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叫俄罗斯“战斗民族”,那俄罗斯怎么叫我们?俩字听着很耳熟

古史国际文明 2024-09-04 15:15:34

“战斗民族”,这四个字几乎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强悍、勇猛、不畏强权,这些标签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对这个民族的印象中。然而,你是否想过,俄罗斯人是如何称呼我们的?

答案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契丹。没错,就是那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仅仅两百多年的王朝,为何会成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称呼?这背后,隐藏着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史。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得先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辽帝国。契丹,一个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唐朝末年崛起,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朝。

辽朝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北至外兴安岭,南到白沟河,与北宋并立。然而,盛极必衰,1125年,辽朝被金朝所灭。部分契丹贵族不愿臣服,带着残部一路西迁,最终在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帝国。

你可能想不到,正是西辽帝国的建立和发展,为“契丹”成为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称呼埋下了伏笔。耶律大石,这位西辽帝国的缔造者,雄才伟略,他率领着族人在中亚地区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横跨东欧和中亚的草原帝国。

西辽帝国的建立不仅延续了契丹民族的香火,更重要的是,它在中亚地区架起了一座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而“契丹”这个名字,也随着西辽的商队、使节和军队,逐渐传遍了中亚的各个角落。

对于当时的中亚各国来说,西辽帝国强大而神秘,他们并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宋朝,更不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在他们眼中,契丹就是东方的代表,是强大文明的象征。因此,“契丹”这个称呼,逐渐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演变成了对整个中国的代指。

当然,“契丹”称谓的传播,仅仅依靠西辽帝国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将它推向欧亚大陆更广阔地区的,是另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蒙古。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后,挥师西征,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值得注意的是,在蒙古人的语言中,“契丹”并非特指某个民族,而是对所有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的统称。

蒙古帝国的扩张,使得“契丹”这个称呼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从东欧平原到中亚草原,从西亚沙漠到南亚次大陆,“契丹”成为了人们谈论中国时最常用的词汇。

火药被称为“契丹雪”,大黄被称为“契丹芦荟”,这些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物品,都被冠以“契丹”之名,可见当时“契丹”作为中国代称的影响力。

而俄罗斯,这个与蒙古帝国有着复杂历史纠葛的国家,自然也无法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文化传播的影响。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蒙古大军征服了基辅罗斯,并在其领土上建立了金帐汗国。蒙古人的统治,虽然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苦难,但也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统治中,蒙古人将他们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入了俄罗斯,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契丹”这个称呼。

对于当时的俄罗斯人来说,“契丹”是一个遥远而又强大的东方帝国,他们拥有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丝绸,茶叶,这些来自“契丹”的商品,成为了俄罗斯贵族追逐的对象。

即使在1480年,莫斯科公国的大公伊凡三世成功击败金帐汗国,结束了蒙古人对俄罗斯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统治之后,“契丹”这个称呼仍然在俄罗斯民间流传。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契丹”作为中国代称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两百年,在俄罗斯社会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知;另一方面,当时的俄罗斯,迫切地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而马可波罗的游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东方世界的大门。

马可波罗,这位在元朝时期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在他的游记中,用“Cathay”来指代中国,并将这个名字传播到了整个欧洲。

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富饶国度,那里的人民勤劳智慧,拥有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马可波罗的游记,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强烈好奇心,也使得“契丹”这个名字在欧洲广为流传。

伊凡三世在推行改革,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自然也接触到了马可波罗的游记。书中关于“契丹”的描述,以及欧洲商人带来的“契丹”商品,都让俄罗斯人对这个东方帝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因此,在翻译马可波罗的游记时,俄罗斯人很自然地将“Cathay”翻译成了“Китай”(Kitay),并将其作为中国的正式名称使用。

就这样,“契丹”这个原本只是中国一个朝代的名称,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称呼,并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文化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如果说“契丹”这个称呼,反映的是俄罗斯人对中国历史文化认知的滞后,那么“战斗民族”这个称呼,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深刻理解。

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从库图佐夫到朱可夫,俄罗斯民族在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而俄罗斯民族这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二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俄罗斯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斗民族”这个称号,既是对俄罗斯民族历史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英勇顽强精神的赞扬。

“契丹”与“战斗民族”,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称呼,却奇妙地折射出中俄两国之间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史。

从西辽帝国在中亚地区的文化传播,到蒙古帝国的扩张,再到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独特称呼。

而“战斗民族”这个称呼的出现,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和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两个称呼的背后,是中俄两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生动写照。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契丹”也好,“战斗民族”也罢,都只是对中俄两国文化的一种片面概括。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这些称呼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因为文化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学习和借鉴彼此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毕竟,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只有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才能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契丹”到“战斗民族”,这不仅仅是两个称呼的简单更迭,更体现了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变迁与融合。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到如今“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展望未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双方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当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偏见。例如,“战斗民族”这个称呼,在部分人看来,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认为俄罗斯民族崇尚武力,缺乏理性。

而“契丹”这个称呼,则容易让人将俄罗斯与一个已经消亡的古代王朝联系在一起,忽视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因此,在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彼此之间的差异,也要努力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点。要以客观、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去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避免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和定义对方。

总而言之,从“契丹”到“战斗民族”,这段跨越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俄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更让我们看到了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努力。相信在未来,中俄两国人民一定能够携手并肩,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1.契丹王朝——科教台 央视网

2.《千年回望 遇见契丹》——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0 阅读:31

古史国际文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