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城府最深的皇帝,靠37年的装傻充愣取得皇位

元昊说历史 2024-09-13 02:25:18

他是中国历史上城府最深的皇帝,也是一位三十多年的资深傻子,装傻是他的伪装,依靠装傻,他躲过了多次暗杀,甚至因为装傻,他在汹涌黑暗的斗争中胜出,取得了皇位。

在成为皇帝后,他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整顿吏治,拥有“小太宗”之称。

本期我们介绍的人物:唐宣宗李忱。

元和五年,在长安城大明宫里,伴随着一声啼哭声,一个婴儿出生,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皇帝给他取名叫李怡。

李忱是他当上皇帝后,改的名字,为了表述一致,统一写李忱。

李忱的母亲郑氏,原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因为李锜战败,郑氏入宫成为郭贵妃的侍女。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宪宗宠幸了郑氏,之后就有了李忱。

所以皇帝对这个儿子并不重视。

似乎是为了回应皇帝父亲,幼年的李忱长的并不聪明,少言少语,史书上记载为“识重寡言”、“不慧”。

母亲卑微的身份,加上儿子痴呆的模样,母子两人虽然过的战战兢兢,但总算一路还算平安。

因为这时候的后宫,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夺权大戏。

这场大戏的主角,是郭子仪的孙女郭贵妃。

大唐政权能够延续,名将郭子仪的功劳可谓居功至伟。

虽然郭子仪功成名就之后,把所有军权都还给了皇帝,但他在朝廷,在军队里的威望无容置疑。

更重要的是,郭贵妃依靠的不单单是郭家的余荫,她还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德宗的外甥女以及唐顺宗的表妹。

所以郭氏凭借显赫的家世成为了太子李纯的太子妃。

唐宪宗继位后,郭氏进入后宫,地位超然,手段狠辣,无人敢惹。

这么强势的郭贵妃,却有两块心病:

一是自己太子妃的身份,却没有成为皇后;

二是她的儿子李恒排行老三,没有成为太子。

为此,郭氏多次找过唐宪宗,要他立后和改立太子。

唐宪宗以李恒的身份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为由推脱。

就在郭贵妃的数次请求被拒之后,皇宫内接连发生了两起惊天大案。

先是唐宪宗长子离奇身亡,然后又是唐宪宗本人突然暴毙。

关于这两桩大案的真实原因,在当时并不知晓,只是有人怀疑,是郭贵妃找人下的黑手。

随后李恒登基,他就是唐穆宗。

儿子上位后的第一时间,郭贵妃就把与儿子争夺太子之位的唐宪宗次子李恽以及支持他的全部势力清除殆尽。

李恽精明强干,站在他身后的是唐宪宗时期的第一大太监吐突承璀。

在安史之乱后,宦官们拥有平叛之功,牢牢掌握了禁军指挥权,他们没有后代,是皇室的坚定支持者。

可惜王子加大太监的组合,还是斗不过郭贵妃。

但是郭贵妃的争权战争,和那个身份卑微且低调到极点的李忱母子有什么关系呢?

这源自一起皇宫内流传的流言。

一天,年少的李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坐在龙头上,非常拉风。

母亲郑氏知道后,非常害怕,担心引起郭氏的注意,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郑氏嘱咐李忱,不要向任何人提及那个梦。

要知道,郑氏在生下李忱前就是郭氏的侍女啊。

她太了解郭氏的为人了。

奇怪的是,此后在皇宫内就出现了一个关于李忱的传言。

史书记载:“与重疾,沈坠,会有光辉烛身,血然而兴,正身拱揖,如对臣僚,如晤大宾,以为心疾”。

意思是说李忱得了一场大病,忽然就有光照在他的身上,然后一跃而起,端正身体,作出向大臣们拱手作揖的姿势。

而郑氏的解释是,自己的儿子得了疯病。

这种事大家听听就算了,但是作为皇帝的唐穆宗却觉得,这种传言有蹊跷,就亲自看望了下他的这个弟弟。

不知道是调侃还是发现了什么,唐穆宗说:这是我们家的英明人物啊,怎么会疯呢?

