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河北一老妇去世,儿子打开床底木箱后发现:母亲是抗日英雄

回顾近代 2024-04-24 07:30:24

一副磨损严重的老花镜,一个黄纸包,一个牛皮纸包,这些东西并不珍贵。为什么会值得一位老人当做宝贝似的珍藏在床下的木箱子里呢?

当老人的儿子打开两个纸包看到其中的东西之后,人们大吃一惊。这才知道自己母亲,以前对自己说的话都是真的,她竟然是一位对抗日事业有功劳的英雄!

“麻利嫂”张翠萍

麻利嫂

“鬼子把我们包围了!”

1943年1月,八路军冀东军区十三军分区,兵分三路穿过敌人封锁线向南挺进时,被伪军发现了踪迹,司令李运昌所在的一支300多人的队伍,被7000多名日军包围在兴隆县达峪村。

“销毁文件,砸掉电台,准备突围。”

李运昌

李运昌知道敌我悬殊,正当准备殊死一搏时,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及时阻止了他们的行动。

大家都认识这名孕妇,她是当地交通员妻子,大家都叫她“麻利嫂”。

“跟我走,我知道后面有一条砍柴时候发现的小路。”

麻利嫂的出现让李运昌等人,避免了与日军直接接触,这名小脚的孕妇带着八路军战士们穿过树林、通过山洞,再爬上满是枯藤的悬崖,用绑腿做成的绳子把战士拽上来。

当时虽然是寒冬,但是麻利嫂却已经累得浑身大汗,已经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为了不让麻利嫂自己一个人留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轮流搀着她赶路。

然而当他们走到黑河谷底的冰面上时,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挺着大肚子的麻利嫂早产了。

麻利嫂已经怀孕了八个多月,剧烈地运动让她的肚子疼痛不已。这种情况的出现,让这一群经历过生死战场的男人们,也束手无策。

只能纷纷脱下衣服垫在地上,然后又围成了一道“人墙”给麻利嫂挡风。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声婴儿的哭泣声,让在寒风中发抖的战士们心中一热。

在那种每天都面临死亡的战争时期,这个新生命的降生,无疑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麻利嫂并没有忘记身后的危险,在没有剪刀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牙齿,咬断了孩子身上的脐带。

随后用手抹了抹嘴上的血水、用衣服包裹上刚刚降生的孩子,就要继续带着战士们赶路。

李运昌见到麻利嫂这样,本来就在心中埋怨自己忽略了她的“大肚子”,又怎么能让刚刚生产的麻利嫂继续劳累?

他赶忙让战士们七手八脚把麻利嫂放到了担架上,大家轮着把麻利嫂和孩子抬到了安全地点。

在分别时,麻利嫂让李运昌帮忙给孩子起一个名字,当时李运昌脱口而出“就叫冰儿吧”。

在那个冰冷刺骨的晚上,这个叫“冰儿”的孩子,成为了当时那位麻利嫂和八路军战士之间,鱼水情深的见证人。

“冰儿”朱海清

脱险之后的李运昌,并没有忘记寻找那位麻利嫂,还有那位在寒冷深夜降生的“冰儿”。

然而却因为当时过于匆忙,没有确认麻利嫂和她丈夫的姓名。

所以始终没有得到她们的确切消息,在当地的县党史记录中,也只不过有“黑河川妇女救人生子”寥寥几个字的记载。

欠条

李运昌的寻人工作并没有放弃,他曾多次委托兴隆县的王佐民书记,在当地寻找那位“麻利嫂”和“冰儿”。

40余年过去了,寻人始终没有实际上的进展,一直等到1985年春节,一个意外的消息让“消失”已久的“麻利嫂”再次引起注意。

兴隆当地反应,有一位叫朱海清的中年人的情况,与那位“冰儿”的年龄很像,并且他也表示他的母亲就是那位“麻利嫂”。

根据朱海清的介绍,他的母亲是一个倔强的“小脚老太太”,很少对人提及父亲因为抗日牺牲的事,尽管家里面生活十分清苦,但是却始终没有向政府伸手要过帮助。

一直到1982年,年迈的母亲在弥留之际,把朱海清叫到了病床前,对自己的儿子讲述了缄口多年的事情。

朱海清的父亲叫朱殿昆,母亲叫张翠萍,原本他们并不是现在生活的荒地沟村的人,而是百里之外的达峪村人。

日本鬼子打过来之后,父亲成为了八路军的交通员,母亲则因为手脚麻利被人们称为“麻利嫂”。

当年,交通员朱殿昆有事外出并不在家,麻利嫂挺着大肚子把八路军送走后,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就回到了村里。

没有找到八路军的鬼子,开始在村里搜查,没有想到出卖八路军的叛徒,再次向鬼子告密,朱殿昆是八路的交通员。

好在麻利嫂提前听到了消息,带着孩子提前跑了出来。

后来,朱殿昆在为八路送信的时候,还是被鬼子发现,为了保护情报不泄露,朱殿昆吞下了情报,而被鬼子的刺刀刺进胸膛,壮烈牺牲。

麻利嫂也被抓了起来严刑拷打,头皮都被拽掉了一大块。

显然,鬼子还并不知道是麻利嫂给八路军带的路,所以,没有问出来什么情报之后,就把她放了回来。

但是她头上的伤却长不出头发,只能常年戴着头巾遮盖伤疤。

虽然侥幸被放了回来,但是麻利嫂的身体却被打出了沉疾,原本翻山越岭毫不费力的好身板,从那之后根本干不了重活。

因此,为了防止再有汉奸举报,麻利嫂拖着虚弱的身体到了百里之外的荒地沟村,孩子也不敢再叫“冰儿”。

就这样,麻利嫂带着孩子隐姓埋名等到了解放,因为不想占国家的便宜,她再也没有向别人说起当初的那些事。

在临终之前,麻利嫂把那些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还特地嘱咐他,无论以后怎么样,都不能向政府伸手、给国家添麻烦。

老人去世之后,朱海清在整理老人遗物时,从床下面找到了一个木匣子。

打开匣子后,人们看到里面放着,老人生前使用的老花镜、一个黄纸包和一个牛皮纸包。

打开两个纸包之后,一个装的是已经磨碎的,当初朱殿昆送信常走道路、麻利嫂送李运昌等人走的山路地图。

另一个则是八路军在家里借宿时,打下的零零碎碎7000多斤小米借条。

7000斤!这样的数字在现在来说,都是十分惊人的数字。

很难想象,老人宁可过着带孩子挖野菜吃地瓜的日子,也不愿去找政府“收账”,是怎样一种精神?

结语

麻利嫂的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1988年老人去世多年之后,朱海清偶然听到了当地政府,正在寻找多年之前的“麻利嫂”。

这才找到了相关部门,经过核实无误之后,“冰儿”才与当年司令员李运昌重新相见。

如今,朱殿昆已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麻利嫂的传奇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为了当地人们口中的美谈。

参考资料

《“英雄母亲”背后的故事》共产党员(河北)2015年期

《[铁血抗战 影像河北]“麻利嫂”传奇》兴隆县人民政府

《“麻利嫂”的传奇人生》中国民兵 2007年11月期

在阅读此文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1

回顾近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