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印度新一轮大选已经开启,预计将持续到今年6月份,为了夺得大选胜利,莫迪正如火如荼地在印度各地开展竞选活动。
与此同时,以印度最大在野党国大党为首的27个印度反对党已经组成了“反对党联盟”,以对抗莫迪领导的印人党。面对27个反对党的联手施压,莫迪这回参选并不轻松。
然而,相比印度反对党的联手施压,令莫迪倍感头疼的,或许还是美英加等国的突然发难。
关键时刻,莫迪收到了3条坏消息。
消息一,加拿大再次“翻旧账”,3名印度人被逮捕。
4日,加拿大警方宣布,逮捕了3名印度籍男子,理由是指控这3人涉嫌于2023年在加拿大暗杀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目前正在调查,这3人“是否与印度政府有联系”。
5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发表讲话时表示,自从尼贾尔被暗杀后,加拿大锡克教社区人心惶惶,他保证,每个加拿大人都将在加受到安全、公平的对待。
很显然,不论是加拿大警方逮捕3名印度男子,还是特鲁多的表态,似乎都将在矛头指向印度政府。
据悉,去年6月,尼贾尔遇刺身亡后,加拿大政府便指控“印度情报机构参与了此事”,但遭到印度政府强烈反对,导致印加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甚至双方互相驱逐过外交官。
如今,加拿大逮捕3名印度男子,无疑是在进一步向莫迪政府施压,认为其与尼贾尔遇刺身亡有关。
不过,对于加拿大的举动,印度政府的态度依旧强势,印度外长苏杰生随即发出反驳,称加拿大从未提供任何相关证据,也没有与印度分享调查结果,如今再次指责印度政府,这是“无法接受的”,并称此举是加拿大政府“政治冲动”的体现。
更要注意,去年11月,美国也宣称挫败了一起针对美国锡克教人士潘农的暗杀事件,并就“印度政府可能参与其中,而向印度发出警告”,纽约检方还随即控告了一名印度男子。
今年3月22日,印度政府承认,的确有一名“未经印度政府授权的印度特工参与刺杀潘农行动”,但强调此人采取行动时,已经不再为印度情报机构工作了。
由此来看,在加拿大没有给出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印度政府是不会妥协的,印加两国也可能再次爆发冲突。
不过,对于加拿大逮捕3名印度男子一事,印度总理莫迪并未做出任何回应。
消息二,拜登再次公开指责印度,莫迪再次失声。
5日,美媒CNN报道称,拜登在发表讲话时提到,“印度等国因为排外,导致经济发展受阻”。该言论一经发出,便引发舆论震动。
印度外长苏杰生急忙发声反驳,称印度是一个“非常热情和开放的国家”,并称印度经济“没有衰退”,还称拜登的言论很可能会给美印关系“开创不好的先例”。
需要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美国近期第一次指责印度了。
一方面,在加拿大再次指控“印度可能参与尼贾尔遇刺身亡”事件后,白宫便火速发声,称对此事“强烈关切”,并将严肃对待此事。
另一方面,前不久印度“明星政客”、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因涉嫌贪腐案而被莫迪政府逮捕后,白宫也发声称,希望凯杰里瓦尔能得到“公平、透明”的司法程序。
美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印度强烈不满,除了抨击美国的举动涉嫌“干预印度内部事务”之外,还警告这些举动会对美印关系造成影响。
然而,除了美国动作不断之外,英国也没闲着。
消息三,英国再次向印度施压,莫迪很无奈。
日前,莫迪在竞选活动上公开对国大党施压,称其一旦上台就会“将收集来的财富重新分配”,引发舆论动荡。对此,英国政客却主动发声称,认为莫迪此举有“分裂印度”的意味。
此外,英国媒体还给国大党“支招”,称其应该改变传统的舆论方案,不能一味地埋怨媒体的偏见和审查制度,并称国大党需要拉抬富有活力的青年领袖,转换思路、集思广益,在经济方面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等等。
并且,在锡克教人士遇刺事件以及凯杰里瓦尔被捕事件中,英国也紧跟美国步伐,向印度表示了“强烈关切”,认为印度政府必须尊重人权问题等等,引发了印度强烈不满。
可见,美英加等国这次先后向印度发难,显然不是单纯的巧合。
对此,且谈2点粗浅看法吧。
1,美英加等国早不发难,晚不发难,偏偏在印度大选开启,莫迪正忙于应对大选之际发难,背后似乎有“另有所图”,不排除这是美西方进一步想干预印度大选的另一体现。
别忘了,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对其他国家施压,伺机需求颠覆别国政权一直是西方的拿手好戏。
更别忘了,俄乌冲突发生后,由于印度无视西方警告,执意购买俄石油,与俄开展合作、联手推动“去美元化”进程,早已令美西方感到不满,如今印度大选开始,美英等国估计很难忍住不出手。
2,不可否认,随着美国开始推动其所谓的“重返亚太”战略,对印度的确多番拉拢,但美国想要的,是一个愿意按美国意愿行事的印度,而不是屡次与白宫唱反调、与俄开展合作的印度。
因此,在有机会“敲打”印度的情况下,美国势必会出手,并且还会带动其他西方国家向印度施压。如今美英加的举动,就是最好例子。
说到底,美西方并未将印度视作真正的盟友,而是其实现政治利益的工具。对此,莫迪确实该有所醒悟了。
接下来,如何在应对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确保竞选活动能顺利进行,对莫迪来说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只有印度人自己以为欧美把它当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