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献给真正想改变命运的人!(后附10个金句)

采下一朵幸福花 2024-08-11 17:58:55

文\杨海涛(潜能训练导师)

人们往往将逆境归咎于命运,然而,是否存在真正的“命运”这一说?若命运确实存在,我们是否有能力改变预定的命运呢?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精华所得,揭示了改造命运的秘诀。

袁先生将其改变命运的亲身经历撰写成家训,传授给子孙,旨在教导他们认识命运的真谛,分辨善恶的标准,从而改正过失,向善进取。

袁了凡先生还警示子孙,不应被“命运”二字所束缚,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他鼓励子孙自强不息,勇于改造命运。

《了凡四训》以袁了凡的个人经历为例,传授给子孙的家训,亦称“了凡戒子文”。它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构成。书中核心思想为“改过”与“积善”,对后世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袁了凡原名袁黄,易学大师孔先生曾预测他只能活到53岁,且无子嗣。但在云谷禅师的点化下,他顿悟人生,更名为“了凡”,意味着从凡夫俗子中解脱,获得自在。自此,他断恶修善,成功改变了命运,享年七十多岁。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融合了儒、道、佛三家学说。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读到《了凡四训》并将其作为人生指导。他后来在其著作中说道:“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写的《了凡四训》,得到了顿悟的感觉,原来人生是这样的”。

第一训: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在于创造自己的命运,而非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年轻时期,袁了凡曾邂逅一位精通命理的先生,此人替他卜了一卦,预言他在县试中将名列第14,府试中将位居第71,而在提学考试中则能获得第9名的成绩。

果然,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切正如那位算命先生所预测,名次丝毫不差。此后,这位先生又多次为他占卜,每一次都精准无误。

于是,袁了凡向他询问了一生的命运,得到的答案是:他只能活到53岁,官职生涯仅有三年半,且无子嗣,半生难以享受福分。

由于算命先生的话屡次成真,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听任命运的摆布,不再有任何进取之心。

然而,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云谷禅师点化后,袁了凡觉醒了,他决定亲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在69岁高龄时,他留给儿孙们以下教诲: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袁了凡先生将自己的改命经历,一一传授给儿子,告诫他不要被命运所限,应当全力以赴行善,“不以善小而不为”;同时,也必须坚定地断除恶行,“不以恶小而为之”。

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断恶修善”,才能“灾消福至”,这正是改造命运的根本法则。

第二训:改过之法

欲扭转命运,须从自我革新开始:涤荡内心的杂念,修正以往的不足。

善于改正过错的人,不会急于行事,而是先理解其中的道理。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深知错在何处,这样才能确保不再重蹈覆辙。

袁了凡提出,若要真正改过,需具备三颗心:羞耻之心、敬畏之心与发勇之心。

王阳明曾提及自己的学术为“致良知”之学,而致良知正是羞耻之心的体现。

所谓敬畏之心,意味着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有所敬畏,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人的行为才不会偏离正道。

第三是发勇之心,即当一个人意识到错误时,必须在行动上展现出勇气,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

第三训:积善之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书倡导行善积德,其珍贵之处在于教导我们辨识何为真正的善行,何为虚伪的善举。

因此,人行善之举,若利于他人则为公,公心即为真善;若利于自己则为私,私心则为伪善。

若有丝毫迎合世俗之心,便是扭曲;若有丝毫愤世嫉俗之心,也是扭曲。

我们应当明白,行善不应仅看表面的行为,而应考虑其长远的影响;不应仅限于一时,而应着眼于久远。

为大众谋求福祉的是真善;谋求个人私利的是伪善;出自内心的善意是真善;追随他人、为求名声的行为是伪善。即便是一时出于好意,却造成了长久的恶劣影响,那同样也是伪善。

第四训:谦德之效

最后,我们须做到待人谦和。唯有“谦”,才能守护所累积的善果不失。

人的志向,犹如树木之根,一旦立定此志,便应时刻保持谦虚,事事寻求便利,如此自然能感动天地。

了凡曾对朋友提及,若上苍真欲赐福于某人,必先赋予其智慧。

智者深知万物的广博,怀抱谦卑之心,身处低下之境。狂妄自大者,不过虚有其表,实为无知的体现。

唯有理解谦逊的真谛,才能脚踏实地,积累成就,从而获得上天的眷顾与福报。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个人若能践行“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那么福气和好运自会降临其身。

