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小微工厂的表格库存匹配助手:自动化订单处理指南-4

职场计划有古哥 2024-10-18 04:21:32

全文约2331字;

阅读时间:约6分钟;

听完时间:约12分钟;

昨天我们已经得到了库存扣减后的结果,今日日我们将继续基于今天的成果,使用IF函数来具体区分可发货订单与缺货订单,从而帮助业务人员更高效地管理库存和订单履行过程。这种方法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确保供应链运作更加顺畅。

第一层判断

这个表格工具的具体需求是快速筛选出可以发货的订单及其数量。因此,当库存扣减后的数量大于0时,这些订单是可以发货的。为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判断第一层逻辑中的可发货订单数:

=IF(F2#>0,D2#)

公式解释:

F2# 代表库存扣减后的剩余库存量。

D2# 代表对应产品的订单数量。

这样,如果F2#(即库存扣减后的剩余库存)大于0,那么就返回D2#(即该产品的订单数量),表明这部分订单是可以发货的。

第二层判断

在对扣减后的库存进行判断时,如果库存大于0,则表示可以发货。对于库存扣减后小于0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区分两种情形:一种是订单数量部分满足,另一种则是订单完全无法满足。针对这两种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扣减后库存的绝对值与订单数量来进行判断。当扣减后库存的绝对值小于订单数量时,意味着可以部分满足订单,此时应返回订单数量加上扣减后的库存数量;反之,如果绝对值大于或等于订单数量,则表示该订单完全不能满足,此时返回0。

根据上述逻辑,可以将公式转换为动态数组公式如下:

=IF(F2#>0,D2#,IF(ABS(F2#)<D2#,D2#+F2#,0))

公式解释:

F2# 代表库存扣减后的剩余库存量。

D2# 代表对应产品的订单数量。

当 F2# 大于 0 时,直接使用 D2# 作为结果,表示订单可以完全发货。

如果 F2# 小于 0,则进入下一个条件判断:

使用 ABS(F2#) 获取库存扣减后剩余量的绝对值。

若 ABS(F2#) 小于 D2#,说明订单只能部分满足,因此用 D2# + F2# 来计算实际可发货的数量(这里 F2# 是负数,所以实际上是减少 D2# 的值)。

否则,若 ABS(F2#) 大于或等于 D2#,表示订单完全无法满足,返回 0。

合并公式

上面通过累计需求的计算、库存引用减去累计需求的结果,以及经过第一次、第二次的判断得到最终的可发货的订单数量。实际是用了辅助列的形式而达成的。对于要求比较高的用户不想额外占用辅助列的情况可以用LET函数分别定义以上的结果,从而达到到合并公式的结果。在合适位置录入动态数组公式:

=LET(C,C2#,F,LET(E,SCAN(0,C,LAMBDA(X,Y,LET(A,OFFSET(Y,,1),IF(Y=OFFSET(Y,-1,),X+A,A)))),XLOOKUP(C,'2.库存'!D2#,'2.库存'!E2#,0)-E),D,D2#,IF(F>0,D,IF(ABS(F)<D,D+F,0)))

公式解释:

C:代表当前行的需求量。

F:通过 LET 函数定义了两个步骤:

E:使用 SCAN 函数从零开始累加需求量,并根据条件调整累加值。

使用 XLOOKUP 查找对应库存并减去累加后的总需求量得到剩余库存量。

D:代表对应产品的订单数量。

最终,如果 F(即剩余库存)大于0,则直接返回订单数量 D;若 F 小于0但其绝对值小于 D,则表示部分订单可以满足,返回 D + F(这里 F 是负数,因此实际上是减少 D 的值);否则,当 F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 D 时,表示订单完全无法满足,返回0。

这样处理后,公式不仅更加简洁,而且无需使用额外的辅助列。

欠数及提示

在得到可发货数量的数据后,可以根据此数据计算出订单欠数,并根据这些信息用IF来判断订单是否满足、可发部分、全欠等中文的提示,在合适位置录入动态数组公式:

F2=D2#-E2#

G2=IF(F2#=0,"满足",IF(F2#=D2#,"全欠","可发部分"))

公式解释:

F2:代表订单欠数,通过从订单数量 D2# 中减去实际可发货数量 E2# 得到。

G2:根据 F2# 的值来判断订单状态:

如果 F2# 等于 0,则表示订单已经完全满足,输出“满足”。

如果 F2# 等于订单数量 D2#,则说明没有货物可以发出,即订单完全欠货,输出“全欠”。

否则,如果 F2# 不等于 0 且不等于 D2#,则表示订单部分发货,输出“可发部分”。

这样设置后,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自动标注出每个订单的具体状态,便于管理和查看。

数据展示

最后一步是数据展示。通过之前设置的条件判断得出的结果,可以使用聚合函数来快速分析数据,例如满足的订单数量、部分发货的订单数量以及全欠的订单数量等。

录入聚合动态数组公式如下:

=PIVOTBY(C2#,G2#,G2#,COUNTA,,0,,0)

公式解释:

参数1:C2# 作为行标签,代表产品明细(如 A/B/C 等)。

参数2:G2# 作为列标签,代表中文提示列(如“满足”、“全欠”、“已发部分”等)。

参数3:G2# 也作为值标签,用于统计每种状态下的订单数量。

参数4:COUNTA 函数用于统计非空单元格的数量,以此来进行聚合分析。

参数5到8:省略或设为 0 表示不显示标头、列总计、行总计等额外信息。

如果需要进一步统计具体的可发货数量,可以将公式更改为:

=PIVOTBY(C2#,G2#,E2#,SUM,,0,,0)

公式解释:

参数1:C2# 作为行标签,代表产品明细(如 A/B/C 等)。

参数2:G2# 作为列标签,代表中文提示列(如“满足”、“全欠”、“已发部分”等)。

参数3:E2# 作为值标签,代表可发货数量。

参数4:SUM 函数用于对每个类别的可发货数量进行求和。

参数5到8:省略或设为 0 表示不显示标头、列总计、行总计等额外信息。

这样设置后,可以通过 PIVOTBY 函数快速地对不同状态的订单数量及可发货数量进行统计和展示。

至此,库存自动匹配的表格工具1.0已经设计完成,后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迭代升级。

最后总结

通过昨天和今天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设计了一个库存自动匹配的表格工具1.0版本。这个工具能够快速筛选出可以发货的订单及其数量,并区分出完全满足、部分满足和全欠的订单状态。我们使用了 IF 函数进行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判断,确保了逻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时,利用 LET 函数合并了复杂的公式,减少了辅助列的使用,使得整个工作表更加简洁和易于管理。

在订单状态的标注上,我们通过简单的公式自动标注每个订单的具体状态,便于业务人员快速了解订单的履行情况。最后,通过 PIVOTBY 函数,我们实现了对不同状态订单数量及可发货数量的统计和展示,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

这一系列方法不仅简化了库存管理和订单履行的过程,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错误,确保了供应链运作的顺畅。随着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个工具,以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未来,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更多高级功能,如自动化提醒、预测分析等,以进一步提升工具的实用性和智能化水平。

0 阅读:1

职场计划有古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