转身就给李忱了个封号,叫光王。

只听这个名字,总觉得多少有点讽刺的意思。

但至少打消了皇帝的猜忌。

不久,唐穆宗因为中风,突然驾崩了。

接替他的,是唐穆宗年仅16岁的长子唐敬宗。

唐敬宗在皇位上,屁股还没坐热,仅仅过了两年,便被宦官给杀了。

随后,唐穆宗的次子唐文宗开始执政。

短短几年时间,李忱的身份,从皇弟变成了皇叔。

相比于唐穆宗,唐文宗对这个叔叔一点尊重也没有,相反唐文宗还喜欢拿他取乐。

一次唐文宗摆宴请了很多大臣,李忱也在宴席之中。

因为表现的呆头呆脑一言不发,与周围大臣们的把酒言欢,显得格格不入,很快就引起了唐文宗的注意。

皇帝就发话,谁要是能让他这个光叔开口说话,就重重有赏。

这是拿他开刷呢。

大臣们为了皇帝开心,就尝试各种办法,李忱始终不发一言。

这事有人认为李忱是真傻,有人就认为李忱有城府。

认为李忱装傻的,是唐文宗的弟弟李炎,在他看来,真傻的人那么逗他,不可能一言不发,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隐忍。

在李炎继位成为唐武宗之后,依旧对他这个叔叔不放心,多次试探,甚至有意将其置于死地。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这个叔叔李忱每次居然都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这让唐武宗更加确信,李忱是装疯卖傻。

如果再细思一下,一个皇子,几十年装疯,那他的目的极可能就是问鼎至尊,夺取天子之位。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是多大的毅力,才能隐忍几十年。

于是,唐武宗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个皇叔。

一天,唐武宗邀请其他王爷一起骑马赏雪,过程中有士兵禀告说,李忱在返回途中坠马了,因为当时是晚上,包括唐武宗在内一群人觉得人找不到了,就回去了。

就在大家都认为,李忱会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的时候,第二天唐武宗却收到消息,李忱活着回来了。

这更加重了唐武宗的猜忌,于是直接派人把李忱扔进茅坑,打算淹死他。

这回李忱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其实李忱这次是真没招了,就在快要淹死的时候,一个神秘人挺身而出偷偷救了他。

据民间传言,李忱在获救之后,为了逃命,躲到了江西百丈山下的百丈寺做和尚,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唐武宗很快就听说这个传言,据说之后的灭佛运动,就与这个事有着很大的关系。

公元846年,唐武宗因为服用大量丹药而病入膏肓。

随即李忱便被人接进了皇宫,同时也揭开了当初搭救李忱的神秘人的身份。

这个神秘人,叫仇公武,是个大太监。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神秘人能得知李忱遇害的消息,并赶在第一时间将人救起,还藏在了连唐武宗都找不到的地方。

为什么仇公武要救李忱,是因为同情李忱的遭遇吗?

当然不是!

唐朝后期唐代宗之后,宦官掌握禁军兵权,成为唐王朝重要的政治力量。

他们在皇宫内,控制禁军,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

哪个皇帝打压他们,就直接把皇帝杀了,再换一个听话的。

宦官们的权力太大,自然就引起大臣和皇帝的联合打压,所以宦官集团迫切需要一个完全听话的傀儡皇帝。

在唐武宗快不行了,他的儿子又太小的时候,宦官们盯上了这个痴呆的王爷。

太监们纷纷认为,这个傻王如果当上了皇帝,那整个朝廷都可以由他们来摆布。

不久后,唐武宗去世,李忱继位成为唐宣宗。

就在太监们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唐宣宗表面上依旧保持痴呆模样,尤其对仇公武和马元贽这些大太监格外恭敬,几乎事事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之后再定夺。

可事实上,到了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唐宣宗就开始研究《贞观政要》,尤其钻研为君之计和治国之策。

唐宣宗利用马元贽除掉了权臣李德裕,李德裕差点被整死。

一天,唐宣宗向马元贽唯唯诺诺的提出,自己非常害怕宰相李德裕。

马元贽和李德裕两人本来就有很深的矛盾,听到皇帝的倾诉,第二天李德裕就被一道圣旨罢免了相位。

没有了李德裕,唐宣宗悄咪咪地掌握了部分实权。

随后唐宣宗在一次上早朝的时候,透露自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父亲唐宪宗是被谋杀的,说完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说,要给父亲一个交代。

本来唐宪宗的突然暴毙就很有问题,加上文官与宦官集团天然的矛盾,这个事就引起了各方大佬的关注。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也渐渐的浮出水面。

是郭贵妃和唐穆宗,联合宦官,谋杀的唐宪宗。

结果,唐穆宗因为得位不正,加上后面的敬宗、文宗、武宗,四位皇帝都被移出了太庙。

连带的还有一千多名太监,被清理出局。

宦官们这才发现,以为找了个傻子当皇帝,最后自己才是那个傻子。

唐宣宗收回权力之后,一改之前懒散堕落的模样,行事果断,处事决绝。

他铲除了很多权臣,结束了持续50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他加强皇权,打压宦官,减少赋税,打击藩镇,更是趁吐蕃内乱之际,夺回了安史之乱后丢失的河湟地区。

使腐败的晚唐呈现出了中兴的小康局面,史称“大中之治”,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

0 阅读:1

元昊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