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天地玄黄”,天是深色的,地是黄色的。皇帝贵为天子,自然要用黄色作为代表。尤其在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黄色成为皇权的代表。
因为朱元璋无视免死铁券的作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故而到了清朝时期,对于功臣已然不流行颁发铁券,而是御赐“黄马褂”,那么这个黄马褂究竟有什么作用?是否能“免刑免死”呢?
马褂的来历“马褂”顾名思义和马有关,这种出自于马上的服饰,其实并不是满清政府首创。
早在先秦时期,汉族人民的衣着就以宽袖、长裙为主。这种服饰看着大气,却不便于骑马征战。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汉民族的服饰进行了一次借鉴和融合。
北魏时期,鲜卑人统一华夏北方并进行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让游牧民族和汉民族互相取长补短,出现了短袖等方便行动的新型服饰。
等到了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效果显著,汉民族服饰愈发开始向便捷、实用方向发展。隋唐养马人出现了一种名为“貂袖”的服饰,这种服饰兼具宽松散热和方便行动的功能,十分利于放牧蓄畜。
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马上服饰逐渐演化为清朝时期的马褂。只是因为清政府十分重视,故而马褂的地位达到了一定高度。再加上其赋予的荣誉意义,更使其具备了政治作用。
那么满清皇室赏赐“黄马褂”是为了什么?“黄马褂”的意义有哪些呢?
黄马褂的意义作为马上民族,马褂显然成为满清最为重视的服饰。本身满清作为关外的游牧民族,其文化和政治都无法和中原媲美。没有深层的底蕴,致使满清统治者只得将马褂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使其成为表彰功臣的赏赐。
可是“黄马褂”并非像现在影视作品中那样具有很高的规格,相反,但凡是皇帝身边的内卫大臣、御前大臣甚至是侍卫等,在特定场合下都必须穿着“黄马褂”。
清代的“黄马褂”针对黄色分为多种类型,明黄最为高贵,属于皇室才能使用的颜色。如果出现了功勋卓越的大臣,明黄的马褂也会由皇帝赏赐下去,但除此之外,其他人都不可僭越。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马褂有些“烂大街”,真正具有意义的不是黄马褂,而是黄马褂的颜色。也从侧面说明,“黄马褂”只是一种荣誉,并没有更多的功能性。
那么获取“黄马褂”的途径有哪些呢?
获取黄马褂的途径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清楚的认识到,“黄马褂”并不稀缺。以侍卫来说,只要跟随皇帝出行,必然清一色的黄马褂。只是这种黄马褂没有特殊的颜色和花纹,被称为“行职褂”,相当于工作服的意思。
自古以来皇室都会在安排围猎,尤其是满清更喜欢开展狩猎活动。其中既能提醒皇室子弟不忘根本,培养尚武的精神,又有审视皇子和勘察官员能力的意味。
所以,只要在狩猎当中表现优异,也会得到皇上赏赐的黄马褂。
这种黄马褂被称为“行围褂”,是一种由围猎产生的荣誉,也就是说这个黄马褂不是想穿就能穿的,唯有等到下次围猎的时候才能穿戴示人。
而通过影视作品令人熟知的黄马褂,从层面上来讲确实要比前两者具有高级感,通常这种黄马褂是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大臣。这种黄马褂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叫做“武功褂”,一种叫做“得胜褂”。
“得胜褂”比较普遍,毕竟行军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且不说成千上万的士兵,仅仅是将领都有许多人。所以“得胜褂”在军中极为普遍。
“武功褂”顾名思义,得到赏赐的臣子一定是在“文治武功”方面颇有建树。相比于“得胜褂”就更上一层楼,是专门用来赏赐给三军统帅的,其级别显然要比“得胜褂”高上许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黄马褂”,这种“黄马褂”出现在晚清时期,由于当时的局势过于紧迫,皇室没有给这种“黄马褂”制定特定的名字。
当时列强环伺,各个都想蚕食华夏土地,为了外交事宜,清皇室会对外事大臣颁发黄马褂,用以证明其身份和地位。
李鸿章就是这种“黄马褂”的拥有者,此时的“黄马褂”倒有点肩章的意思,能够让对方一眼看出满清代表团中谁是话事人。
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对于黄马褂的分类和定义十分清晰。那么“黄马褂”是否像影视作品中的那样,对穿戴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呢?
并不具备特殊含义其实根据上文分析可知,“黄马褂”的使用量着实太大。不论是明朝的免死铁券还是尚方宝剑,这些恩赐是有数量限制的,与此同时被明朝皇帝赋予了真正的权力。
然而“黄马褂”除了纪念意义之外,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在晚清时期,“黄马褂”就连之前的意义也没有了,慢慢地变成了“烂大街”的赏赐服饰。
晚清烽烟四起,曾国藩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战事接连不断,促使将士们建立的军功也持续累积。
为了表彰军队平叛的贡献,朝廷只得不断地颁发黄马褂。这样一来,原本具有荣誉的“黄马褂”因为数量原因开始掉价,不再能彰显出穿戴者的身份。
更令人唏嘘的是,慈禧太后掌权期间,对于“黄马褂”的颁发毫无章法可言。老祖宗时期,起码是有功劳的人才会得到赏赐,到了她这里,只要有人让太后老佛爷开心,定然会得到“黄马褂”作为嘉奖。
一时间晚清政府上下,起码都有一件“黄马褂”。这件御赐的服饰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影视作品中“黄马褂”能够免刑免死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