做善行,得善果

世界首富约翰·洛克菲勒,这位曾创建标准石油公司,他的命运曾经因心灵的觉醒而迎来转机。

在53岁达到事业顶峰时,洛克菲勒因赚钱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招致众多竞争对手的痛恨,甚至都想恨不得杀了他。

当时的他,虽然财富庞大,但健康状况却亮起了红灯。医生警告他,若不休息,他恐怕活不过53岁。

这一警示让洛克菲勒猛然觉醒,他选择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转而投身慈善事业。

他慷慨解囊,资助了芝加哥大学和塔斯基吉黑人大学,捐赠了联合国总部大楼,还设立了基金会,支持众多科学家进行研究,助力他们消除疾病、贫困和文盲。

在善行的熏陶下,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稳步增长,而他自己也在愉悦的心情中恢复了健康,最终以99岁高龄离世。

福有多深,前途就有多广。若福泽不足,即便机关算尽,所获也难长久,祸患或随其后。

一个人一生中所能积累的财富,取决于他曾经播下多少财富的种子。

懂得为他人付出,助人为乐,成就他人,就是在播撒善因的种子。

当种子生根发芽,岁月自然会赋予你更多的好运和财富。

《了凡四训》10个金句

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释义】

过去的种种,就像昨天已经死去;未来的种种,就像今天刚刚诞生。

【赏析】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时间观念和生命态度。过去已经无法改变,就像已经死去一样,不必过于纠结。而未来则充满了无限可能,就像新生命的诞生,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和把握。鼓励人们放下过去,拥抱未来,用积极的心态去生活。

2、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释义】

所有的福泽,都离不开自己的内心;从内心去寻找,就能感受到无所不通的智慧。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对于福泽的重要性。真正的福泽不是外求的,而是源自内心的智慧和善良。只有通过修炼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福泽。

3、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释义】

抬头看,三尺之上必有神明;追求吉祥,避免凶险,完全取决于我自己。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看法。虽然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吉祥,避免凶险。

4、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释义】

一时之间,用言语劝人;百世之后,用书籍劝人。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书籍在传播知识和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言语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而书籍的影响力是长久的。通过书籍,我们可以将知识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甚至影响百世之后的人。

5、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释义】

在外,思考如何帮助别人的急需;在内,思考如何克制自己的邪恶。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人际交往和个人修养的看法。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克制自己的邪恶。

6、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释义】

错误有千百种,都是由内心所造成;如果我的内心保持坚定不动摇,错误又从何而生呢?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稳定对于避免错误的重要性。大多数的错误都是由内心的波动和动摇引起的。只有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清净,才能避免犯错误。

7、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

【释义】

勤奋积累,就会充满;懈怠而不积累,就会空虚不满。

【赏析】

这句话说明了勤奋和积累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懈怠不前,不进行积累,就会感到空虚和不满。

8、世路役役,最易没溺。

【释义】

世间的道路劳累繁忙,最容易使人沉溺其中。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沉溺于世俗的繁忙和劳累。它提醒我们,要警惕过度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满足,以免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幸福。

9、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释义】

必须振奋精神,舍弃旧的,追求新的,希望不要自己误导自己。

【赏析】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决心。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要勇于放弃过时的观念和方法,追求新的可能性和机遇。同时,也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避免自己误导自己。

10、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释义】

进退都有命运安排,快慢都有其时机,应该淡然处之,不要有过多的追求。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人生的进退和速度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和时机,不必过于强求。应该以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

0 阅读:0

采下一朵幸福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