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族徽:弔族(捕蛇族?)
商周金文族徽中,有如下图形的族徽:
《弔爵》(《集成》7557),铭文:“弔”,“弔”《集成》未识,王长丰在《殷周金文族徽研究》中释为“弔”,本文暂以“弔”称之。《说文解字》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多啸切”。以上图中的金文族徽字形来看,《说文》的解字,应该是不正确的,故此族徽字释为“弔”,值得商榷,“弔”字可能为此族徽字讹化而来。从这个族徽字的字形来看,此族徽字有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像一把倒置的扫帚,柄端朝下,下半部分像一条弯曲的蛇,缠绕在扫帚的柄上。这件柄上缠绕着蛇的,像今日扫帚一样的器物,可能是远古时期人们捕捉蛇的工具。故以此捕蛇工具为族徽的部族可以称为“捕蛇族”。
以捕蛇为生,应是原始先民的一种生存手段,这有民族学的依据。2017年12月22日,的网易新闻和2018年4月19日的光明网都报道了在非洲有一个以捕蛇为生的民族,叫格巴亚斯族。中国商周时期,可能有以“捕蛇工具”为“图腾孑遗”的“捕蛇族”的存在。
和“捕蛇族”组成复合族徽的有:龟族、垂族、共族等。
《弔龟鼎》(《集成》1468),铭文:“弔龟”,“弔龟”这是弔族和龟族组成的复合族徽。
《弔垂父丁爵》(《集成》8905),铭文:“弔父丁。垂”,“弔”也有可能为“垂”族的一个分支。
《弔共觚》(《集成》7051),铭文:“弔共”,“弔共”是弔族和共族组成的复合族徽。
弔族有成员做过殷王朝的“亚”官。
《亚弔觚》(《集成》6988),铭文:“亚弔”。对金文中的“亚”的解读有很多,其中如郭沫若、陈梦家、曹定云、斯维至、何景成等学者认为,“亚”应为一种职官。
关于弔族(捕蛇族)的地望。1987年5月,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旬召村一座商末周初的墓葬中出土一件的青铜觯,其铭文是“弔龟”。淄博市博物馆认为“龟”族可能为商奄。弔族和龟族复合族徽的传世器很多,说明弔族和龟族关系非常密切。弔族地望可能也在今日山东淄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