赋,为什么没去学习表演的时候,马卫军沉默了。
他向同事诉说了自己的无奈,可万万没想到,同事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
“有梦想就去追,趁年轻干什么不赌一把?”
马卫军被这样一句话震撼在原地。
是啊,为什么不赌一把?
在同事的鼓励下,马卫军从制药厂辞职。
可如今考表演学校显然已经“为时已晚”。
恰巧这时候,马卫军听说了兰州话剧团正在招人。
他怀抱着雄心壮志报名了考试。
但很可惜,结果并不顺利。
由于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表演知识。
加之在形象和天赋方面都有些许不如意。
因此马卫军并没有如愿被录取。
马卫军深知自己和专业演员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他并没有自怨自艾,他尝试自学报考中传表演系。
不过结局很显然,依旧是无功而返。
可他没有轻易放弃,反倒是“越挫越勇”。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马卫军的努力下,他最终考入了“绵阳文工团”。
尽管并不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但也算是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然而想象中的生活,并没有如期到来。
进入到文工团的马文军依旧是一位“无名之辈”。
在文工团演话剧,他只能出演一些无足轻重的配角。
那时候,他才知道这条追梦之路“任重而道远”。
父母和亲朋劝他早日回家,踏踏实实过日子。
但面对困境,马文军不想认输。
哪怕是毫不起眼的角色,他都认真对待。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只要足够努力,总有一天他也能站在聚光灯下。
在有了一些积蓄之后,马卫军便前往日本学习表演,为了在日本生活还学习了日语。
却万万没想到,这一举动为他未来事业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1987年,从日本学成归来的马卫军参演了只有三集的电视剧《喻培伦大将军》。
尽管戏份不多,但却是他当时难得有姓名的影视作品。
或许是为了挑战自己,他甚至还自导自演了一部电视剧《走出荒漠》。
只可惜播出效果平平,没有激起水花。
不过难得的是,马卫军的演艺事业终于有所起色。
2007年,他凭借出色的日语条件拿到了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的“矢内雄二”。
正是这一次出演日本人的经历,让马卫军奠定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戏路。
但“成也此,败也此”。
马卫军的片约越来越多。
只是,全部都想让他演日本人的角色。
倒不是马卫军觉得演不了,而是身为演员总是待在舒适区,事业毫无挑战性。
更何况,他还由于演技出众,造成了不少的误会。
3总是扮演一些罪大恶极的人,观众也入戏太深。
他们嚷嚷着要马卫军离开中国。
他只能亲自下场解释。
但这样的声音总是络绎不绝,众口铄金实在难以抵抗。
久而久之,马卫军也懒得解释,可改变戏路的事情却迫在眉睫。
马卫军演技肯定没问题。
但他却忽略了,他的大佐形象早已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
后来,他也饰演过一些接地气的普通角色。
例如《人世间》的“丁支书”、《运河边的人们》的“杨开泰”。
奈何,毫无反响和热度。
彼时的他已经年过半百,能够有戏演,马卫军就已经很知足。
但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却突然出现。
在2023年9月13日,日本东京传出消息,马卫军因患喉癌因病逝世。
而在这前一周,马卫军参演的新剧《后浪》和电影《铜梅奇案》还在播出。
实在让人感慨,世事无常。
可在悲伤之余,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
据了解,马卫军久居日本,离世时也是在日本。
一位中国人,难道因为长时间扮演日本人,就真的要去日本生活吗?
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据了解,当年马卫军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结识一位中国女生。
同为中国人让他们之间有了许多共同话题。
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共诉对家乡的思念。
久而久之,两人便互生情愫,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马卫军在日本的时候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家庭也都在日本。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他舍不得让妻子独自在日本忙碌。
等到孩子们稍大一些后,马卫军才终于决定回到祖国完成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他长年在中国和日本两边跑。
在表演上,马卫军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曾经拥有雄心壮志的少年也被时间蹉跎。
回想这一路走来,本来将要碌碌无为,在枯燥工厂过活一辈子。
却因为梦想,奋力也要一试。
不过好在,马卫军赌对了自己这一生。
他对表演的热爱不容置疑。
哪怕疾病缠身,他依旧每年都为观众送上了优秀的影视作品。
演员这辈子会扮演许多角色。
大家也都习惯用代表作的数量来评判一名演员的实力。
而这样的荣誉,又总是在那些主角身上。
一部真正优秀的电视剧,离不开参与制作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马卫军一生能将一类角色演到“天花板”级别,又怎么不值得让人夸赞呢?
而马卫军的成绩并不单单是“演戏”,在当编剧方面,他同样优秀。
早在1998年,他就凭借电影《安居》提名了金鸡的“最佳剧本奖”。
尽管最后没有拿到奖杯,但电影却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
2000年,作品《朝天门》荣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02年,反腐作品《雷霆出击》更是取得了非同凡响。
马卫军的才华,低调、富有内涵。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在67岁就离开了我们。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